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有权调动子公司员工吗?”“矿工多少天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11月17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法律第二工作室”里热闹非凡,一场以“你不得不知的人资那点事”为主题的法律沙龙正在进行。
国网杭州公司调控中心调度员陈敏时而参加讨论时而认真地作着笔记。作为杭州公司“X+1”学习团队的成员,类似这样的法律交流活动陈敏已参加过多次。2014年初,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启动“X+1”能力提升工程,吸收如陈敏这样对法律知识感兴趣的各专业岗位业务人员,与专职法律人员组建“X+1”学习团队,共同学习讨论法律实务,培养自身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实务能力。
两年来,国网浙江电力“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了各专业与法律的有效融合,提升了业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推动了各项法律事务的有序开展,也进一步强化了业务部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提高法律意识是我加入这个团队的初衷”
陈敏做笔记的黑色笔记本已用过大半,上面满是红色的圈圈点点,看得出因为翻阅次数多显得有些陈旧。“这里记录着我加入‘X+1’团队后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陈敏摸着他的宝贝笔记本说。
“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让我受益匪浅。”陈敏说。其实在此之前,陈敏与法律之间可没这么亲密,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陈敏乘坐出租车,下车时一辆电瓶车正好开过来和门撞上了,出租车司机说是陈敏的不小心导致的,要他承担责任。后来,陈敏特意去咨询了律师,原来自己是否要负责任要看司机是否有提醒“开门小心”。这让陈敏一下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懂点法真的很有用!”
有法律意识不仅对个人很重要,对企业来说同样重要。国网浙江电力经济法律部(体改办)主任陈伟龙说:“随着依法治企工作的全面推进,员工的法治意识对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十分重要,法治理念的普及是依法治企的有力保障。”为了让更多的人懂法,用法治思维干事,国网浙江电力以促进企业各业务依法经营、依法管理、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为目标,于2014年2月开始实施法律“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
陈敏第一时间填交了报名表,“有法律思维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真的都很重要。”
“多种交流平台让我大开眼界”
“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采取业务岗位自愿报名的方式,吸收来自公司系统主要业务岗位的骨干加入团队,并在团队中配置一名法律工作联络员和一名法律导师进行法律实务指导。该工程以在市县公司层面开展活动为主,通过“法律第二工作室”、“一体化法律服务保障室”等多种形式的法律虚拟团队,定期开展以法治企业互动沙龙、典型案例分析活动、经济法律课题研究、疑难案件协作处置、合同管理提升活动、专业学习培训等活动,在提升业务部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的同时,也推动各项法律事务的有序开展。
除了法律沙龙等定期开展的活动外,陈敏说,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大家的时间,平时他们都在微信、QQ群等平台上学习讨论。陈敏拿起手机,轻轻点开微信,“你看,这个就是我们‘法律第二工作室’微信群,有20来个人呢,专职法律导师,业务人员都有。平时遇到一些问题、经典案例大家都会放到群里一起来讨论,内容可丰富了!”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已在全省全面开展,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杭州公司通过发布讲座视频、微信群等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每月一讲”大课堂,绍兴公司的电工“鲁师傅”普法系列,“师爷”说法系列、动漫短片、漫画绘本等普法系列产品,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普法效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X+1”团队。目前,国网浙江电力“X+1”团队已有200余人。
“我也可以为依法治企出一份力了”
陈敏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典型案例与风险防范丛书》。“这本书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力!”陈敏高兴地说,这本书是由国网浙江电力“X+1”团队成员主创的,以X专业类别划分,编制出版发行的普法从书。该从书共6册220万字,分为运行检修、营销管理、电力建设等6个专业,从2000余起案件中精选376个,独特设计“案情简介、审理(处理)过程、法律分析、风险警示、防控要点”五体例结构。
同样是“X+1”团队的杭州公司营销部滨江营业一班的贺一鸣也很有话说。他工作后开出的第一张电费催缴通知单上只写明了3日内缴清电费,逾期计收电费违约金并中止供电。师傅在他的通知单上最后一句改成了“逾期将根据《电力应用与使用条例》第39条和《合同法》第68条规定予以停电处理,并追交电费与违约金”。加入“X+1”学习团队后,贺一鸣才深刻明白了师傅当时的用意。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目前国网浙江电力“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国网浙江电力依托各地市公司“X+1”学习团队开展了《市县财务一体化法律风险防范》等5个课题研究,完成了《电力营销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等7个法律汇编,《关于电网建设政策处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一个工作指引,《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管控手册》等2本操作手册,《停限电管理法律风险管控与实务操作》等3本培训教材。
这些成果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贺一鸣深有感触。他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与同事们分享,并带动了同事们一起运用法律思维做事。在出催费通知单的时候,他都会帮同事看上一眼,是否添加了法律依据,考虑的是否全面。部门里的同事也渐渐学会了主动运用法律思维做事,不懂的相互讨论或者请教专家。“我们的工作跟客户打交道比较多,法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X+1”法律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了法律与专业部门的互动融合,有效提升了业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带动专业部门学法、懂法、用法,普法效果取得了实效。“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能培养出1000个以‘X+1’团队为主的兼职法律顾问。”陈伟龙说。
标签:浙江电力,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