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聆听身边创新达人的感悟

作者:赵琼  2015-11-23

  农村电气化网讯:近年来,国网四川蓬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热衷“五小”、“QC”活动,催生出一个个“发明专家”、“创新达人”。近日,在拍摄“精益之花”短片时,笔者近距离接触身边的创新达人,聆听他们对“小微”工作的感悟。


  创新不等于高大上


  10月份以来,蓬溪公司最火的是红江供电所员工甘唐勇,在公司三季度“小精益 微创新”发布会上,他的小微创新作品“电杆坑基开挖组合工具”,以其“实用性强”一举夺得32个发布作品的第3名。聆听他的讲述,作品的诞生,丝毫不感到意外。


  甘唐勇,电力世家出生,从小爱“捣鼓发明”,家中小家电总爱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虽然一直都没拆出个名堂,但他始终坚信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有着多年供电经验的他,在实施红江白坪村低电压治理时,工期紧、任务重,偏偏打电杆窝子一时无法请到足够临技工,再加上用传统的铁锹、窝瓢打窝子,需两个人配合,如果一个人操作,得反复交替使用两种工具,即便累得精疲力尽,一天也只能开挖4∽5个窝子,工作效率低、工具携带不方便。


  作为工作负责人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能不能想一种办法解决难题呢?爱动脑子的他开始思索。“选用螺旋型开挖方式,但螺旋开挖下臂无支撑点,无法掘土”、“采用‘虎口钳’形式,利用普通钢材,但工具下口硬度不够,易卷曲”。一次次试验屡遭失败,面对困难,他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书本,拜师傅,集思广益,边琢磨边尝试,最终选用汽车板簧钢,将原单泥锹改成双泥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长1.8米、重约7公斤、有坑窝刻度标尺、根据坑基深度可调节操作杆的“电杆坑基开挖组合工具”应运而生,工具利用高举力下冲,入土深度大,窝型规则,效率高。


  他的一个小创新,不但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也让他因此成为名人。而他却说“其实发明不等于高大上,只要项目实用、接地气,只要我们敢想、敢做,把理想变成现实,就一定会成功,我也想不到,自己的作品也能申请专利。”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在大石实训基地展示现场,胡家强正在娴熟演示自己的得意作品:“拉线绑扎线绕制器”和“杆上作业物件起吊装置”。


  “就是这个类似打花椒面的机器,解决了农网改造中拉线制作慢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他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在农网改造中,一个农网项目一般需制作100余套拉线,需进行大量拉线尾线绑扎,一个工程需几百上千个拉线绑扎把。由于缠绕绑扎线的钢丝硬度较大,手工制作费时费力、效率低。有一次,在市场看到别人绞肉、打花椒面,突发其想,要是能用这种机器原理制作拉线绑扎线绕制器,效果肯定很好,他仿佛看到了已经制作成型的绕制器正在大批绕制绑扎线。“说干就干”。他立即查资料、咨询,一个根据电机绕组绕制器原理制作的拉线绑扎线绕制器面世了。说话间,他用绕制器已轻松完成了3个整齐、规范的绑扎线,而用手工绕制的大石供电所员工刘维利还在费力绕制第一个。刘维利一边操作一边说:“还可以改进,绕制杆可做成大小头,便于拆御”。“对,还可以增加卡口,使绕制过程中更稳固”。“改善无处不在”,一件小微作品,在集体智慧碰撞中不断改进、完善、升级,员工小微作品从初次亮相到推广应用,多次更新、升级到功能更加完善。


  对于已有多项作品得到推广应用的“创新达人”-胡家强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了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成创新点,在实践中探索,就可能有实用的发明、创新作品”。


  我的成绩离不开公司的机制


  在2014年6月公司组织的第一次“小精益 微创新”项目评审会上,输电运检班朱红兵发布的“在拉线上加装锅盖,迫使藤蔓逆向生长”的“简易防藤蔓攀爬装置”初露头角,从未上过讲台的他第一次发布,紧张得手发抖、发布结巴、表述不清楚,但他的项目得到了肯定和认可,而他也一举走红。趁热打铁,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的创新干劲,尝到甜头和收获成就感的他不断萌发新想法、新点子,创新成果一个接着一个:《滑车作业挂点装置》、《拉线延长环改进》、《号牌安装小支架》等项目不断涌现,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着实解决了工作难题。如今,他已成长为公司的“创新达人”、沉着上台发布他的得意作品了。


  面对镜头,不善言辞的他显得很羞涩。他笑着说“有点晕镜头,”但说起创新成就时,他又信心满满:“当我们把改善的想法变成小微成果时,公司有激励机制、展示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创新家、技能专家”。


  我们还有好项目


  在红江发电厂“小微成果”展示现场,热衷小改进、微创新的检修班长蒋锐正在介绍团队研制的“调速器安全阀挡板”功能和效果,就是这个增加挡板的小改进,解决了多年困扰我们“水轮发电机组电接点压力表回路自动启停可靠性低,安全阀误动喷油造成透平油损失、地面油污、甚至损坏发电机定子绝缘”的问题,减少了浪费和损失。


  一旁的工作监护人周正昊,兴致勃勃介绍说:“我们团队四季度的小精益项目,主要是杜绝鸟、蛇在刀闸构架型钢空间筑巢或攀爬刀闸构架引起放电或短路故障”的小改进。在水机层,他又介绍了正在实施的“机组蜗壳进人门起吊装置”,离开车间,他还略显神秘地说“我们还有创新作品”。


  在蓬溪公司,职工“五小”成果并不鲜见。就是这些员工自创“小微”成果解决了现场作业的普遍问题甚至“疑难杂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些项目让基层员工感受到了创新创效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动力。


  员工的智慧是无穷的,但需要激励和引导,要让员工创新热情“保温、升温”,作为职能部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员工创新作品。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创新达人,感悟,蓬溪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