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新一届专家委员会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专家委员会阵容鼎盛,25名专家委员中包括15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有高压技术、配网微网、电力系统、电力市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传统电力领域的专家,还有战略咨询、工程咨询、能源研究等新兴领域的专家。会上,专家委员们围绕电网企业改革、发展和创新等主题发表不少真知灼见,为南方电网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顺应改革大势,优化产业布局
电力体制改革深刻改变了电力生产组织方式和电网企业盈利模式,市场化是改革深化的必然。为了适应行业发展新生态,顺应市场化改革大势,南方电网公司始终保持改革主动性,全面深化改革。清华大学教授、电力市场技术专家夏清说:“南方电网公司在开展电力市场交易方面走在前列,取得了一定成绩。”
随着改革进一步提速,公司在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体制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地调整优化。公司构建“一主两翼、国际拓展”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竞争性业务,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战略咨询专家刘纪鹏表示,南方电网公司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要把技术、制度、资本结合起来,实现多元发展。“技术需要制度作保证,资本则是公司高科技发展的依托。”他认为,配电网是今后最大的竞争性市场,也是未来产业前端。
而在配电网市场的竞争中,分布式能源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会上,多位专家均提到,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将为大电网提供有力的补充支持作用。
国际业务拓展中,公司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地缘优势与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开展电力合作。“‘一带一路’是南方电网公司非常重要的机遇,用全世界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把富余电力送出国境,在缓解周边国家和地区缺电的同时,也解决了自身的消纳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电力系统专家卢强观点鲜明地说。
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智能电网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正在加速电力工业新业态的形成。信息、传感、智能控制等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智能电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速发展,未来能源体系构建方式与能源发展模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南方电网公司也在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
关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专家郑健超建议,南网在“十三五”期间依靠技术与体制创新,建成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其发展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分时电价指引下,把随即发生的负载变成可调度资源,搭建能源综合利用平台;二是建立不同可靠性电力的不同价格体系,使电网公司用小投资即可保证重要用户供电,通过合理电价手段,实现供需双赢。
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电气设备专家南存辉认为,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融合转化,整合相关智能电网技术,南方电网公司不妨从用户侧入手建设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就是智能电网在用户侧的终端,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能源研究专家韩晓平提出,要加强智能电表渗透率,利用电表采集数据,通过软件加以分析,为用户的智能用电提供参考。天津大学教授、配电及微网技术专家王成山表示,建立智能电表大数据平台,也将对配电网规划、降损等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储能、大容量柔直、超导应用、能源互联网等一批基础性、前瞻性技术攻关,开展配电网智能化、电动汽车、机器人、智能作业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争取早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智囊团,南网,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