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江西·于都
江西于都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和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来到于都县域集体休整、补充待命。当年10月17~20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86000余人,从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
7月14日对于江西省于都县靖石乡黄沙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随着电力工人对屏山组台区进行高压连接线引下线工作的完成,当地40余户村民距离享受到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又近了一步。
此前,受低电压问题困扰,百姓生活用电靠错峰不说,家用电器还时有被烧坏的可能。“今天,看到供电所安装工人对架设在家门口的变压器进行安装调试,我们的内心非常激动!”憧憬着充足电力将带给自己生产生活的变化,黄沙村村民钟程华喜笑颜开。
“整乡整镇”电网改造升级
地处于都县城南29千米的黄沙村,有一处低调隐蔽的“天然氧吧”。坐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连绵起伏的高山牧场,屏山旅游区于今年2月被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拟批准名单。自此,“靠山吃山”的黄沙村村民,也顺势完成了由此前仅靠捡拾销售山货为主要生活来源,向成立旅游公司后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的“职业转型”。
然而,当务之急是彻底解决低电压问题。于都供电分公司安全总监余明辉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由于配变台区在5千米开外,0.4千伏线路的长距离传输令损耗巨大,黄沙村低电压现象十分普遍。高山奶牛业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农户挤奶所用的电力设备在早晚高峰时会分走大量负荷,当地村民的生活用电情况异常艰难。虽然以错峰方式回避用电高峰,但居民煮饭仍会不时夹生。
对此,于都供电分公司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基础设施攻坚项目,精准发力,选定黄沙村所在的靖石乡作为“整乡整镇”全面电网建设改造试点单位。改造包括将10千伏线路分成若干相对独立分区,分区供电范围随负荷增长进行调整;针对一个台区供几个村庄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设台区,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不少于一个配变台区供电。
为保障黄沙村43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靖石乡屏山组台区改造工程将10千伏线路进行延伸,新增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到村,同时完成户表改造及低压线路架设等工作,总费用达46万余元。改造后,该村户均容量由0.5千瓦提升至2.1千瓦。“不仅之前购买的电器能够真正使用,未来我还想给家里的闲置住房安装空调,供前来屏山旅游的游客居住,让我的‘回家乡菜’餐厅升级为服务周到的农家乐。”随着改造工程计划11月底提前完工,村民钟程华的梦想也即将成为现实。
为老区人民绘就新未来
“十二五”以来,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加大,于都电网投资总规模达5.53亿元,供电能力明显提高。110千伏变电站由5座增至7座,35千伏变电站由11座增至16座,电网 结构实现由35千伏主网架过渡到110千伏主网架的历史性跨越。通过针对农村地区的低电压治理工作,从2012至2015年该县低电压户由原来的6.43万户降至1.64万户。用电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有效释放了百姓的潜在用电需求。
2016年,总投资额在2750万元的靖石乡“整乡整镇”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仅是于都供电分公司2016年重点工程之一。据该公司副经理王九林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实施完成了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增补工程,改造35千伏马头变电站,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5.23千米,配变台区88台,低压线路159.75千米,为2016年迎峰度夏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2016年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逐步推进,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8.849千米,新建改造配变85台,投资额5432万元。计划至今年年底前,靖石乡“整乡整镇”及2016年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全部完工。
同时,于都供电分公司还将加快推进葛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罗坳(凤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九曲岭(罗坳工业小区)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银坑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工程早日投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增强于都电网供电能力,完善高压电网供电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重走长征路,黄沙村转型,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