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这是一程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奋力拼搏——百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年产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全球领先,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连续位居世界首位,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全球领先。
这是一程不断突破、勇于挑战的颠覆式变革——自主研发建设的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广东南澳示范成功,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机模型再次打破世界水电装备制造新纪录,先进晶体硅电池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自主研发的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和CAP1400的主要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我国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装备国产化和成果产业化成绩斐然,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取得瞩目成就。
从跟跑、并跑到“无人区” 我国向能源技术强国迈进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所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装载创新引擎,我国能源技术发展从跟跑、并跑终于开始挺进尖端技术“无人区”,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燃煤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煤炭开发利用方面,一批现代化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研发平台陆续落地,年产1000万吨特厚煤层开采装备等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不断实现国产化并广泛利用,煤炭深加工技术和装备居世界领先水平;燃煤发电技术方面,投运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数量和总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首台60万千瓦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清洁”“高效”指引我国煤电行业走向世界前列。
——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显着提高。世界领先的300米级特高拱坝、深埋式引水隧洞群等技术接连攻克,世界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深埋式长隧洞及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土心墙堆石坝相继建成,配套完整的我国水电勘察、设计、施工、维护和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核电技术总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逐渐提升,以CAP1400和华龙一号三代压水堆技术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四代核电技术、模块化小型堆、海洋核动力平台、先进核燃料与循环技术陆续突破。
——新能源发电技术逼近国际先进水平。风电、光伏等产业化技术和关键设备位居世界前列,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体系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消纳状况持续改善,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能、海洋能、干热岩等新型发电技术正在开展试验示范,我国新能源行业技术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渐缩小。
——油气勘探开发、输运和炼化技术水平显着提升。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在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水力压裂机、桥塞等深水油气勘探关键设备及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大型电驱压缩机组等核心装备和材料实现国产化,千万吨级炼油工程成套设备、百万吨级烯烃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我国油气勘探、运输、加工技术日渐成熟。
在能源技术竞争的赛道上,我国奋起直追、力争超越,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能源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突破能源重大关键技术为重点,以能源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工程和试验项目为依托,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从生产消费大国向技术强国迈进。
从“煤老大”走向清洁、低碳、高效 能源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的同时,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清洁、高效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关键词。从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到整个煤电行业的清洁化改造,从大力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到推进整个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清新绿意遍染我国能源版图。
社会发展依赖能源消耗,能源选择决定发展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电力改革逐步深入,我国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迅猛。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同时,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7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6.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利用水平连续提升。
转眼间,2019年已开启下半场的舞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近在眼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雏形已现。
单位GDP能耗水平是考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优化与否的重要指标。为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我国能源行业加强技术革新,完善政策指引,推动能源行业节能工作日渐走向深入。
煤炭行业成为了推进节能工作的“牛鼻子”。面对延续了数十年的粗犷经营方式,煤电行业针对调峰能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着力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增强系统协调性和灵活性,显着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取得良好成效。
高效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中,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循环流化床等各类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采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煤耗可比一次再热机组每千瓦时降低15.5克~17克。尤其是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供电煤耗指标,现已达到每千瓦时276克标准煤,能效水平全球领先。
节能技术创新释放发展活力。伴随技术更加成熟,我国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炼油和煤化工企业余热余压回收、油气和煤炭开采领域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方式,持续挖掘传统能源生产加工环节能效潜力。目前,30万千瓦亚临界发电机组通过汽轮机喷嘴及通流改造,每千瓦时供电煤耗已降低8克以上,推动企业实现节能增效。
服务模式创新助推高效发展。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实时热电联产机组替代燃煤锅炉,多措并举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达4.35亿千瓦,6000千瓦以上发电机组中供热机组比例接近40%。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开发、生产、加工、转化、储存和输配效率稳步提高。2012年到2017年,煤炭、电力、石化三个领域累计实现节能约2.8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亿吨,能效曲线的下降式发展,提振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次次的钻研与印证中,我国能源技术创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每日的坚持与奋斗中,关键技术突破引领我国能源行业步向世界舞台中央。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能源行业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更多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70年,科技创新,成绩斐然,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