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萃 > 2011抗旱保民生 > 坚强后盾

坚强后盾

安徽电力缺口为何年年有

作者:王永群  2014-06-17

“今年,我省电力迎峰度夏形势较为严峻,存在比较大的硬缺口。”安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董国伦6月10日在面对记者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夏高温时段安徽发电能力存在较大缺口,可能达到500万千瓦,极端情况下发电能力缺口达到600万千瓦,属标准硬缺电。

这意味着,虽然全国经济呈“回调”态势,用电增速减缓,但安徽今年用电高峰时期的电力缺口并没有因为全国电力需求增速下降、发电企业扭亏转盈而缩小。

缺电不关煤的事

2004年安徽同全国一样,首次出现电力硬缺口,此后10年间,每遇迎峰度夏或迎峰度冬高峰期,软缺电与硬缺电频现。不同的是,此前缺电由于煤炭供不应求,煤荒引起电荒。而2012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下滑,“电求煤”转换为“煤求电”,安徽电力缺口更多表现为硬缺口:即发电跟不上用电。

安徽同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同属华东电网,安徽电力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呈北电南送格局,这是因为,安徽省的煤炭资源总量约占华东地区的一半,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供煤不如供电,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安徽在华东电网的网内角色都是卖方。

“煤炭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但需求量明显增长,从电煤需求看,电力迎峰度夏期间,全省主力火电厂需消耗电煤3040万吨,比去年增长13.86%。1—5月份,省内电煤实际供应1700万吨。目前全省省调主力电厂存煤300万吨以上,平均可用量20天以上。煤炭供应没有问题,主要是运输能力问题。”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有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力迎峰度夏期间(按4个月122天计算),平均每天需要电煤约25万吨,从电煤运输看,需要纳入铁路运力保障的部分电厂用煤,全省共有1525万吨,迎峰度夏期间日均需要发运12.5万吨,日装车量需2084车,需求量大,并且需求集中。

工业用电增长“罪魁祸首”

2014年以来,安徽工业增速一枝独秀,由此带动安徽工业用电大增,这是今年安徽用电硬缺口主因。

“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连续25个月居中部第1位。随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王有军说,1—5月份,安徽全社会累计发电828.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0%,高于上年同期7.34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62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9%,高于上年同期0.6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43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0%,高于上年同期2.65个百分点。

而1—5月份,安徽全省最大用电负荷2228万千瓦(发生在2月10日),比去年同期最大用电负荷增长3.82%。“今年电力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电力供需平衡总体存在硬缺口,供需矛盾突出。”王有军说。

新装机跟不上用电增长

据安徽省电力公司预测,2014年夏季高峰安徽电网最大负荷29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极端高温情况下安徽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30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7%。

“从去年迎峰度夏结束至今,我省仅有3台60万火电机组正式投产。迎峰度夏期间,我省统调装机容量2681万千瓦,综合考虑风电、水电等不可发因素及发电旋转备用,正常情况下全省机组最大可调发电出力只有2450万千瓦左右。”董国伦说,目前安徽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200万千瓦区外来电已争取到位,同时考虑到147万千瓦应急机组顶峰发电,但是即使如此,在发电机组稳发、满发情况下,安徽电力还有150万—250万千瓦左右的硬缺口,如果在迎峰度夏期间,任一发电机组跳机或降低出力,安徽电力的硬缺口在某个高峰时段将会进一步增大。

此外,“网不通”这一电力缺口顽疾依然存在,其中既有电网投资不足因素影响,也有电源电网规划建设不协调,局部网络受到限制的问题。

“局部电网供电瓶颈依然存在。”董国伦说,安徽阜阳西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今年将随着500千伏沙河变电站的投产而得到解决,但合肥南部、蚌滁地区由于近年来用电增速较快,且没有新的电源项目投产,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部分220千伏断面、500千伏主变将可能出现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在极端高温天气下,由于农灌负荷及空调负荷激增,农配网设备供电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标签:安徽,电力缺口,年年有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