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作者:岳德凤  2015-03-20

  [本网讯]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读书有益。雨果说过: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需,就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还有人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一个不喜读书的人是一个没有内涵的人;一个不喜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实践证明,烦恼时读书,心灵得到慰藉;烦躁时读书,心灵获得宁静;平和时读书,心灵得到享受。读书不但能修身养性,增长知识,还能极大地陶冶人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气质。读书能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书香浸泡中舒展筋骨,浑身舒畅。


  读书能提升素养。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有了知识,人们才会获取更多的力量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要想超越别人,或想立于不败之地,那就必须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和力量,就需要不断地读书。通过读书,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通过读书,才能学会真本领,掌握新技能,有了生存的资本,适应工作需求。读书读多了,就感觉会从骨子里透出力量,使精神得到提升,让心中充满信心和希望,更有能力去迎接新的挑战。


  读书应勤奋。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废寝忘食,勤学苦读,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而熟读精思之后,方可豁然开朗,有所领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古今中外,但凡学者大家,无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勤劳加天分的体现。因此,要自觉排除干扰,把读书作为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的一剂良药,努力学习,勤奋读书,使自己拥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雍容大度。要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和盲目满足情绪,坚持“钻进书本”,反复读、仔细品、系统学,切实领悟实质、把握精髓,融会贯通,自觉养成读书习惯,着力于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读书应持之以恒。有人似乎“喜”读书,一定时间或一个阶段内,读书不倦。但之后,也许某个目标已经实现,也许某个目标无望实现,不知不觉间,曾经朝夕相伴的书被束之高阁,再也不闻不问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喜读书的人,他们只是将书作为一种工具、视读书为一个路径罢了。对他们而言,人情世故似乎比读书更重要,读书本身的乐趣,早已荡然无存。而真正喜读书的人,不管人生境遇是通达还是命运多蹇,是辉煌还是落寞,他们对书始终不离不弃,书之于他们,就如同空气、水和食物,是生命的一部分。读书贵在坚持,所以只有坚持读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终身受益。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营造,阅读氛围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