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诠释了“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07年,全国首个电力“红船服务队”在浙江嘉兴南湖边授旗成立。到2018年,国家电网浙江电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为国内唯一全省以“红船”命名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服务队,体现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特色实践,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
如今,在积极响应国家“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浙江电力(那曲帮扶)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这艘电力红船正迎风航行在雪域高原之上,继续书写着“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感人篇章。
勇于首创 牢记心中使命
4月24日中午,在西藏那曲市嘉黎县绒多乡新建110千伏变电工程附近的一家小饭店里,笔者见到了吴健。他说,从县城到乡里赶了3个多小时的路,检查组一行正对那曲市主配网工程百日攻坚行动进行现场督导。
“浙江电力借鉴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两年攻坚战’的成熟经验,发挥公司在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统筹全公司资源,成立浙江电力那曲帮扶工作组,建立前方入藏帮扶与后方专业支撑相统一的帮扶机制,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帮扶。”吴健介绍说。
按照标准化项目部建设要求,浙江电力与那曲供电公司组建联合业主项目部,构建“一市帮一县”的帮扶模式,组建后方专业支撑团队和临时帮扶专家团队,全面推动那曲供电公司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同时落实“以帮代培、以帮促学”要求,提高那曲供电公司工程管理水平。
吴健作为浙江电力东西帮扶人才,现担任那曲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是浙江电力那曲帮扶工作组组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电力那曲电建临时党总支书记。
“2020年3月27日,浙江电力召开成立那曲电建临时党总支电视电话会议,对公司在那曲‘三区三州’电网建设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安排。每一个对应的县公司又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作用就是凝心聚力确保完成任务。”吴健说,除了成立临时党组织,浙江电力还把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首创性地建立在援藏帮扶工作一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三区三州”电网建设任务,宁波供电公司比如临时党支部书记邬军波在比如县建立了共产党员责任包干制,将8个配网工程联责给8名共产党员,让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月11日,温州供电公司安多临时党支部组建了温州供电公司援藏红船青年突击队,按照“年轻化、精锐化”原则组建队伍,队长为85后,副队长为90后,所有队员均为85后,队员专业涵盖电力设计、工程施工、物资管理等多个方面。
丽水供电公司巴青临时党支部通过首创的“1360”工作法,即每天进度管控、第3天纠偏进度,第6天通报考核,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节点计划可控在控,该工作法得到上级领导高度认可。截至目前,援建巴青工程电杆立杆作业仅用10天,从原来的2353基增加到4482基,完成过半工程量。
属于首创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当地的人们早日“用上电、用好电”。
敢于奋斗 克服极端条件
那曲市全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的县有6个。夏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8%,年平均气温零下1摄氏度。绝大部分地方绿色植物生长期只有3个月,有效施工期仅为5个月。
那曲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席元寿告诉笔者,那曲供电公司2018~2020年“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10千伏及以下工程12项,共计投资10.32亿元,在国家电网公司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中是投资最大的一个。
高海拔缺氧、持续不断的雨雪天气为工程推进造成了极大阻碍。湖州供电公司援建的嘉黎县,自3月项目复工至今,已有1名项目经理,2名监理人员,数十名施工人员因工程推进压力过大或生活工作条件恶劣而辞职。帮扶组需要在项目进度、安全管控、质量管理以及施工单位情绪等多个方面做好平衡。需要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持续加快项目推进。在给施工单位持续加压的同时,也为施工单位出谋划策,为施工单位做好支持和保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除了极端气候造成施工难,交通出行也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麻烦。嘉黎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道路通行困难。因此帮扶人员前往现场检查,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到了现场之后的检查时间极为有限。
3月28日,一大早邬军波就带领杜亮亮、叶技、谢翱羽等帮扶红船服务队队员,前往比如县扎拉乡施工一线。扎拉乡距离比如县城一百五十余千米,要翻越海拔5300米的康庆拉山。
3月底,康庆拉山的积雪厚过膝盖,多处围栏被积雪覆盖或被雪崩砸扁,车辆不得不行驶在没有围栏的悬崖边缘。由于积雪过厚,车辆多次深陷,轮胎打滑无法启动。帮扶人员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冒着暴雪寒风和海拔5000米的高原反应,人工挖雪、手动推车。在翻越康庆拉山后,是垂直海拔1000余米的Z字形下坡。道路狭窄,前方有一辆车无法启动,就会挡住所有车辆。大家一辆车一辆车帮忙,直至顺利下山。经过3个多小时,才抵达扎拉乡施工现场。
扎拉乡工程是8个工程中进度最快的一个,主要为解决扎拉沟桑布村等4个行政村的用电,让广大百姓用上安全可靠的国网电。
国网浙江电力(那曲帮扶)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在雪域高原发挥了红船服务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那曲展示了浙江电力铁军形象。
乐于奉献 为国家舍小家
“扎西家里给他接个三相电吧,他是残疾贫困户,电焊用电量大,我们给他重新设计下接线方案,支持他用手工活脱贫。”西藏那曲尼玛县的一间活动板房内,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施工方案。房间外,空中飘着飞雪,北风擦着板棚呼啸而过。
这里是舟山供电公司援藏帮扶前线的临时党支部,也是那曲尼玛县10千伏配网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孙杰和红船服务队员们正在讨论给用户接线的施工方案。
孙杰是舟山供电公司启明设计院配网室副主任,入藏两个月来,在帮扶队员的督促和跟进下,尼玛县各乡镇的配网工程不仅没受高寒天气和疫情影响,反而还比既定施工计划要快。
藏族同胞扎西旺加因车祸致残,妻子去世,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只能做一些手工活。了解到这个情况,孙杰和队员们为他重新安装内线和三相表,帮助他直接开门营业。
4月23日,在巴青县配网项目部,当笔者与丽水供电公司短期援藏帮扶组组长蓝健聊起家里的事情,察觉到眼前这位七尺男儿略有动容。
蓝健告诉笔者,此次援藏家里人是支持的,但是又非常不舍。这次远赴西藏,家里人难免会多一份牵挂,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在这里白天在工地时,经常没有信号。晚上回到驻地,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家人报个平安。
“进藏工作,有喜悦,有痛苦,有思念,有感动,既领略了高原的雄壮美丽,也适应了高原严酷的环境,体验了藏族同胞的热情,正在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公司党委支援藏区的战略。”4月28日,蓝健在当天的“书记履责笔记”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为国家舍小家的例子,在援藏现场比比皆是。衢州供电公司驻申扎县援藏帮扶组组长郑璇源,当时选择援藏时,孩子还在上小学,妻子在医院上班需要经常夜晚值班。但他还是把照顾衢州这个小家的重担交给了妻子,自己奔赴西藏申扎县,一头扎进帮扶工作中。
在疫情期间,红船服务队不仅抓好了自身的防疫和复工,还心系当地藏族同胞的疫情防控。节后,金华供电公司援藏红船服务队在抵达班戈县,看到藏族同胞口罩等防疫用品不足情况后,根据自身数量核减出部分,开展“我和我的新家人”主题活动,为环卫工作者、执勤民警、餐馆老板等易感染群体分发口罩等防疫物品。
台州供电公司双湖帮扶组组长吕鑫,今年4月15日,他本该结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回家好好补偿家人。由于工程项目的任务艰巨,他主动申请了延期。4月初,岳母突发脑梗住院,吕鑫急匆匆赶回台州,等岳母过了危险期他又匆匆飞回双湖,出来的5天时间手机上聊的都是双湖的工作,心中惦着念着的还是工程进度。
4月29日,在西藏那曲索县嘉兴供电公司临时党支部,帮扶组人员林溪郑重地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刻,他渴望成为电力红船党员服务队的一员。
在那曲援藏帮扶队伍中,除了浙江电力,笔者还见到一支来自国网辽宁电力公司的队伍。在与大连供电公司的张驰和鞍山供电公司的高璐等进行了交流之后,他们告诉笔者,浙江电力的这支队伍,就是红船精神的化身。
我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艘红船,载着奋斗,更载着希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浙江电力,红船精神,藏区,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