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对生产生活回归日常、走上正轨的无限期待中,各行各业陆续“复苏”。
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党中央号令发出后,社会各界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积极有序恢复生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狠抓疫情防控的大背景、较往年春节假期时间更长的“停工”,都让复工复产紧迫而重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如何两手抓、两不误?目前到底有多少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各行业产能恢复如何?其他地区复工复产情况怎样?政府部门如何进行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科学决策?
电力大数据正在回答这些问题。
看“数”说话
2月10日,经过复工备案核准,浙江部分企业正式“开张”。2月12日,复工第三天,浙江全省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为30.46,较2月11日的25.97有明显上升。如果将正常状态下的指数设置成100,那么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为30.46意味着现阶段浙江企业复工复产水平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的三成。
“复工电力指数”是什么?30.46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复工电力指数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应用,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企业历史用电量情况、当日用电量情况等,综合考虑复工电量比例和复工企业数量比例这两个因素,计算得出的数据。
在浙江,依靠算法,“30.46”由复工电量比例32.30%和复工用户比例28.63%的数据平均得出,后两个数据分别代表企业生产水平已达到正常情况的32.30%,以及已经有28.63%的企业复工。
在另一个制造业大省江苏,目前工业企业综合复工率已经达到45%,重点行业中冶金、石化、电子、医药、光伏等行业复工复产情况优于平均水平。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物资和粮油食品加工的800多家重点生产企业现已基本复工复产,其中超过80%的企业满负荷生产,超过40%的企业生产量是平日正常生产的1~2倍。这同样是电力大数据计算的结果。疫情防控期间,国网江苏电力从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多个维度出发,开展企业复工率等数据统计分析,为地方政府抗击疫情、分析经济形势提供数据支撑。
做好“谋士”
企业生产信息通常以各级政府逐级统计上报的方式获取。而当下,精准掌握各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基本情况成为“刚需”。
人力不足、防疫管控需要等多种因素叠加,加上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政府部门要精准快速获取企业产能恢复情况,以及复产复工行业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等信息,传统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
这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复工电力指数的初衷。
“电力有一个明显优势。它能准确反映所有企业每天的生产用电情况,也就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因此,我们配合政府推出了这样一个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用来反映企业恢复生产的实际。”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负责人说。
2月11日,在绍兴供电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通过企业用电趋势指数分析模型与地方相关机构对接,通过实时动态感知企业用电变化态势,用电力大数据助力绍兴政府保障企业用工与经济精准施策。
2月14日,杭州市萧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会议上,一份《疫情防控期间萧山企业复工生产情况分析报告》成为了特殊的“座上客”。这套数据精细且完整,不仅针对22个镇(街道)形成了“一镇一指数”,帮助区政府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还针对11个行业形成了“一行业一指数”,展现不同行业的生产情况,为萧山区政府部署下阶段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出谋划策”。
目前,浙江省内30多万户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都能通过复工电力数据反映出来。这些数据分析纵向涵盖了浙江各地市、县级层面,横向涵盖了信息传输软件业、公共服务业、工业等国家规定的十大行业分类,重点关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复工情况,便于政府部门重点了解防疫期间企业及防疫相关保障行业复工情况。它同时可为政府部门分析核实企业复工情况提供支撑,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当前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苏州采取“最大程度地集中有限力量到最需要的行业”的经济策略。
在苏州市工业园区内,开放式能源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能通过海量企业用电数据和电力负荷曲线,对疫情期间企业用电情况精准“画像”。根据平台监测,从区域分布上来看,园区复工复产水平最高的是高端制造与贸易区,该区域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与防疫及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复工水平较高,金属加工、重型设备制造等重工业领域的企业复工率则处于较低水平。这恰恰符合当前防疫与复工两手抓背景下的行业需求。
提供预期
复工电力指数,为什么“好用”?
一是全面。复工电力指数不仅聚焦微观领域,还能实现分地区、分行业的电力数据全面分析,目前已经广泛覆盖到每一个行业。
二是准确。复工电力指数能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日采集最新数据,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为每一家企业精准“画像”。
三是高效。没有数据壁垒、没有时间延迟,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取实时数据,不需要各级层层填报,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也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
四是直观。复工电力数据听起来复杂,用起来却很容易“上手”。它能用数据直观反映出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总数,以及每家企业复工复产的具体程度。
简单来讲,复工电力指数是由“每天有多少家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和“这些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用电负荷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两大内容组成。它不仅能表明复工复产企业用电量与去年同期的比值,还能反映复工复产企业的总体占比。
电力大数据能提示的信息还不止于此。更进一步,这些大数据能分区域、分行业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研究,及时有效地动态监测、精准分析各区域、各行业从点到面的复工复产情况。
复工电力指数显示,2月12日当天,浙江省复工电力指数最高的地区是舟山(69.05),最低的是温州(15.10)。全省企业复工电力指数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1.76),最低的是工业(20.96)。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与行业类型、企业性质相关。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相比,信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更适合在当前疫情防控状态下复工复产。
在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金毅看来,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第一要重视的就是安全问题,要坚持疫情防控优先,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有效。其次是因地、因时、因企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电力大数据对二者均有效用。他说:“浙江省是数字经济大省。发挥大数据优势,推出复工电力指数,能减少基层和企业报送相关数据的负担,同时能在各级政府针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作出决策部署、出台措施办法的时候,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立足现实生产,电力大数据还能助力“多看一步”。
在苏州工业园区,电力大数据通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负荷和复工复产情况,协助政府制订下一步疫情防控策略和经济生产计划。
“只要看区域的用电负荷曲线,再与同期比较,就能掌握园区企业复工的整体概况。每日负荷增速分析还可以预测后续复工趋势。”苏州市工业园区经发委经济转型处负责人张敏高说,疫情防控期间,电力大数据因精准反映现实、预测未来走势的“看家本领”,成了政府部门就企业复工复产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相关部门可同时为用能企业和广大市民做好信息收集、披露工作,助力恢复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关于充分应用电力客户用电数据支撑地方政府组织并监测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所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充分应用电力客户用电数据,支撑地方政府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并监测复工复产情况。
随着各地陆续推进复产复工,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各地供电企业将结合当地实际及行业用电特性,特别针对防疫重点企业和涉民生重要行业,研究制定不同行业的复工电力指数,供政府部门开展决策参考。
随着电力大数据应用范围扩宽、辐射能力增强,并且持续深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它将在各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的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复工,电力指数,各行各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