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南方电网公司帮扶革命老区广西东兰纪实(图文)

东兰故事

  2017-11-06

W020171103385526679810.jpg

  驻村第一书记周晨(左一)三天两头往田间地头跑,了解贫困户富硒米秧苗长势。 (罗洋 摄)

W020171103385526734918.jpg

  龙梅(左一)来到巴社山腰的老韦家帮助收、晒玉米,了解今年收成情况,并鼓励老韦发展养殖业,提高收入。 (罗洋 摄)


  老百姓对于全面小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止过,即便是在群山环绕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东兰县乡村里,也不例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越是贫困山乡,对人才的渴求就越是迫切。


  在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的东兰县坡索村和对口帮扶的永模村等地,南网扶贫干部不但努力通电、通路、通水,为山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从“培养脱贫致富党员带头人、培养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出发点,踏踏实实地以扶贫工作来促进、筑牢乡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牵头带动革命老区乡亲们实现全面小康和美好生活。


  改善山乡基础设施


  “60%的村中贫困户因交通不便阻隔致富路”


  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1988年出生的覃金瑛,已经做了幸福的母亲。她的老家并不在坡索村,而是在更远的山里,像许多山乡年轻人一样,她和老公在赶集时相识。“我们山里的女孩子,以前都想嫁来坡索村,因为坡索靠着公路,更富裕些,生活更好些。”


  那些年,更好的生活,在于走出大山,嫁到公路边的村。因为那条最初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公路,在没有普及互联网的年代,曾经是东兰联通外界的唯一方式。


  然而,覃金瑛并不能在坡索村安心生活,因为轰轰烈烈的外出打工大潮开始了。与打工的高收入相比,靠着路边的坡索村几亩薄田,显得相形见绌。身边的村里人都纷纷走出山乡,离开东兰,南下广东进厂、北上贵州挖矿,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丈夫进了矿山,起早贪黑又让人担惊受怕,覃金瑛也南下广东,夫妻分隔两地,收入虽然多了,可是家越来越不像家了。每年回家一两次,每一次她都会觉得,家中的父母老人,在迅速地衰老,而自己却又不在他们身旁,加上夫妻分离,这样的生活好像并不美好。一边是收入的增加,一边是家庭团聚和亲情浓厚,似乎这人生的天平,就无法平衡了。小夫妻俩思前想后,内心的天平还是倾向了家庭亲情,他们毅然回到了坡索村,打算做点建材小生意,结果生意不好,本来满怀幸福向往的回乡决定,一下子又动摇了。


  正在夫妻俩不知何去何从之时,一个人找上门来,他是村里新来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叫周晨,他劝夫妻俩别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也能致富。老周笑呵呵的,看着很亲切,可是大家都说,他一看就不像个农民,首先他戴眼镜,其次,“农民哪有大早上跑步、晚上打球的?”又听说,他原来是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做调度工作的。“啥叫调度”,大家也不懂。最关键的是,他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他听不懂村里老人说的壮话,老人们也听不懂周晨的口音。


  这个第一书记能信得过么?小夫妻心里打了个问号。高中毕业的覃金瑛在村里已经是高文化水平了,她接受了周晨和村委会的建议,来到村委会任职。


  过段时间大家发现,无论走到坡索村哪个屯,都能看到周晨的身影。这个天天跑步的人精力旺盛,走路有劲,翻山越岭也不怕累,专找些生活困难的老乡家里钻,靠村干部帮忙翻译,连说带比划,艰难聊完天,还要买点老乡家的豆腐、猪肉走。覃金瑛才知道,他在收集贫困户资料,220户贫困户,每家每年收入多少钱,因为什么陷入贫困等详详细细的信息,就这样记录在案,装订成册,放在屋子里能堆到屋顶。


  这时,周晨抛出了一个观点:坡索村全村220户贫困户,有60%是因为交通不便,阻隔了他们脱贫致富之路。听到这个论断,大家都乐了,说书记您别说了,“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我们都知道,从小就这样,山里的姑娘想嫁到公路边来,可是怎么解决呢?周晨眯着眼睛一笑,也没回答。


  之后一段时间,周晨整天往外跑,几个月后,他带着好消息回来,要修路了!


  坡索村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扶贫村,周晨的汇报得到了南方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2016年投入151万元帮扶资金,2017年又安排180万元,他还争取到了各级政府、社会资金总共1628.4万元,帮村里“通电、通水、通路”。


  2015年前,全村只有村部到板宇屯、因等屯的路是水泥路,其余都是泥巴路。


  新建通往贫困村的公路17.6公里,11个屯286户人几十年的出行难问题解决了;新建蓄水池10口,168户几十年的吃水难难题解决了,一位86岁的贫困户老奶奶握着周晨的手不松开,“我活了这么久,终于不用自己挑水喝了。”水管从蓄水池一直通到了她家。南方电网公司再投入536.84万元,在坡索村改造新建台区18个,使得户均容量达到2.07千伏安,“10到15年用电需求都能满足,家用电器一起上都没问题。”周晨高兴地说。


  帮扶村里形成规模产业


  “三乌鸡就是我的黑珍珠,每天看都不一样”


  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覃金瑛和乡亲们对周晨这个外地口音的第一书记也是刮目相看。令她印象最深的还是表脑屯的变化。


  表脑屯是山尖尖上的一个屯,仅有7户人,只有一条一人宽、枝叶横出的泥巴小路通到屯里,出行艰难,就更别提运送东西了,所以,表脑屯7户人全住着危房,被划入了贫困户。


  正是在驻村扶贫书记周晨带头的通路大建设中,表脑屯的路通了,山尖尖上的几户人立马就盖起了新房子,“谁都愿意住新房子,都向往美好生活,即便贫困户也如此,其实他们很热爱生活,但被条件所限,深入走访过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所以作为扶贫干部,要千方百计地改善村里的软硬件条件,村民们就会更主动地去争取脱贫致富,我们还要带动乡亲们搞起产业来。”周晨深有感触地说。


  通路通水通电是好事,可是覃金瑛和丈夫又动摇了,因为不做生意,还要出去打工,这时,周晨又找到他们,“这次劝说他们不要走,我就胸有成竹了。”周晨笑着说,“因为我有项目。”他的项目,就是他口中的“黑珍珠”——东兰三乌鸡。他和村党支部商量,希望发展覃金瑛为党员,让年轻、有文化、有见识、有干劲、有憧憬的覃金瑛夫妇,能够在村里带头养三乌鸡,给大家做个示范,以后把坡索村发展成三乌鸡养殖基地。


  覃金瑛也很高兴,周晨帮他们申请到了县里的养殖补助,很快就找好场地,建好鸡舍,开始饲养。结果因为没有养殖经验,第一次就亏了好几万,乌鸡染病要扑杀,无法出售。可是丈夫一句都没骂她,还和她一起睡在鸡舍旁,日夜照料,两个人一起肩扛手拉每天把几百斤的饲料运上山。辛苦虽有,但两个人共同致富的经历,却至今讲起来都笑个不停。


  “在乡村里搞产业,最难的就是这个坎儿,乡亲们没有资本积累,产业有个小波折,他们就会放弃,最需要的就是有个带头人,做样板,挺过摸索阶段这些小波折,大家就都一起跟着干。”如今,和乡亲们相熟日久、对乡村生活很是了解的周晨,对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有了自己的成熟见解。


  同时,周晨也没闲着,在鼓励覃金瑛养殖三乌鸡的同时,他建了总计上万羽的几处三乌鸡养殖厂,作为村集体经济,村里的贫困户可以到养鸡场来上班,每月得到工资收入,既给村里增加了集体收入,又为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来源。所以,周晨特别爱他的“黑珍珠”,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照片说:“长势喜人啊,每天看都不一样,土鸡中的战斗机!”


  从电网调度,到乌鸡饲养员,坡索村在旧貌焕新颜。驻村第一书记周晨也在成长,他成了村里的老熟人,大家都喜欢和他打招呼,拉他到家里吃饭,他从曾经的一口湖南口音也渐渐地开始能听懂不少壮话,他在融入这个村庄,见证它的改变。


  他前往山顶的因等屯,看看新修好的球场兼晒谷场,老乡大爷见到他就立刻走出来握住他的手说:“周书记,还有没有名额,我也想养三乌鸡!”周晨笑着说,曾经是大家都不敢养,现在是大家都抢着养,有七八个人的养殖申请都在村委会排队。“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网络通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冲劲不再受制约了。”


  三乌鸡长势喜人,周晨可并没有就此满足,发展乌鸡、麻鸭的养殖,动员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增收,推销村里出产的富硒红米和大蒜,还和京东、淘宝合作,把村里的特产卖到全国。目前通过电商平台达到了10多万元销售量,坡索村成为今年东兰县第一个“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电商网点。


  三乌鸡养起来了,覃金瑛觉得还可以做更多事,她申请成为农村淘宝的坡索村站负责人,商品由快递送到淘宝站,从站里到村民家里的最后一公里就是由她完成。


  大家都信任她,在外打工的子女给家里老人钱,也是打到她的手机上,她再拿现金给老人;村里的三乌鸡等特产,也是通过农村淘宝站,卖到了南宁,她做得不亦乐乎。“因为这件事很符合我的生活理想,符合我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离家近,能照顾家人,有事情做,能赚钱。”如今,她顺利地当了妈妈,生活更加丰富,她也总在微信里叫村里的年轻人回来,“回来创业,在家生活,才是真的美好生活。”


  扶贫是本经济账,更是人心账


  “农民也要开始学着适应市场,思变、求变、应变”


  在东兰县的另一个永模村,村民们奔小康的起步时间要比坡索村早,这里很多年前就发展起了桑蚕养殖业,远近闻名。


  虽然不是像坡索一样的贫困村,但永模村依旧有许多贫困户,他们牵动着永模村的南网扶贫驻村干部龙梅的心。龙梅深知,每个家庭陷入贫困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产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


  1987年出生的覃利新,为了帮助姐姐完成学业,她甘愿退学了,和母亲两人去捡柴火为生,一车柴最多时有七八米高,压得娘俩喘不过气来,家中又有病人,这个家庭眼看着就陷入了贫困,她只好再次计划去广东打工。龙梅得知后,就和村支部书记商量,首先吸收覃利新来村委会工作,还让她带头养殖三乌鸡,并且为她找来技术专家指导。


  “首先是想法要变,不只有打工一条路可以增加收入,在乡也可以创业。”龙梅说。如今,覃利新在村委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她已光荣入党。


  当过兵、也外出打过工的陈斯,他与覃利新完全不同,他是自己主动要回乡创业的,“因为不想在外漂泊了,想回家乡做点事情。”于是,陈斯做起了种桑养蚕。眼看着陈斯的种桑养蚕做起来了,可是香港一家公司决定注资7亿在永模村建设旅游湿地公园,可以为征地村民提供土地租金和分红,还可以解决就业。村委会和县里反复沟通后,觉得这还是有利于村中大多数村民的大好事,积极同意。可是陈斯他们种在河边的桑树林,就要砍掉,思前想后,他们还是砍掉了桑树林。龙梅做通了大家的工作,既然我们可以把种桑养蚕做起来,照样可以把其他产业做起来,大家都同意了她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龙梅看中了陈斯的号召力。“他做什么像什么,肯钻研,又年轻,他带头做项目,很有号召力,所以帮助他就是在帮助村里的产业发展。”龙梅这么认为。


  于是,在龙梅的奔走和帮扶下,陈斯又开始养猪。陈斯也是个有心人,为了做好养猪,他去深圳的现代化养猪场打工做了半年,学习先进的饲养和猪场管理经验。山上的场地需要用电,龙梅又积极协调供电所为陈斯的猪场通电,砍了桑树又养猪,不怕挫折的陈斯,又这样红红火火地搞起了新产业。


  “不能怕变化,任何产业项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年做这个,明年可能就要做另一个,只要奔小康的劲头不变就行。”龙梅对陈斯也十分佩服。


  在永模村,还有一个传奇人物覃飞鹏,因为孩子上学、家人生病,他的家庭也曾一度成为贫困户。但是他没有甘于贫困,还成了县里有名的“贫困户摘帽示范户”。他凭着家里长期的养殖幼蚕的经验,把这个项目做大。他和老婆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给幼蚕消毒,然后喂桑叶,忙到上午9点半,又要去采摘新鲜桑叶,第二天再循环。功夫不负有心人,覃飞鹏的幼蚕供应量已经跃升到县里第三,“我还要争取当第一咧”,然后就在几年以前,他还是个贫困户。如今,他已有能力供两个孩子读大学。


  龙梅协调为村里完成了电网升级改造,也为覃飞鹏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电力保障。“因为蚕房要恒温,必须开空调,电力容量要跟得上。”


  “覃飞鹏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真的是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他也给我很大的鼓舞。特殊贫困户,我们可以政策兜底,但我们更希望大家像覃飞鹏一样通过双手来改善生活。”龙梅说。


  从坡索到永模,南方电网公司对口扶贫的东兰县山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几十年来这里发生的最大变化。坡索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31.8%下降到2.97%,已如期摘帽脱贫;永模村已于2015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走过的,不但是一条计算经济账的路,更是东兰县千家万户村民人心求变、心怀美好生活愿景勇敢向前冲的路,周晨和龙梅等扶贫驻村干部们留下的,有产业项目,也有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有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这些都是引领村民们齐心奔小康的星星之火,更美好的生活,正等待他们去追寻。


  南网报记者 关飞 通讯员 毛雨贤 孔冬晨


  ■数据


  南方电网公司对口东兰县扶贫数据


  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扶贫村——广西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南方电网公司与东兰县人民政府签署《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东兰县框架协议》帮扶时间:2013年—2020年


  ●先后派驻扶贫干部5名。


  ●电网改造投资:“十二五”期间1.69亿元;“十三五”拟规划投资5.2亿元,其中仅2016年已投资1.31亿元。


  ●基础设施改造投资:2013—2016年道路和用水援建投资460万元,解决了43个自然屯958户2896人的出行问题,改善7个自然屯258户627人的饮水条件。


  ●教育帮扶:2013年至今,援建东兰县国清中学、隘洞镇香河小学等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教育设施共计978万元。2016年,公司所属单位捐赠9.5万元资助71位贫困户。


  ●2016年安排151万元,2017年安排180万元,捐赠40万元特殊党费用于坡索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爱心帮扶、贫困村党建等扶贫项目。


  ■经验


  扎根红色故土,做实党建扶贫


  南方电网公司帮扶东兰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扎根红色故土,做实党建扶贫。


  东兰县是革命老区,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这里是红色故土。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对口帮扶东兰县扶贫工作,帮扶时间为2013年至2020年。同时,2015年底,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列为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扶贫村,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多次关心和指导东兰县定点帮扶工作,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将河池供电局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与东兰县人民政府签署《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东兰县框架协议》,把扶贫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帮扶工作中,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品牌优势,以党建扶贫助推精准扶贫,激发东兰革命老区的新活力。


  首先,派出龙梅、周晨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扶贫点,全身心投入指导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为老区打开新视野,带去电力行业扶贫资源。其次,通过支部联建,从组织机构、体制机制上帮助各扶贫点,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奔小康提供条件。最后,将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为东兰留下“不走的扶贫队”,如覃金瑛、覃利新、陈斯等,让老区发展后继有人,真正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拥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带头人。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南方电网,帮扶,革命老区,广西东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