启迪智慧 “ 电”亮未来

——“启智”公益讲师团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5-08-19 20:05:11 作者:丁建华 孙东如 国会杰 李帆 李思佳

一、实施背景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强国,科普先行,科技创新,少年先行。然而当前仍有许多学校并未引入科技类、科普类课程,且学校对于此类课程存在专业性不足、系统性不强、相关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

  国网河北电力深入落实党中央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选取农村地区教育领域探索开展“未来E站”校园科技实验室公益项目,覆盖河北南部7个地市,由以往的物质帮扶拓展为智力帮扶,助力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网河北培训中心依托“未来E站”项目平台,充分发挥自身教培资源优势,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以青年党员为主体组建“启智”公益讲师团,引导青年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有趣味、可体验的科技教育,打造具有河北电力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为乡村振兴、科技强国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思路

  一是深化沟通交流,明其所需。通过问卷调研、电话访谈、现场走访等形式,了解学校科技教育开展现状,掌握当地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拓宽调研范围,了解相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现状,获取学校软硬件设施和城乡学生差异,为提升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奠定基础。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扬己所长。课程方面,建立“课前调研—课上互动—课后反馈”的闭环机制,持续改进提升科普内容,确保理论不枯燥、实践有意思。形式方面,创新开展互联网直播新模式,为电力知识公益科普跨山海、进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品牌方面,以无人机科普课程为示范,打造一批科技教育精品课程。

  (二)具体举措

  一是在队伍组织方面,党建带团建凝聚力量。将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面向35岁以下青年党员发布招募信息,组建“启智”公益讲师团,将志愿服务作为青年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在党建引领下,建立健全讲师团组织架构,完善讲师团的管理和培训机制,开展青年志愿者专题培训班2期,为国网河北电力公司80余名青年分享公益科普授课经验,组织青年参与公益科普课程开发、试讲、展演,打造出一支专业化、规模化的青年志愿者柔性团队。

  二是在筹划准备方面,充分调研明确需求。需求调研是培训教育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公益科普课程充分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探索欲,并适应学生当前自身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讲师团成员对石家庄合作路小学、保定涞源燕赵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开展广泛需求调研,通过“问卷星”等网上调研方式提升调研的广度和效率,并通过与学校老师、家长开展深度访谈掌握学校基本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包括“最希望学习哪类科技课程”“学校是否有相关设备”等。调研覆盖不同区域、不同年级,了解城乡学生差异,为提升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奠定基础。通过“广覆盖+深处去”的调研,精准把握学校、学生的真实需求,让科普真正做到“量身定制”。

  三是在科普内容方面,淬炼科学智慧火花。根据学生兴趣点和理解力,结合电力特色,科学设置“未来E站”科普课程体系,形成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器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5G、北斗等四大体系、八大课程。讲师团成员通过个人备课、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完成课程开发,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同时增加实物演示、实操试验等环节,提升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带领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技的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

图1“启智”讲师团在保定涞源燕赵小学开展科普活动

图2课程总体框架

  四是在实施形式方面,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线下组织讲师团成员前往石家庄神兴小学、雄安史家胡同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无人机、土豆发电等公益科普活动80余场,受众达3千余人。创新“理论讲授+VR体验+实操演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分小组进行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让大家在快乐中体会科技魅力。线上利用网络直播开展互动教学,远程指导开展《无人机巡线》《孤勇者之安全用电》《一度电从哪里来》等科普课程,通过网络让科技知识传播更远。以《无人机巡线》课程为例,在与广西三江培进小学连线教学中,通过模拟停电检修、无人机视角飞行等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无人机巡线的魅力,帮助边远地区青少年拓宽知识视野。

图3“启智”讲师团带领学生体验无人机操作

三、主要成效

  (一)有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截至目前,“启智”讲师团共开展公益科普80余次,覆盖十余所小学(涉及城市和乡村),科普直播课程6次,在线听课人数累计达到八百多人。公益科普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帮助青少年拓展知识眼界,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热情,点燃科技梦想。课程因其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也为广大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提供良好的渠道和平台。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满足了学校日常扩展教学的迫切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外脑支持;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技种子,培养科技人才,挖掘储备电力人才,实现了校方与企业的多方共赢。

  (二)有效助力国家重点战略实施

  一是科教兴国战略。讲师团将电力相关实际工作带进了学校课堂,带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二是人才强国战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为众多青少年学习电力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为边远地区(诸如广西三江、保定涞源、邯郸涉县等地)孩子们进行公益科普,让更多乡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科技教育,助力企业深入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实现扶智赋能,助力梦想起航。

  (三)有效擦亮电力特色公益品牌

  一是提高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科普活动先后在国家电网报、河北经济日报、燕赵都市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河北新闻网、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十余次,充分彰显国网河北培训中心的社会责任担当,助力塑造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

  二是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讲师团队获评国网河北电力社会责任根植项目银奖1项,其中1名青年党员在“未来E站”二期建设揭牌仪式作为志愿者代表接受团省委授旗,有效提升讲师团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今后,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启智”公益讲师团持续深耕公益科技教育,开发更多电力相关科普课程,把科学知识带向更多的学校,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发挥青年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青年职工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持续打造具有河北电力特色的公益团队,更好彰显责任央企形象,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强国复兴。

  (文/中共国网河北电力党校(国网河北培训中心) 丁建华 孙东如 国会杰 李帆 李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