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文镇朝奎村工人正在打磨手工艺品。习霁鸿 摄
5月18日,会文镇农网改造项目现场。 李璐 摄
从文昌市区进入会文镇,短短200米的主干道上,仅是手工艺品制作店就超过10家。2014年至2015年间,会文镇的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出现“井喷”,上千家加工厂和作坊散落在镇上的各个角落,导致变压器布点已不再是负荷中心,无法满足手工产业的用电需求。
商家和村民都期盼着能用上能量满满的“好电”。今年4月25日,海南电网公司以会文镇为试点,揭开了“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序幕。经过2个月的施工,会文镇这个临海小镇的电网焕然一新。
会文镇农网改造升级中的亮点,也在海南形成了推广示范项目经验。海南电网公司将充分复制试点项目政企合作等经验,加快施工进度,尽早让海南乡村居民都享受到会文镇居民的实惠。
大有改观
户均配变容量提升一倍
文昌市会文镇是首批改造试点中规模最大的项目。全镇人口约3.1万人,加工产业发达,村民生活小康,家用电器较为普及。加工业和居民用电对供电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地供电线路老旧,台区配变最高负载率高达129%,台区末端电压甚至不满180伏,低于正常家用电压220伏。
当地镇医院院长符永锋说,“过去每天早上8点半,医院周边的加工厂一开工,医院电压就开始不稳,彩超机、X光机很难启动。”不仅如此,会文朝奎村居民云淮岭也反映,去年买回家的空调几乎就没用。
农网改造后,会文镇配电变压器由15台增加至24台,户均用电容量由1.89千伏安增加至3.67千伏安,供电半径由0.6千米降至0.29千米。
“就好比以前是100个人分吃一锅饭,现在50个人分,人均分量提高了一倍。”会文供电所所长庄健打了个比方。
笔者看到,镇医院、朝奎村都新增了变压器,会文镇主干道两旁整洁有序的新绝缘导线替代了以前杂乱无章的旧线路,关键位置采用了铁塔,提高了线路的抗风等级。
朝奎村村长云淮孟说,改造效果立竿见影,空调、电磁炉、电脑一起用都没问题。朝奎村公变投运时,村民们都觉得那是真正的实惠,都自发买来鞭炮庆祝。
改造后的电网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上得到提升,能迅速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点区段,提高抢修效率。海南电网公司计划部副主任宁光涛说,按照标准改造后,乡村居民停电时间将由过去的45小时/年缩短至15小时/年以下。
经验复制
发挥政企合作长效机制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一项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村民得到实惠,自然拍手称快。但在占地立杆、廊道青赔等问题上,仍然暴露出长期以来电网规划落不了地、施工受阻等多发共性问题。
政府的支持对工程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首批农网改造试点建设中,海南省、市各级政府均把这项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和督办事项,与各市县供电局一一建立起了专项工作常态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工程建设选址、征地、青赔、施工受阻等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以会文镇改造为例。早在2013年,文昌市政府就出台了《文昌市加快电网建设绿色通道实施指导意见》,政企合作氛围延续至今。文昌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政府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各中心村的电网协调任务落实到人、具体到时间,并建立快速赔偿机制,严格执行补偿标准,群众应得补偿款按时足额到位。全市一盘棋,乡、镇、村配合得力。
不过,政企合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海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副主任胡志红说,建议发挥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快将电网规划纳入各市县“多规合一”,进一步研究简化电网项目审批流程,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政府督办事项,促进新一轮农网改造顺利实施。
尊重民俗
最大限度优化线路布局
电网规划事先沟通,政府建设事中协调,严格执行赔偿标准,村民利益酌情让渡,会文镇示范点中心村建设推进顺利,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朝奎村村长云惟孟率领村民砍掉了60多株椰子树,为线路让道。对于有个别对立杆占地不理解的村民,云惟孟劝说道:“虽然这根杆立在这里是为了别人家用电,但你家用的电也是因为在别人地里立了杆。”
将心比心,大部分村民表示理解、支持,不仅积极配合解决占地青赔等难题,而且还自发组织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动为施工人员送来开水、水果等解暑物品,为工程按期竣工提供了和谐的施工环境。
最大限度优化线路布局是电网的责任。在规划编制阶段,文昌供电局局长胡福带队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尊重民风民俗,尽量避免立杆对准门口、线路走廊绕过屋梁。对于极个别争议问题,也妥善解决。
笔者了解到,在朝奎村改造过程中,有一根电杆规划在村民多年搁置未完工的庭院围墙位置,村民反映不妥。经过协商,文昌供电局改变了线路走向。胡福说:“工作要尽量做到大部分人满意。”
会文镇改造是一个缩影,其背后反映的是农村电网历史欠账多,尤其是贫困地区以及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网建设进度相对滞后的现实。只有加快建设,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真正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需求,达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目的。 (代进 伍昭静)
■案例
朝奎村的明天
“本来还可以请你们吃当季的龙眼,但前两个月配合做新一轮的农网改造,让我给砍掉了。”笔者到访的那天,热情好客的云善冲指着家门口的两个龙眼树树桩说道。
云善冲是会文镇朝奎村教育福利会会长。1997年成立的教育福利会一直致力于为村里谋求福利、解决困难,因此他在村里格外有威望。农网改造前,云善冲首当其冲砍掉了自家的两棵百年龙眼树,有人替两棵老树可惜,但他却觉得很值得:“我一直向往古人‘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生活,但以前硬性条件不允许,烧一壶水得20分钟,烧得我都没耐心了,现在才算是真的如意啦。”说话间,他烧上了一壶水,在小院里摘下自己种的茉莉、菊花和月季,正在清洗花瓣的工夫,电水壶的开关跳了,云善冲于是就着滚烫的开水为我们泡了一壶天然无污染的花茶。
今年4月以来,文昌供电局着手改善朝奎村的用电质量,村民纷纷配合,仅100来户人家的小村庄一共砍掉了近60株经济树木。
说起这次的农网改造,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开来。文昌是当地有名的侨乡,村里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尽量回家,还要请戏班子来唱琼剧助兴。在村口的戏台那儿,震天的音响衬着30多种乐器和人声,亮如白昼的灯光照着戏台上的精彩,也照着全村老老少少的喜庆。村长云惟孟也高兴,但过去10多年来,唯独就有一件事让他有些遗憾:“春节用电量大,电压不稳,音响和灯光用起来不利索,华侨一年就回来那么一趟,花一两万请的戏班子,可惜了。”他希望村里的电能够更稳定一些,尤其是华侨返乡的春节期间,让村民“不要在华侨面前露怯,抹了咱们村里的面子。”
这一次线路改造,供电局也专门给戏台安装了一块三相表,以便过年过节的时候不时之需。村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这下华侨回乡,他们终于面子足足的。
村民们的大力支持,除了出于自身对“用好电”的向往外,和会文供电所平日里的优质服务也不无关系。所里的“90后”员工杨旭还记得,有一次午休,他接到班长的电话,说一位村民家里断电了。草草洗了把脸后,杨旭就顶着正午的太阳出门了。经过现场勘查,杨旭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与村民道别之际,杨旭的眼角余光却看到了其电杆上攀附的藤蔓。考虑到这是一位老人,所里也还没有新的紧急任务,杨旭索性放下工具包,找出了砍刀,为老人把藤曼给清理干净了。“原本没觉得有什么,也没跟人说,没想到老人的子女后来知道了还专门打给95598表扬我”。时隔数月,年轻的小伙子说起这件事依然有些不好意思。
作用力是相互的,理解也是相互的。“这么些年,虽然我们的用电质量跟不上,但所里的服务一直都是很让人感动的,他们为我们服务,我们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方便。”在农网改造过程中,村民韩琼芬不仅经常拿出自家种的水果招待汗流浃背的施工队员们,还让自己的丈夫帮助施工队一同干些体力活。
6月21日,作为会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示范项目,朝奎村的农网改造项目正式竣工投运,村民们拎着特意买的鞭炮守候在新增的专供朝奎村的变压器旁,工作人员一合上开关,他们便兴奋地点燃了引子,鞭炮噼里啪啦地炸起来,映红了村民的脸,也映红了朝奎村的明天。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海南,会文镇,农网改造升级,新探索,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