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负责人与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郑州市市长马懿举行座谈会,双方就进一步加快郑州电网建设、提升航空港电力保障能力、城市建设电力设施迁改等达成原则性一致意见。
这是国网河南电力推进电网协调发展的最新举措。自“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电网投资始终保持在百亿元以上的规模,2014年首次突破两百亿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河南电网从现在到‘十三五’将进入大发展、大提升的新阶段。”该公司负责人今年年初表示,坚定不移推进电网快速发展,让可靠供电的福利惠及1亿中原人民。
2015年,国网河南电力计划各类基建管理投资再次逼近200亿元,达198亿元。
打造电网高速路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挥之不去的雾霾依旧是代表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讨论如何治理“雾霾”时,许多代表把目光投向了电网特高压工程。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是治理环境污染、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最急迫的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陈康平呼吁。
和高铁一样,特高压是我国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顶尖技术,相当于能源输送的“高速公路”。高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特高压在保护环境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把握机遇,抢先布局,才能掌握发展主动。多年来,为了保障河南省能源安全,国网河南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部署,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积极承接特高压工程。去年1月,自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落地河南省南阳后,±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正式投运,使河南省成为全国首个同时拥有特高压直流和交流工程的省份。
现在,中原人民已经用上来自新疆的清洁电。据统计,去年河南电网通过±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新疆购入电量127.31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省人均用了120千瓦时新疆电,不仅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且有效缓解了河南省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仅仅是开始,按照河南省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该省对能源需求将持续增加,引入省外清洁电能势在必行。为此,国网河南电力认真落实“内节外省”能源战略,科学规划全省“电网高速路网”。按照规划,我国2017年将建成投运豫北、驻马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2020年,依托国家“三华”同步电网,形成覆盖中原经济区的“三交三直”特高压“强交强直”格局,“外电入豫”能力达3000万千瓦以上。
蓝图正在成为现实。目前,在驻马店、平顶山等地,作为“三交三直”特高压工程之一的灵绍特高压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畅通主配输电网
3月6日,过完元宵节,河南省2015年春节保电正式画上了句号。据国网河南电力相关人员介绍,春节期间,全省实现电网安全平稳运行、配变零烧损,这已是河南省连续3个春节实现配变零烧损。
配变零烧损,依靠的也是日益坚强的电网。近年来,针对河南电网长期存在的“两头”薄弱问题,国网河南电力积极完善电网布局,推动主配网协调发展。仅2014年,河南省500千伏及以下电网就投资了215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项目140项,其中投运了濮阳卫都、信阳春申等5项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有效缓解了局部地区供电紧张局面。
电网的变化,客户最为敏感。“信阳电网位处河南电网的最南端,一到用电高峰期,供电十分紧张。随着500千伏春申变电站投运,电网‘彪悍’了许多,我们生产起来心里也有底了。”去年6月春申变电站投运后,信阳申花珍珠岩生产厂区负责人说。
配电网直接面向用电客户,为了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供电“卡脖子”问题,国网河南电力近年来还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加大配网投入,公司全面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去年,我所在的配网施工队所承担的配网建设项目达53个之多。”许昌供电公司配网分公司员工岳海西说,他明显感觉该市近年来配网建设任务多了起来。2014年,许昌公司配网建设投资达1.7亿元,为历年之最。
在配网建设中,国网河南电力还以郑州和鹤壁为试点,开展配网自动化。目前,随着鹤壁供电公司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检修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和智能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实现供电可靠率达99.99%,电压合格率达99.92%。
随着主配网协调推进,全省供电存在的“大河有水,但小河少、拥堵”的尴尬正在慢慢化解。下一步,随着配网建设进一步加快,河南省不仅主网供电充足,配网也将“四通八达、轻松畅快”地将电能带进千家万户。
最新的消息是,河南省今年已确定55项度夏重点工程。
深耕农网责任田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只有让农民用好电,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供好了电。
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尽管河南省县域全部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但35千伏及以下的网架机构依然不尽合理,多数县级电网为长线单电源供电,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低。
面对农村电网相对薄弱的现状,国网河南电力把做好农村供电当做一项重要的民生任务,深耕农网建设责任田。借助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机遇,该公司着力解决农村电网重过载和“低电压”问题,满足农村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
2014年,在相继完成前三年农网工程验收后,国网河南电力又完成全年农网投资24.18亿元,新建、扩建110千伏变电站34座,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85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748.3千米。期间,该公司各单位坚持打造优质工程,包括清丰军工10千伏线路、汝南县三门闸乡徐庄村王庄台区等一批工程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农网(配电)百佳工程”。
国网河南电力还在治理“低电压”方面狠下功夫,提出在3年时间内基本解决线路过载等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使全省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1.5千伏安。这一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去年该公司已完成80万客户低电压治理,今年将完成105万户治理,2016年完成84万户治理。
随着一系列农网建设务实举措的实施,中原大地农村电网正变得愈加坚强,农民对电的抱怨少了,满意多了。
“由于电力充足,灌溉和管理技术到位,去年我种的40多亩哈密瓜喜获丰收,好好地赚了一笔,今年准备扩种到70亩。”上蔡县邵店乡后杨村村民张伟说他要供电“点赞”。
坚强电网正在让河南省农村经济更加活跃。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河南省农网建设依旧任重道远。据国网河南电力报告显示,今年该公司将着重解决76个无变电站乡镇、41个“1乡1线”乡镇的供电问题。
标签:河南电力,电网,协调发展,可靠电,中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