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春城光彩照三迤(图文)

作者:记者 包莉婷  2021-03-30

W020210330323995982863.jpg

  资料图片:1935年5月,红军在禄劝县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杉乐村是必经之地。3月9日,昆明禄劝供电局皎平渡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来到杉乐村,向村民了解用电情况,巡视排查供电线路设备安全隐患。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赖增鹏 摄

  旧

W020210330323996015659.jpg

  石龙坝水电站2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W020210330323996049339.jpg

  220千伏三岔变电站安全保卫技术练兵。

  新

W020210330323996078851.jpg

  乌东德水电站配套工程之一——昆明供电局500千伏白邑变电站。

W020210330323996113937.jpg

  3月11日,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智能运维组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对220千伏线路自动巡检。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赖增鹏 摄

  来到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从人来人往的华山东路拐进幽静狭长的节孝巷,顺着斑驳的石板路走下斜坡,春日和煦的阳光斜照在39号建筑的青瓦白墙上。这座砖木结构的传统四合院内,一面鲜艳夺目的党旗高悬于庭院中央。

  这里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是云南争取自由解放的出发地。1926年11月7日晚,云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在这里诞生。

  旧址展示厅里有一幅色调暖黄的油画,重现了支部召开第一次会议的场景:5名年轻的共产党人围着一张小木方桌席地而坐,在煤油灯灯光的氤氲中讨论革命的方向。

  身处黑暗,心向光明,革命先辈为信仰舍生取义在前,昆明之春永远生机勃发;生于黑暗,点亮光明,昆明电力为春城繁荣接力在后,璀璨的灯火长照三迤大地。

  百年回眸 历久弥坚见初心

  1910年,法国人分别在法国巴黎和中国昆明庆祝滇越铁路通车。同年,云南的仁人志士点燃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开工的礼炮。走过100多年的风雨,石龙坝水电站依然屹立在螳螂川畔,发电机的轰鸣声不止。

  红色是充满荣光的颜色,也是昆明电力的底色。作为云南早期成立的15个基层党支部之一,1927年4月,云南电力系统的第一个党支部——石龙坝党支部成立。

  “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请组织考验我们!”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国民党不甘心彻底覆灭的命运,向昆明发起猛烈进攻,不畏强暴、敢于承担的石龙坝水电站工人自愿组成义勇自卫队,高喊口号,积极投入保厂、护厂的斗争。

  “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1951年,16岁的覃国成在读报时被列宁的这句名言击中,毅然选择学电。毕业后分配到昆明,他把一腔热血与大半生时光都献给了昆明电力的建设。

  “从1912年23千伏石昆线投产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7年间,昆明4个电厂‘各自为政’,电压等级从未提高。昆明解放后的3年间,昆明电网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目标;解放后44年,昆明电网实现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四级连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这位87岁的老党员脸上写满了自豪。

  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1964年,那年1月,昆明供电局挂牌成立。随后在一年之内,110千伏玉溪变电站、35千伏下石美变电站投产运行,西南高海拔地区第一条22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建成,西南三省第一座枢纽变电站普吉站扩建完工,昆明电网建设跨上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点,从新中国成立后电力事业的发展便可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昆明电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1949年相比,昆明地区从光、力、热用户1万余户,发展到现在的电力客户326.27万户;从管理22千伏输电线路152.4千米,发展到现在的管理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05条超过1万千米;从售电量0.2991亿千瓦时,发展到现在的突破334.99亿千瓦时,比新中国成立时增加了整整1118倍。

  如今,昆明电网经历了从高压到超高压再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发展历程,覆盖全市7区6县1市,供电面积达2.14万平方千米,形成以昆明主城区为中心的500千伏“口”字形环网和220千伏双环网,成为云南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

  回首往昔,老一辈“光明使者”的努力已经载入昆明电力百年史;放眼未来,新一代电力工作者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真情服务 人民电业为人民

  “供电所的娃娃哟,好得很,家里楼房新起的时候给我们免费安装电表、接线路。搬进来以后,从来没有遇到停电的问题,稳得很!”看见身着蓝色工装的供电局职员进行检修工作,昆明市禄劝县皎平渡镇杉乐村60多岁的时家奶奶热情地把他们邀请到家中。

  杉乐村是通往皎平渡的必经之地,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楼房映入眼帘,一根根延伸向前的银线点缀山间。当年朱德拴过战马的杉树静静矗立在村口道路边上,述说一段光辉的历史,目睹了革命老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80多年前,行至皎平渡的3万名红军在当地36名船工的帮助下巧渡金沙江,成功甩脱了国民党军队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实现渡江北上。80多年后,当年人烟稀少、交通落后的皎平渡镇通了公路、通了电力,终于摆脱贫困,成为云南、四川两省往来的交通要塞和贸易集镇。昆明曾经的3个贫困县里,禄劝县位列其中。

  脱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电力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紧密,在这场战役中,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以电力扶贫的方式让贫困地区用上电、用好电。“十三五”期间,昆明供电局累计投资34亿元服务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共计完成135个易地搬迁点接电、147个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1949年以前,昆明地区只有为数很少的农村使用电灯照明和个别碾米机用电,农业灌溉用户仅两户。截至2020年底,昆明所有自然村“两率一户”指标均达到国家及云南省要求,100%通动力电,基本实现“房成电通”。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创造奇迹的胜利之“钥”,心系群众、为民尽责是指引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灯”。

  今年初,昆明电网遭遇多轮雨雪冰冻灾害的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情,昆明供电局党委统筹协调、科学决策,一支支由全局各级人员组成的客户应急服务党员突击队火速成立,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及时安抚客户情绪、解决客户诉求、快速抢修复电,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那时突发情况多,客户服务群消息不断,但直到凌晨一两点钟,都有相关负责人及时回复。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情况,一线员工连睡觉都还握着手机。”细微之处见真情,回忆让昆明供电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剑峰很是感慨,“几次寒潮来临时刚好在周末,基层党支部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天寒地冻、半夜三更,我们的党员突击队成员仍然驻守在现场为群众服务。”

  这就是昆明供电局,一个“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大雪封山、压断电线,他们负重前行,及时抢修;节假日期间,为保供电,他们不眠不休,时时值守;一有险情,无论何时,他们接到命令,起身便走。

  优秀党员是一面旗帜,能感染人、带动人、影响人。各部门凝心聚力,昆明供电局有力扭转客户投诉高发被动局面,近年来首次实现春节期间12398零投诉。

  优质供电 助力春城换新颜

  昆明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昆明供电局不甘落后,在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工程中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1993年,昆明地区第一座500千伏草铺变电站顺利投产,云南电网跨入了超高压、大电网的时代。2001年,500千伏宝峰变电站建成投产,昆明电网告别了多年的弱联结系统。

  在电网安全建设方面,1995年昆明供电局成功实现了高海拔500千伏线路的带电作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了高海拔、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单位。1996年开展大规模的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工作至今,昆明已经实现所有11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少人值班。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生态环境改善良好,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这些都离不开昆明电网的改革发展。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次年,昆明市“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顶层设计出台,从偏居一隅到拥抱世界,昆明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胸襟走上世界舞台。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国家物流枢纽载体、长水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四大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备受瞩目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昆明作为云南省会,其城市经济能级的提升对于全省至关重要。

  怎样才能编织一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为昆明进一步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做好电力保障?

  昆明供电局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战略之中,在努力做好电力供给的同时,以“当好云南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打造云南电网名片”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排头兵创建总体方案和全覆盖的指标体系,构建局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责任部门主推的综合协调推进的格局,凝心聚力,跑出电网建设“加速度”。

  从2016年到2020年,昆明综合供电可靠率99.77%,全口径综合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0.13小时/户,其中“1小时区域”客户平均停电时间0.998小时/户;线路典型接线率由84.93%提升至92.51%,可转供电率由81.13%提升至83.54%,末端电压不合格线路比例由1.83%下降至1.43%。

  紧扣时代脉搏,电力引擎发展。昆明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从“十二五”末的第17位历史性跃升至第12位,2020年GDP接近7000亿元,人均GDP达1.4万美元以上,领跑全省经济。

  深刻地感触过去,才能获得腾飞的翅膀。从1911年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发电,通过木质电杆、8号铜线,穿越32千米的弯曲山路,把23千伏的电压传到昆明市中心,点亮几十只50瓦白炽电灯泡开始,昆明电力始终以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把美好憧憬变成现实图景,然后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让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愈加光彩照人。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包莉婷 通讯员 李剑兵 曹春霞 卢显仑 龙振江

  ● 亲历者

  覃国成:一位电力老党员的“进阶”之路

  你会因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工作?

  “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读中专时一次偶然读报,列宁的名言在覃国成心中激起万丈狂澜。他决心学电,以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身份投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华大地万象更新,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希望和梦想在他心中蓬勃生长。

  读书时,覃国成是班里第一个团员;踏上工作岗位,他担任多年的团支部书记,后来又光荣入党。在工作中、思想上时刻保持先进,对覃国成来说就像习惯一样自然。

  当时电力系统普遍人手不足,熬夜加班是常态。即便如此在工作之余,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单位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电力相关书籍。为了弥补学历上的缺陷,他还报读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的夜课,苦学高等数学、物理等知识。

  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让覃国成很快从石龙坝水电站的实习生成长为昆明供电局的技术专家,参与多项重要电力工程的建设。从35千伏石昆线投运,到110千伏昆易线投运,从西南地区第一个全线高海拔220千伏宣昆线投运,到中国第一个全线高海拔500千伏漫昆输变电工程投运,覃国成一次次目睹昆明电网历史时刻的到来。

  人生有多少个10年?

  “服从调度,义无反顾。”是覃国成的工作信条,那些住在工地、变电站,与家人分居两地的日子,加起来超过10年。1995年退休后,他在云南省机电工程学会、云南省电力咨询部继续为云南电力事业工作,又是一个10年。

  “做革命的螺丝钉嘛。”他言简意赅,爽朗一笑,白发如同时间炼就的勋章。

  从郑州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云南省电力局,离家67载,相隔千里之遥,青葱少年变成耄耋老者,岁月和距离早把他的柳州乡音改为浓重的昆明口音。奋斗和奉献之地,是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他的第二故乡。

  对你而言,在电力系统工作意味着什么?

  这位电力老党员拉直了衣襟,挺起胸膛:“勤勤恳恳为人民。”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包莉婷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春城,三迤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