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者们在高原上组立铁塔。王鑫 摄
“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家人会同意吗?”“去援藏了,家里一家老小谁照顾?”明知高原苦,偏向高原行。2008年9月,时任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变电公司副经理的盛宇军毅然踏上了去往拉萨的征程,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在国网西藏电力公司挂职技术干部的一员。
十余年的四季轮回,国家电网近千名技术管理骨干没有带走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却在那里留下了一路闪着光亮的脚印。从他们面颊上的沟壑,巧克力色的高原红,老茧中的履历,我们看见了自豪与慰藉,和望向那片古老而瑰丽的土地饱含深情的目光———那是电网之子对高原浓浓的爱。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西藏电网建设和电力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对西藏电力公司项目、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为西藏电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先后投入援藏资金70多亿元,累计选派近一千名任职、挂职干部和帮扶人员进藏工作,为西藏电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更为西藏整体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才支援用心
对西藏来说,最缺的是什么?或许并不是资金和项目,而是人才。每个援藏人员无言的背影,都蕴藏着深如渊潭的深情。他们不仅连接西藏的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情谊绵长的瞬间。
在国家电网公司选派青年干部赴西藏电力公司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指出,选派青年干部赴西藏工作,是促进集团化运作、促进公司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既可为西部地区电力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又能推动发达地区电力公司支援西部地区,促进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各单位协调发展。
2006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援助国网西藏电力举办了水轮机组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培训班,标志该公司“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同年8~9月,该公司还组织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电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继电保护等专业的培训班。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着眼于集团化运作,先后选派5名任职干部、24名挂职干部和867名专家进藏帮扶。
几年抑或数十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一个个援藏干部而言,却是自己最好的青春时光。他们用心暖热海拔4000多米的冻土,把无名丰碑刻写在雪域高原,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
2012年9月,洪俊作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派出代表,从海拔仅4米的东海之滨,来到援藏工作地———拉萨。在起初的两个月,洪俊感到胸闷乏力,并且嗜睡,掉发,晨起出鼻血。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高海拔的不适并没影响洪俊开展帮扶工作。他的帮扶岗位是国网西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专业高级岗,他负责“大运行”体系中的“厂站调试及信息梳理”。洪俊整天忙忙碌碌,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有一张满满的时间表。
为了争分夺秒,小伙子开始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循环。国网西藏电力干部员工记住了这位来自大上海的小伙。
措勤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700多米,一年有7个月是冬季。但就在这样的生命禁区,国家电网人用青春和赤诚触摸生命的高度,默默坚守在高原之巅。自2003年以来连续10年对口支援,该公司派出6批援藏干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5亿元,共建设68项工程,改善牧民生活条件。
技术帮扶用力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科技援藏列为包括经济援藏、人才援藏、干部援藏在内的四大援藏工作机制之一,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工作格局。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对西藏的技术帮扶从未间断,且持续发力。
2008年7月,国网西藏电力满一周岁,国家电网公司帮扶资金在那时候就已经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9项,完成投资9515.23万元。
其中,电网技术改造项目17项,投资6000多万元。效果立竿见影:资金投入提高了藏中电网设备的健康水平,改善了电网安全运行条件,扭转了电网频繁跳闸的局面。
从内容看,技术帮扶涵盖国网西藏电力65%的基层单位及13个关键专业技术岗位。重点项目帮扶涉及直孔、狮泉河、雪卡、老虎嘴水电站等一批重点电源项目及送出工程、西藏110千伏主网架建设等。教育培训帮扶既注重一线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又注重管理专责和干部的管理能力培训。
2012年4月17日,在西藏220千伏夺底变电站,一群技术人员带着各种检测设备,在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前忙碌。这些技术人员来自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和国网西藏电力公司,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西藏电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据悉,国网西藏电力带电检测工作起步较晚,且涉及项目只有GIS局部放电、铁心接地电流等少数几项。此次开展带电检测技术培训及设备带电检测工作,丰富了国网西藏电力相关人员的带电检测知识和经验,提高国网西藏电力带电检测技术水平,为西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宗旨在国家电网人心中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务实的理念,最终要靠行动的落实去体现。该公司积极履行“四个服务”宗旨,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西藏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95598”供电服务热线深受广大电力用户的好评。
追求卓越成就未来
国家电网公司加大对西藏的技术支援力度,不光派精兵强将进藏,还做到“走出去”,将西藏当地的青年才俊安排到公司系统各单位“授之以渔”,提高西藏电网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每年由国网西藏电力选送15名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赴内地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管理技术水平。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关键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念和技术标准。西藏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全区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为1.4亿千瓦,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可开发容量约为5亿千瓦,是国家确立的“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藏电外送”对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改善高原环境生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国家电网公司从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出发,发挥集团化优势,持续加强西藏电网建设,着力解决电网结构薄弱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国家电网公司加强西藏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及外送研究,从电源开发时序、电网平台构建以及外送通道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全局的规划统筹。未来几年,“藏电外送”将大幅提速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数据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
1965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有3.27亿元;2014年达到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8.5倍。如今,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动下,西藏电网实现转型升级,主网架从110千伏提升到220千伏,拉萨建成220千伏双环网,供电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的规划,该公司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为重点,实现大电网对西藏重要乡镇的全覆盖,有效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与技术援助力度,继续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提高藏区电网人员综合素质,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
与建设小康同步,与时代脉搏同速!国家电网人将继续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为国家电网公司创建“两个一流”、西藏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铸就雪域高原新辉煌!
标签:大美西藏,国网,富民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