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梅敏)在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的生产一线,一股崇尚工匠、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热潮正蓬勃兴起。这股热潮的源头,正是以“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杨建立为代表的一批劳模工匠。他们以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不仅为企业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保驾护航,更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年轻员工成长成才的道路,激励着他们积极创新、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并在企业内部搭建起一座连接工匠精神与新老员工技能传承的“接力桥”。
“大国工匠”杨建立,这个名字在发电产业早已是精益求精的代名词。数十年如一日,他扎根生产一线,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行业顶尖的技术专家。他主导的多项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卡脖子”难题,更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杨建立常说:“工匠精神,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他身上那种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极端负责,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了将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湛技艺传承下去,该产业高度重视榜样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致敬身边榜样,传承工匠精神”系列活动。企业通过组织劳模工匠事迹报告会、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青年员工技能比武、创新创效项目攻关等多种形式,让年轻员工近距离感受劳模工匠的风采,学习他们的敬业态度、创新方法和攻坚精神。
“以前觉得‘工匠’离我们很遥远,但通过和杨师傅这样的劳模工匠近距离接触,我才明白,工匠精神就在我们日常的每一次巡检、每一次操作、每一次钻研中。”青年员工小李在参加完“师带徒”签约仪式后深有感触地说。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杨建立等劳模工匠手把手地向年轻员工传授绝技绝活,耐心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这种“传帮带”模式,不仅加速了青年员工的技能成长,更让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他们的血脉。
年轻员工们在劳模工匠精神的激励下,纷纷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和担当精神。他们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而是主动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在近期的企业创新创效项目中,由青年员工主导或参与一次调频运行方式和新增低压旁路模式大大的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的运行目标。一座“接力桥”,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递着匠心与梦想。在杨建立等劳模工匠的精神感召下,发电产业的年轻员工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标签: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