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四川电力:发动“电力引擎”照亮脱贫奔康之路(图文)

作者:记者 刘忠俊  2019-10-18

  “我们吉居村路修好了、电也通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打通了,农产品不愁卖不出去了。”17日清晨,甘孜州康定市吉居村村民四郎洛布起了个大早,他要赶在快递员到来之前把晒好的松茸干片包装好,然后发往400多公里外的成都。

U475P952DT20191018091222.jpg

  吉居村驻村干部为村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全力推进四川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把贫困地区“用上电、用好电”作为扶贫的主攻方向。先后投资人民币234.06亿元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完成4771个贫困村电网改造、1608个中心村电网建设和384个贫困村动力电改造,助力供区内70个贫困县中的39个脱贫出列。同时该公司及时为4723个农村产业项目通电投产,满足农副产品加工、养殖等产业发展需求,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U475P952DT20191018091239.jpg

  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在田坪村架线立杆


  巴中南江县高山深处偏远落后的贵民柳湾乡田坪村,属于原地方小水电供区,电网基础薄弱,线路安全隐患突出。10月6日清晨,一辆辆载着电杆、电线等材料的货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来自国网巴中供电公司的共产党员突击队要为8户村民架线立杆,完成全面通电。一到现场,身着橘黄工装的电力员工就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这只是该公司全域推进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

U475P952DT20191018091258.jpg

  “情暖藏羌”电网建设工程


  为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脱贫优势转化,国网四川电力积极服务深度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建成“八交四直”外送输电通道,实施“电力天路”“情暖藏羌”等工程,投运500千伏溪古、开工500千伏马尔康等重点项目,全力促进四川水电在全国范围消纳,加强跨区跨省及省内重要水电外送通道建设运维,建成七大水电送出通道,有力保障了三州地区1002.77万千瓦清洁能源并网。

U475P952DT20191018091315.jpg

  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


  2016年,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扶贫村,三年来,电网扶贫不仅解决了阿吼村“用电难”问题,通过精准对接扶贫产业发展,创新实施“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3:“科学+绿色+可持续”扶贫理念;3:“支部共建、产业共进、文明共创”扶贫举措;4:“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帮扶机制),率先在凉山州开展百合、川贝母、青刺果种植,打造了279亩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形成了“甜百合”“贝母微粉”“青刺果”“土豆酒”等农特产品,累计实现70余万元销售额,实现了扶贫产品有产量、有质量、有销量。


  在“334”精准扶贫模式帮扶下,2017年底阿吼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8年阿吼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180元,村民们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到目前,凉山州19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已有16个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将实现全部脱贫。


  此外,国网四川电力还在产业上,持续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扶贫机制,解决定点帮扶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和爱心、智力帮扶等需求,并将阿吼村“334”精准帮扶模式进一步推广;技能上,教育引导“因人而异”,引导中老年人就地搞经营,发展乡村旅游,组织青年人“下山”再就业,打开“自我脱贫”良好格局,并抓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文化上,推行“文明新风村民积分制”,开展“四好家庭”建设,全面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


  据悉,国网四川电力已先后派出扶贫人员207人,至2018年底,所属各单位定点帮扶的142个贫困村已有126个村脱贫,更重要的是,在这条“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道路上,贫困地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新网

标签:四川电力,电力引擎,脱贫,奔康之路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