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这次改造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以前这一片线路太长,一到用电高峰电压就低了,这次改造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真心给你们点赞!”望着施工现场一排排新竖起的电杆和即将要搭接的线路,小农机械加工作坊老板李先生高兴地道出心声。
5月18日,宁夏西吉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10千伏新营变522许家窑线红庄分支线路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2019年,固原供电公司投资320万元对该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800米,新建0.4千伏线路11千米,为6台变压器增容,新架变压器两台,让这里的360户村民具备了通动力电的条件,为发展种植养殖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据悉,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任务。自2016年以来,宁夏电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投资38.18亿元,开展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电亮山村脱贫梦
“想金山盼银山,有了电,咱老百姓就有了靠山。”固原市驮昌村村民王梅花说。2019年,她靠电力机井覆膜种了26亩玉米和洋芋,还养了9头牛。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由于沟壑纵横、雨水稀少,西海固一度被认为不适宜人类生存。2019年年初,海原供电公司了解到兴仁地区存在线路老化问题,便及时上报,安排实施改造工程,架设0.4千伏线路490米、杆塔8基,将两眼机井的供电线路接入了农村公网线路。
海原县农网改造升级前,吴湾村电网基础薄弱,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能力不足,生产生活用电难以保障。村里的中青年都去了外地打工,只留下了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小孩,贫困将这个村变成了真正的留守村庄。2017年8月,宁夏电力农网改造升级正式实施,历时26天,投资33.04万元,改造后的乡村“三线、四线”整齐,表箱及变压器美观,改善了海原县农村电力基础设施,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活小康化。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都回来了,在自家院子里开办了养殖场、承包了田地,种植西芹等蔬菜。
农网改造升级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2018年,盐池、隆德、彭阳、泾源4个县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底,原州、海原、同心、红寺堡4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井井通”蓄能山乡巨变
农忙时节,当我们走进青铜峡市莲湖村的蔬菜田间地头,在喷灌井水的滋润下,各色蔬菜青翠欲滴、郁郁葱葱。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大水漫灌和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田边埋着的通水管道利用的是机井抽上来的地下水,现代化节水装备和技术让蔬菜“喝饱水”。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宁夏电力实施的“井井通电”工程。
2016~2019年,宁夏电力勇于担当履责,努力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将井井通电工程作为“十三五”期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涉及14个县(区)2718眼机井通电工程,共计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311千米,新增配变容量8万千伏安。新建与改造0.4千伏线路623千米,智能电表2359块。满足了农业水利灌溉需要,提升了农村种植产业条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
从“村村通动力电”到“井井通电”,宁夏电力一步一耕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据介绍,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圆满收官,宁夏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脱贫攻坚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持续力量。
截至2019年底,宁夏农村供电可靠率99.89%,综合电压合格率99.93%,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5千伏安/户。供电可靠率等指标已高于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十三五”农村电网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宁夏电力,农民,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