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昌邑地处平原,拥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党委坚持抓党建从业务出发、抓业务从党建入手,结合昌邑“丝绸之乡”地域文化特点,找准丝绸纺织“丝丝入扣”特性,围绕“马家郜、青阜农业”等乡村振兴着力点,依托国家电网山东电力(昌邑)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创新实施“绸乡彩虹•五彩工程”,以“红色强信念、金色筑良田、蓝色兴邑商、绿色护生态、橙色塑网格”等五项工程,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二、主要做法
实施红色强信念工程。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类研发宣讲课程,开展文化活动,让老百姓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信念。拓展宣传路径,组织开展党课宣讲、电影下乡等活动,通过宣讲红色党课、播放红色电影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村民文化感知和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营造乡村文化,定期开展“思想文化”“村规习俗”“乡风家风”“院落卫生”等方面的活动,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主动学习劳动技能,助力共建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共享振兴成果。
实施金色筑良田工程。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创新应用“精致服务”模式为青阜农业用电提供贴心服务,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定制“专属套餐”,创新“数字服务”,服务青阜农业成长壮大,让地活起来。
开辟“绿色通道”。主动上门为客户新上600千伏安变压器,在客户工程施工过程中,全程跟踪现场指导,将施工、验收、整改三者同步进行,保证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
定制“专属套餐”。组建了全专业专属党员服务队工程师团队,根据农业排灌季节性用电特点,推出“农闲期间农排置停、排灌期间恢复供电”专属服务套餐,有序开展农排置停工作,进一步降低变压器损耗。
创新“数字指导”。在农业用电高峰时期,公司利用各个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全方面研究分析青阜农业用电特点,通过“查、筛、评”锁定用电规律,开展线上预检与线下精检“问、诊、定”,每年为青阜农业综合体节省电费8万元。助力青阜农业综合体由盐碱地变良田。
实施蓝色兴邑商工程。坚持“让服务找客户,不让客户找服务”理念,创新“十百千电力服务专员”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明确服务范围,十位公司党员服务队领导小组成员带头每季度走访全市重大项目、重要客户、市政府部门;百位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客户以及住宿餐饮、商贸零售、文化旅游、农产品和农业物资供给等行业企业;千位员工走访辖区范围内其他全部客户,确保客户全覆盖。备齐走访工具,携带“一表一码,一卷一纸”,通过一次走访,实现客户全覆盖、隐患全核查、问题全整改、需求全解决。强化结果导向,通过“三全走访”实现客户“信任指数”“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三个100%,让客户用上省心电、放心电。
实施绿色护生态工程。党员服务队带头倡导低碳生活、服务清洁能源,让空气更清新。服务队引领低碳生活。组织服务队指导产业减碳,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管理改进,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开展“节能减排”宣传,让低碳生活常识普及到辖区家家户户,发挥各乡镇党员服务分队的引导作用,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倡导生活新理念。
服务队服务新能源发展。公司党员服务队做优业务受理,主动了解客户在用电申请、现场勘察、并网发电等业扩报装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畅通业务受理流程;主动对接5G接入事宜,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调峰,创新打造昌邑电网分布式光伏全景监视视图,分镇区实时监测负荷与光伏出力情况,提升常态化科学化调控能力。对于分布式光伏,主动上门问诊,重点对变压器、逆变器、保护装置、通信装置等设备进行检查,服务乡村新能源高质量发电。
实施橙色塑网格工程。公司党委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实施党建结对共建和村网共建,助力乡村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党建共建,党员服务总队所在市场营销部党支部与马家郜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通过组织生活同过、为民实事共商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同步开通“农民培训班”、政策大讲堂、科技下乡等“党建+”板块,提升党组织功能。
开展村网共建,联合市委组织部、公安局等七个部门共同签署村网共建协议,建设青乡社区“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建立驻点办公机制,6名党员服务队成员,工作日定期驻点办公,为16个村庄、4296户客户提供“四式”优质服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创新制作青乡社区“村网共建”低压设备示意图、网格客户分布图,明确每个网格内的独居老人、光伏客户等特殊用电群体,方便网格经理快速准确确定客户位置和故障点,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便捷的服务,确保诉求响应更快、问题解决更好、业务效率更高、服务形象更优。
三、工作成效
一是红色强信念,带动精神燃起来。在红色强信念工程中,党员服务队研发《“船”越百年的精神丰碑》《灯光里的初心》《别让煤油灯熏黑了电灯》《光明•织路》等多门优质党课,走进田间地头、学校等开展宣讲,先后进学校、进乡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宣讲活动20余场次,受众累计达1000余人次,坚定了村民的理想信念。
二是金色筑良田,助力土地活起来。2021年以来,在金色筑良田行动助力下,青阜农业综合体开始规模化经营,面粉加工、秸秆饲料加工、苜蓿青贮加工、蔬菜杂粮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山东省土地经营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基础设施配套最全的现代农业园区,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示范社。公司“精致服务”助力“三夏”增收特色做法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发。
三是蓝色兴邑商,带动产业兴起来。2023年以来,以党员服务队为主体的“十百千电力服务专员”走访全部27.4万客户,解决用电问题6257项,累计为企业办理用电业务932项,网办率100%,累计回访满意率100%,全市第一,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典型做法在《潍坊政务信息》、《潍坊营商环境专报》、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刊发表扬,全潍坊供电系统唯一入选。
四是绿色护生态,助推空气清起来。服务新能源过程中,将运行信息实时上传至地区电力调度机构,实现新能源发电可视可调。在开展检查过程中,重点对变压器、逆变器、保护装置、通信装置等设备进行检查,今年以来,指导客户消缺处理,完成隐患整改12处、功能性消缺5处。服务新能源发展典型做法在《潍坊日报》头版刊发。
五是橙色塑网格,助力堡垒强起来。帮助帮扶村发展年轻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马家郜村培育后备力量。通过捐赠项目,村集体年增收11万元,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和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经济支撑。青乡社区“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获评国网公司示范点。宣传和鼓励电力职工积极采购当地农产品,累计为青乡社区完成小米、茶叶、桑葚干消费帮扶50万元。典型经验先后在《国家电网报》、中国能源新闻网、《农电管理》杂志等核心期刊刊发,马家郜村获评国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 梁爽 伊西娟 杨彦光 张兰燕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