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一份春日“来电”——国网雄安供电服务新区发展八周年侧记

作者:牛理达 孙梅丹 董鹏  2025-04-07

  春日雄安,绿意盎然。雄安,走过了如火如荼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走向了山水人城、美美与共的“未来之城”。

  这里科技赋能“城市大脑”,数字孪生更数智;这里高楼大厦“绿色生长”,绿潮涌动更宜居;这里服务中心“跨界联合”,深度融合更便捷。

  综合管廊深藏于干净整洁的街面,微电网与碧波荡漾的白洋淀绿意相连,调度大屏上展现着每一条街道、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医院的用电变化……过去的8年,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雄安新区供电”)在探索中生长、在挑战中突破、在困境中奋发向上,一路无畏,一路铿锵。

  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雄安新区供电邂逅“未来之城”,从以建设为中心向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为中心的伟大转折,邂逅这首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嘹亮“凯歌”。

  重任千钧 攻坚跃升

  2024年10月27日,雄安新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与兴奋。所有人都紧紧盯着调度大屏,在王阳站成功合上2号主变212开关和3号主变213开关的瞬间,掌声如潮,经久不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喜悦,他们见证了启动区内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王阳变电站正式投运。

  该公司部署雄安新区电力枢纽建设的战略图景:以王阳站为核心节点,协同南郑智慧变电站等5项重点工程,构建起“双方向、八回路”的220千伏受电格局,形成易水—王阳—雄州—开善链式环220千伏网架,为雄安的崛起夯实根基,让城市发展脉搏与电力脉动同频共振。

  目前,雄安新区供电目标配网累计投运144座开关站,成功构建1组双花瓣、28组双环网和3组单环网高可靠供电结构,为城市心脏提供永不停歇的电能。

  雄安新区供电的建设从不停歇:2024年12月5日,雄安新区首座智慧变电站——南郑变电站正式投运。2024年12月17日,启动区首座110千伏变电站——易宁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

  ……

  8年来,雄安新区供电规划走在前列。经7位院士论证审定的《雄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案》正式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企标《末端保供型微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编制完成,为打造“五高三新”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夯实理论基础。

  8年来,雄安新区供电走得踏实稳健。每个人肩扛责任,将信心、耐心、决心涌入建设雄安新区的洪流中。

  优质服务 温润入心

  2024年10月14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办公,标志着中国星网作为首家落户的中央企业全面迁驻雄安新区,这背后更有着40余次电力延伸服务。

  当中国星网大厦矗立在启动区,雄安新区供电真正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雄安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雄安新区供电将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寻常事、“酱醋油盐”的烦心事记挂在心上。该公司牵头9家单位成立新区首支“水电气热网”共产党员联合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0余次,确保企业“一证办”和居民“刷脸办”应用率提高20%,记录生活美好时刻,书写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枝叶关情,念兹在兹。雄安新区供电持续提升疏解单位的获得感、幸福感。该公司深化“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主动担当组建主城供电服务中心,为聚焦重要用户保障和疏解落地支撑,构建“领导+管理+技术”三级沟通联络模式,健全“一企一案”“VIP服务”供电保障机制,为疏解至主城区的企业和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电力服务;高质量完成241个重点项目配套迁改,各电压等级迁改线路3270千米,完成139个开关站、1033座配电室送电任务;建立“10分钟便民服务圈”,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400余次,设置69个服务网点,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保障13.18万群众顺利回迁。

  白洋淀畔,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雄安新区供电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党支部进阶行动,创新开展“红旗示范”专项行动和党建引领“促三降”“创三零”活动,带动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全面提升,以党建引领纵深推进市县融合一体发展。

  8年来,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行,为人民而奋斗,是雄安新区供电拥有的最坚实的依托和最强大的底气。

  满弓劲发 创新如潮

  在“无创新不雄安”的创新之都,巡检机器狗穿梭电缆隧道、“AI+电力”频繁交流,碰撞思维、“光储直柔”微电网照亮黄湾村……这一项项创新成就展示一个“创新”的雄安。

  雄安新区供电在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国家电网首家试运行智能导航调度模式,编制城市配电通信网总体规划,投运剧村“充电桩+IPv6”示范项目。白洋淀微电网示范工程、“河北雄安新区能碳一体化智慧平台”纳入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和绿色低碳转型案例。

  雄安新区供电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建成国家电网首个光纤到户试点、2项国家电网人工智能试点,省内首家实现双北斗授时全覆盖,入选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单位。“高可靠新型配电系统规划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评河北南网首个国家电网科技一等奖。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02项,参与制定发布国标8项、行标2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7项。实现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电力行业QC成果一等奖……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火热画卷。

  8年来,雄安新区供电始终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顶梁柱”,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雄安新区供电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中争上游、做典范,推动管理发展“上台阶”“聚要素”,开展本部强化年专项行动,加强建章立制和制度执行力建设,为疏解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春日雄安,群鸟飞舞。雄安新区供电积厚成势,立足“两个并重”“三个并举”阶段特征,以“五高”电力实践为引擎,助力新区“五新”目标实现,为雄安在京津冀大地上拔节生长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春日,雄安供电服务新区,侧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