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红花朵村扶贫电站正在施工。王俊 摄
山高路陡,车行云雾中,时见珙桐初绽,杜鹃怒放。
这里是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一个风光绝好但贫困面较广的地方。林区4万余农村人口中,仍有1.7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扶贫,是林区政府眼下全力推进的大事。
值此关头,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阳光扶贫行动”,为林区政府分忧不少。该行动旨在通过援建光伏电站,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行动实施范围涵盖湖北省的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以及青海省的玛多县。
国家电网公司在神农架林区援建的17座村级扶贫电站将于本月中旬全部投运。赶在电站全部投运前,记者深入林区进行了探访。
国网出钱建电站
村集体贫困户“坐享其成”
神农架有“华中屋脊”之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在林区无论干什么事,都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所以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很大。
“有树不能砍,有兽不能猎,有药不能采,有矿不能开。”神农架林区常务副区长罗栋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甚至有电不能发,连小水电都关停了。”
在此情况下,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阳光扶贫行动”,以绿色环保和高效扶贫兼顾的特点,受到了林区政府的欢迎。扶贫电站建设的难点──用地问题,由林区政府出面解决,国网团队直接进场施工。
松柏镇红花朵村光伏扶贫电站位于山脚下的一块高坡上,占地面积为4亩。记者来到现场时,电站尚在施工中,装机规模是统一的200千瓦。已经装好的两排深蓝色光伏板,在明媚的阳光下分外抢眼。
“村里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树,连4亩大的空地都难找!”现场施工负责人高先发告诉记者,“整个神农架的情况都类似。”
实际上,其他多数村子的扶贫电站施工条件,比红花朵村更加恶劣。
许继电气神农架光伏扶贫项目负责人卞正锋告诉记者,有的村子大路还没有完全修通,施工材料要靠人挑肩扛运过去;有的村子进村的桥梁被洪水冲毁,他们为了赶工期,拿出上百万元新建了一座桥。
“别的地方光伏电站基础做到1.2米深就可以了,神农架得1.8米;别的地方光伏电站基础直径15厘米就可以了,神农架得20厘米。”卞正锋表示,就施工的自然环境而言,神农架是他所经过最不好的,但就施工的人文环境而言,神农架却又是他所经历过最好的。
“因为神农架的政府和群众都非常支持光伏。”有着多年光伏电站施工经验的卞正锋说,“比如,以往我们会经常碰到阻工现象,但神农架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有几户村民甚至为光伏电站迁移了祖坟。”
扶贫电站建设广受支持的缘由不难理解。一座200千瓦的村级电站并网发电后,在神农架的日照条件下,每年能够产生15万~18万元的收益。再加上电站的运营周期长达25年,这就相当于给贫困村发放了一本不断有进账的存折。
神农架光伏扶贫项目于今年2月份开工,17座村级电站拟于5月中旬全部完工。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站建成投运后,会将电站统一捐赠给村集体。村集体、贫困户连一分钱都不需要出,可谓“坐享其成”。
壮大村集体经济
增强村“两委”凝聚力
多年以来,神农架林区的发展方针中,排在第一位的一直是“保护”。这条红线让林区除了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外,其他产业基本都难以形成规模。
神农架林区扶贫办主任吴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具体到神农架,就并非完全准确了,许多偏远的村子实际上是无法从旅游业中得到实惠的。游客来得再多,穷人依旧穷。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导致了众多“空心村”的出现———没有集体经济,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只剩老弱妇孺留守;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乃至贫困现象多发。
“省里定的贫困村脱贫标准是拥有一个产业、年收入5万元,但神农架多数的村子都没有集体经济,达不到这个标准。以前村里每年还能收到国家下拨的几万元退耕还林款,但去年这个政策也到期取消了。”神农架林区副区长沈绍平告诉记者。
扶贫电站的到来,显然堪称“及时雨”,对于改变现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现在一座电站一年能为村里创收十几万元,是脱贫标准的几倍,而且还算一个产业,这等于是说,拥有电站后,贫困村脱贫就是板上钉钉了。”沈绍平说。
沈绍平还表示,相对于其他产业扶贫方式,光伏扶贫收益稳定、长久的优点更是突出。山里的贫困户住得都很分散,动用扶贫资金帮他们搞种植、搞养殖,风险很大。这一来是因贫困户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存在出售难的问题;二来是因交通不畅,产品运出成本太高,没有价格竞争力;三来是因自然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三种因素出现任意一种,扶贫资金发挥的功效就会打折扣,甚至打水漂。
大九湖镇落羊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祖菊对此深有体会。去年落羊河村种的药材川乌收购价从每斤22元骤降至每斤5元,给农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另外因交通不便,落羊河村产出的东西就地收购价要普遍低于镇里。
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在落羊河村也建了一座村级电站。“村里将会用‘卖电钱’补贴村民发展其他产业,比如养殖冷水鱼。”陈祖菊说。
除了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外,光伏扶贫对于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村“两委”的威信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不难理解,一个干部在群众中越有威信,工作阻力就越小,工作成效就越大,一个组织亦是如此。与村民关系极为密切的村“两委”,尤其需要建立威信。
大九湖镇党委书记黄宏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村“两委”直接跟群众打交道,必须具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但没有钱的话,村“两委”“口说身难动”,难以真正给群众办成好事。有了电站收益就不一样了,可以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扶持产业发展,也可以直接帮扶贫困户,
这样就提高了村“两委”的威信,提升了村“两委”的战斗力,让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林区政府关心上网电价
和电站规模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将扶贫电站捐赠出去后,如何确保电站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扶贫功能,令人关注。
据记者了解,防火护林员是扶贫电站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在平时巡山时,也将负责巡查电站的安全情况,并开展光伏板清扫、场地除草等工作。林区政府下属的一家水电公司,则统筹负责扶贫电站的后期运维工作。此外,林区政府还将给全部电站购买商业保险。
针对扶贫电站收益的使用,林区政府专门制定了一项办法。根据办法,电站收益由乡财政所代管,村委会使用时需按程序申请,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以确保电站收益不被乱用。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林区政府对扶贫电站上网电价是否会下调、扶贫电站规模能否进一步扩大两个问题特别关心。
众所周知,国家对光伏上网电价实行退坡制度,逐年下调补贴,以促使光伏早日实现平价上网。但这么一来,扶贫电站的上网电价可能也要跟着下调。而在神农架这种光照资源不好的地方,较低的上网电价会严重影响扶贫电站的经济性,并导致收益下滑,降低扶贫效果。
“扶贫电站的上网电价能否暂缓下调?”沈绍平对记者表示,“建议国家保持扶贫电站上网电价的稳定,尤其是在2020年之前。”
“另外,神农架今年建电站的17个村,是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子,但神农架共有67个村,还有50个村没电站,这些村子也有贫困户,村集体经济也不行。因而我们认为,神农架光伏扶贫的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沈绍平说,“实践已证明,光伏扶贫是一条非常好的扶贫路径,国家可以将用于其他扶贫途径的资金,多向光伏扶贫倾斜。”
落羊河村扶贫电站建成之日,村委会组织全体村民为国家电网公司“点赞” 黄宏波 摄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湖北神农架,林区,贫困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