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如哈达般,缭绕在群山之上,银色的铁塔在其间若隐若现。7月9日,沿着尼洋河畔,记者在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援藏项目部成员吴丁顺的带领下,穿过圣洁的苯日神山,驱车前往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曲尼贡嘎村,了解这里的用电变化。
米瑞乡坐落于美丽的尼洋河风光带,所辖12个村2268人,以农牧业为主。随着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等优势的产业发展,用电需求不断提升,低电压问题日益凸显。“这是由于原先的10千伏线路从林芝镇架设至此约四十公里,线路过长,末端电压不足导致。”吴丁顺介绍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6月23日,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对口帮扶的米瑞35千伏变电站启动送电成功,这是西藏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首座新建并投运的35千伏变电站。
细雨中,曲尼贡嘎村支部书记多杰在村委会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看见记者一行到来,他高兴地迎上来,邀请大家走进一栋灰砖红檐,墙壁上有着藏族图案的民居。
一盏明灯将房屋照得透亮,彩电、音响、电饭锅等电器一应俱全,还有三台冰箱、冰柜,储存着新鲜的牛羊肉。房屋的主人,48岁的嘎玛顿珠虽然不会汉语,但看见远方的客人,连忙热情地招呼妻子查古为我们打酥油茶。多杰热情地当起了翻译,他指着约1.3米高的酥油茶桶说,查古原先都是用这个手工打酥油茶的,如今改用电动打酥油茶机了。
将酥油、茶和食盐放入酥油茶桶中,再用木柄反复捣拌约5分钟,在查古的指导下,记者亲自体验了一回手打酥油茶。虽然木柄不重,但上下反复地重复动作,还是让人在高原上多少有些吃不消。查古笑着说,现在很少用手打了,2015年,中央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送来了礼物,电动酥油茶机就是其中的一件。
然而,有了酥油茶机,还要有可靠的供电。嘎玛顿珠家原来有一个特别的变频稳压器,就是为了预防低电压,导致电器受损。如今,米瑞变投运,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了,变频稳压器也用不着了。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变化,就是停电少了。“以前一个月至少停5次电,有时会停1~2天,”嘎玛顿珠摇着头说,停电时间一长,冰箱里的牛羊肉就容易坏,更别说想用电动酥油茶机了。但从6月23日米瑞变投产至今约3周的时间,除了一次因施工停电外,便再没有停过电。电,用着舒心。
听着嘎玛顿珠讲述电给藏区带来的变化,多杰在一旁开心地笑着。米瑞变的选址,这位藏族的村委书记也亲自参与,因为他深知电对于村子的重要性。巴宜区扶贫办给曲尼贡嘎村下达了粮油加工厂项目,可是由于当地原来的供电容量不足,粮油加工厂一直无法投用。随着米瑞变的投运,加工厂已申请专变,马上就能开工。“感谢国家电网,扎西德勒!”多杰开心地竖起来大拇指。
一旁,查古将酥油、茶和食盐倒入如豆浆机般的酥油茶机中,按下按钮,伴随着“嗡嗡”的转动声,不到2分钟,热腾腾的酥油茶就烧好了。
“酥油茶机打的茶,更快,更浓,更香!”查古笑着,为大家一一倒上酥油茶。一碗酥油茶下肚,心里如灯光般温暖。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福建电力,西藏,农网改造,升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