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息县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淮河过境75.4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得息县东岳镇成为著名的红薯之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党建红、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径,构建紧密联络机制,确保客户有诉必应、有诉必办,以满格电力和顶格服务推进了辖区红薯产业链培育壮大,促进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基层党建,筑牢产业振兴“新堡垒”。国网息县供电公司积极促进辖区供电所党支部和东岳镇各村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联建共建”的原则,围绕红薯种植、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共商致富之道,共办发展之事。同时大力选拔对党忠诚、带领发展和服务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党员充实到东岳供电所,积极投身到供电所一线工作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电力铁军。并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以“村网共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组织“村网共建”网格员积极提供用电咨询、电费缴纳、业扩报装等服务,把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切切实实为红薯种植户免去用电后顾之忧。
(二)发挥专业优势,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优势,聚焦客户关注的办电环节、时间、成本等热点问题,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以可靠的电能和优质服务服务红薯产业链发展壮大。2015年11月,豫道农业公司成立。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15个合作社合作,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红薯3万亩,同时建了一座红薯初加工厂和一座500吨保鲜库。在该企业发展初期,国网息县供电公司东岳服务站员工便主动上门服务,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协助企业安装1台50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全力保障红薯加工和储藏用电。
2022年12月,息县打造酸辣粉小镇项目,培育发展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作为息县龙头企业,豫道农业公司在酸辣粉小镇新建一座加工厂,并申请安装1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国网息县供电公司接到报装申请后,安排员工上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第一时间勘查现场、出具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验收送电,为企业扩大产能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今年4月3日,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豫道农业在酸辣粉小镇又申请安装1台2000千伏安变压器。国网息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到现场勘查,安装高压计量装置、高压断路器等设备,铺设电缆300余米,延伸投资界面至客户产权分界点,帮客户节约投资成本8万余元,并在九天内完成验收通电。针对生产厂房的用电特性,该公司高压客户经理还建议客户装设容量为600千乏的无功补偿装置,使产业园功率因数达到0.9,每月减少电费支出约2.3万元。酸辣粉等速食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息县红薯种植产业发展。目前,种植户大多在温室大棚里种植红薯,所用设备也多为电气化设备。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加强红薯种植区内农田机井电力设施建设和维护,定期巡检农排线路,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保障红薯灌溉用电安全可靠。
(三)开展志愿服务,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国网息县供电公司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村民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将志愿服务实实在在融入到村民的生活当中,以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解决村民身边的急、难、愁、盼用电难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发挥党员、青年团员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志愿服务队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群众用电需求,加强红薯种植区内农田机井电力设施建设和维护,共计巡视农排线路450条次,消除用电隐患39处,保障了红薯种植户灌溉用电无忧。
与此同时,该公司深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大安全”格局,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乡村活动。今年以来,该公司组织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东岳镇红薯种植基地开展安全用电宣传10余场,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1500余份,深入东岳红薯加工厂,深入息县食品产业园开展走访30余次,义务开展安全用检查,排查和消除隐患17处,保障了红薯种植和酸辣粉加工厂房的安全用电。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全程跟进红薯产业链发展,在酸辣粉小镇架设10千伏双回线路6.4千米,实施业扩配套工程12个,安装变压器20台,增加变电容量0.8万千伏安。在强劲电能的支撑下,红薯产业成为息县产业扶贫的重要中坚力量,息县东岳镇发展500亩红薯育苗基地1个,红薯初加工工厂4个,500吨的保鲜库5个,带动当地农户5000多户,参与红薯育苗、种植、收货、储藏、运输和初加工农民超过10000人。实现种植户每户平均增收7000元,人均增收3500元。
目前,息县红薯种植面积逾20万亩,年产红薯60余万吨,以红薯为原料的各类产品产值达15亿元,呈现了“规模种植、链条完善、产销两旺、群众增收”的美好景象。与此同时,乘着《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信阳市加快息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的东风,息县正在以豫道酸辣粉为依托,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中国红薯研发基地和红薯小镇、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镇建设步伐,力争酸辣粉产业5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10年内打造出百亿级产业集群。
国网息县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重点产业链,建强“党建链”带动“产业链”,积极服务酸辣粉小镇项目建设用电,目前该项目厂房建设和一期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进入试投产。全面投产后将带动附近淀粉加工、包装材料制作、调味料生产、脱水蔬菜、花生等配菜加工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350个,有力地带动了息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息县供电公司 李书强 吴曦 杨洁 张棋清 项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