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电力市场仍有诸多限制的情况下,采取“地方包围全国”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能源互联网的突围方式。
与已经启动的电改相比,近日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无疑相当于给能源行业制定了一个明确行动纲领,并相对清晰的指出了互联网可以涉足的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尽管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概念正在遍地开花,但究竟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其业务模式又是什么,至今并未有统一的定论。而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给出了官方对能源互联网业务模式的理解。
根据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智慧能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
更直接的来看,上述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能源生产方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电力的电子商务以及电网作为通信网络。
就现有的政策法规来看,这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则是电力交易的电子商务。
资料显示,尽管新修改的《电力法》已经删除了原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的“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这一条款,但对于另一制约电力的电子商务的条款——“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却并没有做任何改动。因此,对于电力市场的电子商务会通过何种方式来绕过这一障碍,以避免遭遇“专车”式的命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对电力市场的电子商务表述为,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这意味着,电力市场的电子商务将采取试点的方式进行,地方将在这次试点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能源互联网业务模式出炉
能源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将告别模糊地带。
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四个主要应用方向,涉及能源的生产、电力的网上交易、能源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互联互通等。
具体来看,在能源的生产领域,则主要强调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包括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撑电厂和电网协调运行,促进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而最受期待的电力的电子商务交易,此次也终于有所破题。
《指导意见》表示,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具体则包括,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
此外,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还包括在国外已经有成熟业务模式的需求和供给方的互动,在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相关机构的测算,目前电网购销差价在0.2元/千瓦时左右,按2014年5.52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来测算,总计将有1.1万亿元的购销差价重新分配。若售电侧有10%的收益,则可贡献超过千亿元的利润蛋糕;若有20%的利润,则可贡献2200亿元左右的利润。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获得这一蛋糕,可能并非易事。
公开资料显示,尽管新修改的《电力法》已经删除了原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的“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这一条款,但对于另一制约电力的电子商务的条款——“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却并没有做任何改动。
地方角色
与此同时,与“专车”、互联网金融等对垄断行业的挑战相比,电力行业的更大特殊性在于,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必须借助电网这一专有的输送通道才能够成功交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指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来挑战电力行业,可能并不现实。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对电力市场的电子商务的表述为,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这意味着,电力市场的电子商务将采取试点的方式进行,地方将在这次试点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除了可能获得政策的支持外,作为打破固有利益的电力电子商务,也与地方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通过尝试新的交易方式来降低电价的动力。
资料显示,作为此次电力改革试点地区之一的贵州省,将组建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西电东送交易、富余水电竞价上网等工作,尽快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
贵州省经信委主任李保芳表示,除了组建电力交易中心外,还将把电力直接交易范围扩大到原材料以外的行业,把参与门槛由年用电量5000万千瓦时降到3000万千瓦时,从而覆盖更多工业企业,通过降低用电成本逐步稳定和提升存量生产。
无独有偶,继深圳之后,内蒙古西部电网成为又一家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其优势主要在于直购电成交量一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而直购电规模的继续扩大,将为其探索售电市场的市场化交易提供了保障。
因此,从现有趋势来看,在将来的电力改革版图中,地方获得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而在整个电力市场仍有诸多限制的情况下,采取“地方包围全国”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能源互联网的突围方式。
标签:能源互联网,商业,突围模式,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