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网讯: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的老师。
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各种媒体都在谈论着老师的话题之际,静下心来,驻足凝想,我对初三班主任、语文肖老师的印象,透过岁月,穿越时空,愈来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年,我上初三。肖老师刚从师范毕业,他当时约二十五六岁,中等身材,体态稍微偏胖。听说他是恢复中考制度后的第一批中专生,先前在农村从事很多年的农业生产,家境并不宽松,很爱学习,是自学考起来的。又听说他在师范读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获得过省级文学作品竞赛二等奖,获得过全校普通话竞赛第一名。耳听为虚,眼前为实。果然,几堂课下来,他就以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宽广的知识面,趣妙横生的语言,收放自如的讲述,将我们征服了。
在乡村的小学,我的语文老师基本上都是民办教师,上初中后遇到的又都是快退休的老师,作为中考的必考知识——汉语拼音,我们连最基本的声韵母发音都没有学过。肖老师来了以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他的门下提升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水平。从此,我特别留意肖老师的讲话发音,暗中学习。
初三语文课中有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高尔基的《海燕》,要求背诵。肖老师还没有讲解到这篇文章时,我几乎每个早自习都要把这篇课文小声朗读一至两遍,当然是用带有浓厚方言的普通话。这样经历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基本能用自己的普通话将该文背诵下来了。可是,尴尬的一面出现了。那天上这篇课文,肖老师边板书生词边点名要我将课文朗读一遍。当我站起来准备开口时,一股血液直冲脑门,我惊奇地发现:由于长期用“普通话”朗读该文,我竟不能用方言将课文读下来了(同学们都是用方言朗读课文)。而我的普通话又不标准,读出来岂不要让同学们笑掉大牙?时间在高度紧张中一秒秒地过去,我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同学们都伸长脖子不解地望着我,整个教室悄然无声。大约过了三分钟,肖老师停止板书,走到我身边。我以为他要狠狠地批评我一顿,他却拍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怎么了?请坐下。”下课后,我将课堂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他笑了笑说:“我想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肖老师是一个性格平和、慈善而宽厚的人。
我初三时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爱耍小聪明,骄傲自满。在一次英语课上,我与一同学不听讲,做怪模怪样,引得大家哄笑,被英语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我自尊心极强,受不了,趁下课的空隙,我将英语教师上节课布置在黑板上的作业擦得干干净净。为此与英语老师闹翻。他要我写检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错误,否则不要我上他的课。我哪里肯依,每次见上他的课就主动离开了教室。这样经过了三天,被肖老师知道了。那天,他神情严肃地把我叫到他的房间,指出我的错误,狠狠地批评我,指头敲得桌子上的杯子不停地抖动,有几次唾沫星子还飞到了我的脸上。然后,拉着我的手走进教室,直到我当着英语教师和同学的面作完检讨为止。以后,他又在英语老师和我之间斡旋,让我彻底消除心中的芥蒂,投入到紧张的中考复习备战当中。
肖老师的人格力量和对他的敬佩之情鼓励和感染着我,使我在成长的历程中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那年中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县一中录取,语文98分,、英语87分,在参考地区名列前茅。
中考后,父母宴请我的初中老师,肖老师因有事没能来。县一中上高一、高二期间,我放假后还到他那里去了几次。他在我读高三时调到了一所重点中学,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谋面。
屈指算来,肖老师已是快六十岁的人了,想必已经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了。在您数不清的弟子门生中,还记得我这名学生吗?在老师节来临之际,真切地向您问一声:“肖老师,您还好吗?”
标签:罗田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