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15年新疆边远边防连队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在塔城地区裕民县丘尔丘特边防连举行。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专项投资8998万元,继续实施“电力助军”工程,将于年底前彻底解决包括丘尔丘特在内的6个边防连队的用电问题。
丘尔丘特边防连自1963年组建以来,一直依靠柴油发电机发电。前些年,上级为连队修建了小水利发电系统,但由于丘尔丘特河水量逐年下降,2009年小水利发电系统已经被迫停止使用。据连长党建立介绍,目前,连队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每月消耗柴油约2吨多,成本高达2万元。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不仅故障率较高,电压不稳定,导致大部分电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就连冬季供暖都不能保证。而且,由于发电能力有限,连队不得不实行限时供电措施,每天实行8小时供电制。为保证做饭用电,三餐时间各提供两小时供电,晚饭后再提供两小时供电,用来保障官兵政治学习和文化生活。即使这样,发电机还是经常发生故障,若冬季遭遇大雪封山等恶劣天气,维修人员不能及时赶来处理故障,连队官兵就会长时间处于无电状态。
裕民丘尔丘特35千伏输变电工程计划投资1536万元,新建丘尔丘特边防连35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塔斯提升压站至丘尔丘特边防连35千伏输电线路50.2千米,工程预计9月30日建成投运。届时,驻守在丘尔丘特的部队官兵将彻底告别柴油机发电的历史,从此用上国家电网优质高效的“长明电”。连长党建立表达了对通电的渴望:“我们天天都在盼通电,如果有了大电网的电,我们就可以在边境各个卡口处安装电子监控装置,实现全天候和全方位的电子监控。那时,我们坐在监控室里,边境卡口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比单纯靠人力巡逻要全面的多,可以更好地保证边境安全。”
“十二五”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持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实现了特高压“疆电外送”,750千伏电网疆内联网。投资141.6亿元用于农网工程建设与改造,电网延伸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一些地处边境一线的农牧民和边防连队具备了大电网延伸供电的条件,解决了25.35万户、98.41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完成了21个完全无电乡281个完全无电村的通电任务,并投入专项资金1.83亿元,实现了红其拉甫、乌拉斯台等12个边防连、1个训练基地、7个边境口岸通电。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将继续实施“电力利民”、“电力助军”项目,全力助推自治区民生工程和新疆军区边远边防连队通电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7.24亿元,涉及全疆84个县、341个乡镇、1800多个行政村,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自治区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损,全面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同时工程还兼顾改善边境沿线电网结构,延伸电网覆盖范围,专项投入资金8998万元,在年底前解决丘尔丘特、向阳营、苏约克等6个边防连队的用电问题。
新疆军区领导对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实施边防连队通电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实施的“电力助军”工程,是站在稳疆兴疆、固边强军战略高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边境重要敏感方向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大大提升了边防一线连队执勤信息化建设和战备训练水平,为部队维护新疆安全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新疆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固边守疆任务十分繁重。而军队信息化建设对监控、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防部队通电需求非常强烈。由于新疆边防连位于边境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交通极为不便,为通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克服高寒、高海拔、风沙、酷暑等困难,自1998年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以来,累计投资288.8亿元,解决了34.68万户、137.13万人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实现了58个边防连队和1个训练基地的通电。
标签:新疆电力,投资,边防连队,通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