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党委深入落实山东省委、国网党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始终扛牢央企社会责任,自2017年开始,深化开展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双联共建”活动,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电力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解难题,当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全力赋能联建村实现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五个振兴”,着力打造“双联共建”电力样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赋动能作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是筑牢“主心骨”,凝心铸魂赋能组织振兴。将“双联共建”列入每年党建工作要点和模范机关建设重点,成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单位的工作专班,做到三级联动、一体推进。连续7年组织青堌集供电所党支部与联建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帮助改造党员教育阵地,联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活动,联合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村党员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建立“双向组织生活会”、“月走访、季座谈、年会商”、党组织书记包保帮扶等机制,开展“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解民忧”等专项行动,帮助解决群众用电等难题40余项,助力增强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是打造“主引擎”,发挥优势赋能产业振兴。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实施乡村产业强基工程,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村委”集约发展模式,实现土地、人力、产业资源高效协同。坚持“让电等发展”,深化“党建+乡村振兴”,发挥电力行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为村产业持续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完善乡村产业结构,主动对接村镇政府,助力建成村集体性质黄桃种植园、芦笋种植园,协助引入山羊养殖场及芦笋、黄桃罐头、木材加工车间,因地制宜为联建村培植起较为成熟的第一、第二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贫困家庭全部摘帽。
三是培育“主力军”,搭台架梯赋能人才振兴。突出精准育才、产业聚才,在搭平台、强技能上出实招,实施“青年创业育才工程”,协同举办恳谈会,感召多名致富能人回村创业。邀请专家开展黄桃病防治、芦笋育苗及种植培训,有效提升技术技能。联合电视台、电商办等单位,协助建成融媒体工作室、乡村直播间、蔬菜大棚、农家乐,开展电商人才培训,解决人员就业问题。面对疫情期间运输难、销售难的问题,联合村委鼓励果农开办采摘园、开展“直播带货”,同步加强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处理滞销芦笋、黄桃等,以实际行动解难题、办实事。
四是增添“主色调”,绿电先行赋能生态振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电力企业实际,开展“破难题、促发展”等专项行动,协助引入光伏项目,组织党员突击队攻坚完成项目并网,让村民用上绿色电。把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要作为着力点,深化供电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开展“彩虹连心”先锋行动,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开展“四进送服务”大走访,提供用电咨询、节能优化等特色服务,让村办企业和广大村民用上舒心电。深入实施创新“登高先行年”行动,开发推广“配网故障研判助手”,实现台区及用户电压质量精准判定、自动调节和故障区间精确定位,减少检修时间和停电感知,提升群众用电幸福指数。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道路、自来水等政策资金,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
五是唱响“主旋律”,崇德向善赋能文化振兴。坚持文明与光明同行,深入实施“知、仁、孝、忠、勇、礼、智、廉、俭、师”十大德育工程,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进工作、进生活,协助联建村建成村图书馆和百姓大舞台,成立戏曲、舞蹈队,联合文化和旅游局举办曹县“桃花节”等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和文化活动,促进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多次在市、县政府举办的文娱活动中荣获佳绩。深化“善小”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开展“五为”“情暖夕阳”“我们的节日”“安全用电进乡村”等志愿服务,唱响小善大爱,推动乡村振兴动力更强、活力更足。
三、主要成效
2017年以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行动,接续推进“电力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助力联建村集体收入、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联建村先后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菏泽市文明村镇,着力打造“双联共建”电力样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赋动能作贡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本部(直属)党委荣获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双联共建”先进基层党组织。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康耕强 张洪利 徐健 张彬 赵希希 曹喆 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