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云南电网公司:增强三个纽带 让员工快乐工作(图文)

积极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内生动力,助推公司一流企业建设

  2020-08-18

W020200818378743102812.jpg

  一线员工工作激情高涨,深夜研讨方案。 周国兴 摄

W020200818378743159361.jpg

  工作之余,普洱供电局积极组织员工开展文体活动。 杜辉 摄

W020200818378743201631.jpg

  昭通鲁甸供电局一线员工王宗俊收到新年慰问信满心欢喜。 马立俊 摄

W020200818378743246457.jpg

  昭通供电局员工在保供电特巡途中专心测温。 王官洋 摄

  更加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爱员工、成就员工;基层负担越来越轻,员工主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加高效的工作上;员工心齐气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公司有温情的工作氛围基本形成……

  这是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实施“三感一力”(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内生动力)的2020年度工作目标,而3年后的远景目标,更让人充满期待。届时,该公司多劳多得的激励考核导向更加鲜明,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各级党组织的作用更加凸显,人人皆可成才、人尽其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公司上下的价值追求更加统一,公司上下心齐气顺、团结凝聚、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蔚然成风……

  “云南电网公司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回应员工关切,全力做好这项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云南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甘霖表示,“三感一力”凝聚干事创业合力,推动广大党员和干部员工更加团结一致地与公司发展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在改革发展中体现担当、展现作为,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A 强化员工与企业间的利益纽带,让员工想干事、能干事

  “上个月的绩效工资创了我个人的新高了。”8月10日,云南电网公司普洱思茅供电局倚象供电所员工赵禹完成抢修工作回到供电所,汗湿衣裤,脸上却堆满笑意。

  旗帜鲜明地树立“干活越多、收入越高、成长越快”的导向,“三感一力”加大了绩效“指挥棒”的作用。

  “没有动力,哪来努力。”倚象供电所员工杨明杰说,大锅饭、平均主义调动不起员工干事的激情。

  绩效管理需要优化,让每位干部员工成为绩效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如今,力度更大了。

  “逐步将绩效工资占比提高到50%至60%,让‘多劳’的人切实能‘多得’。”倚象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李志章说,云南电网公司全面放开绩效倾斜系数限制,扩大基层分配自主权,同岗级人员绩效最大差距甚至达数千元,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员工欢迎,工作起劲。

  基层减负是企业管理中的永恒话题,如何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基层反映督查检查多,花去了不少精力。云南电网公司就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安排,严控计划外各类检查,确保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现“合理负增长”。2019年,该公司本部对三、四级单位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50%以上。

  减文降会是为基层减负的另一抓手。云南电网公司各单位准确把握管理定位,增强转发上级文件的严肃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升发文管控水平,做好阅文减负,确保公司各级单位年度对内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3以上,一线班组长与班员账号分别设置,班员工作日平均阅文数不超过1份。同时,持续抓好会议管控,确保年内会议数量同比下降30%。

  “‘一网通’很好用,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明显。”李志章说,公司不断加强和改善信息系统的支持能力,提高各信息系统的融合和资源共享比例,提升班组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进一步优化移动作业APP,减少作业信息的手工记录工作量及信息的重复录入量,大大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工作负担。

  此外,云南电网公司建立起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定期听取基层单位对公司制度的合理建议,优化制度流程,精简作业记录表单,有效避免基层班组填报不必要或重复的数据表单。

  同时,云南电网公司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疫情期间,党员服务队帮大家渡过难关。”据普洱供电局党建工作部主任杨成林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普洱供电局组织191名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队,每天对居家观察人员开展“一对一关心”服务,通过微信视频“面对面”收集需求信息,并开展送餐、送生活物资、送防疫物资服务,保证了全体员工安全平稳度过疫情形势最严峻的阶段,让大家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按照“限高、扩中、提低”的原则,将福利费的分配向生产一线及边远艰苦的基层单位倾斜,持续开展员工体检、送医疗到基层、改善生产办公住宿条件、提升员工生产通勤交通条件和餐饮服务水平等工作。一方面,提升建家立室水平。加大对职工之家(小家)、爱心妈咪小屋、和谐温馨站所示范点建设的提质升级。做实建家工作“十送两帮三服务”活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大力开展员工减压、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提升关爱员工能力。结合节日、员工生日、急难险重任务,提前策划形式多样、贴近员工需求的慰问活动。做好困难员工精准帮扶,建立健全困难员工信息动态管理机制,通过“爱心基金”“金秋助学”等渠道,实现精准帮扶。

  “前段时间局里组织人员来到贡山进行‘情系一线温情满心’慰问演出,公司情系一线,我们感到很暖心。”云南电网公司怒江贡山供电局独龙江供电所员工胡才山说,这种关爱,会让员工拿出十足的干劲来干好工作。

  B 深化员工与企业间的情感纽带,让员工心更齐、气更顺

  “一个台区计划一天更换5只电能表,是否能只填写一份书面布置记录?”云南电网公司昆明石林供电局圭山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彭责飞在“问题直通车”上提问,很快,主办部门就在他的问题后做出解释。

  “供电所直接面对公司的职能部门,解释权威,分分钟为基层解惑。”彭责飞说,“问题直通车”大大方便了基层解决问题。

  切实为基层解难题,云南电网公司建立“问题直通车”“落地工作群”等“绿色通道”,通过“反映—研究—反映”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仅上半年,该公司本部部门共收集到基层反馈问题998项,已解决927项,有效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

  云南电网公司各级党组织坚持业务推进与思想动员、组织动员同部署同开展,通过多种渠道向员工讲清楚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的新要求、新任务,讲清楚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变化,讲清楚与员工相关的政策要求。通过座谈、讨论,组织员工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群策群力理思路、定措施,发动员工共同参加公司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此外,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党员责任区、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把握员工动态,收集问题信息,按季度形成《员工关注问题清单》,对收集汇总的问题进行甄别、筛选、分析,针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及时反馈。

  “符合政策的要积极解决,抓早抓小,努力把存在问题化解在苗头阶段。”云南电网公司党建部主任李艳思说,对问题的收集处理情况适时向本组织内的全体员工通报,对本级组织无法解决或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按程序及时向上级党组织上报。同时,畅通员工申诉渠道,当员工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结果有意见时,可通过相关渠道流程得到及时申诉和反馈。

  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做“有心人”。员工受到表彰奖励必谈;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必谈……云南电网公司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坚持做“有心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既关注员工8小时之内的工作和思想状态,也关注8小时之外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切实做好“六必谈六必访”。谈心谈话怎么谈?培训来规范。云南电网公司将提升谈心谈话技巧纳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固定模块,通过场景化、体验式培训提升谈心谈话能力水平。

  一廊一厅一室一中心,云南电网公司玉溪易门供电局把安全文化教育阵地建在办公楼一层,用图片、文字、模型、灯光充分展示并诠释安全文化主题,员工每天到餐厅就餐都会经过。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认同和职业安全感,一方面,推进南网文化理念进思想、进头脑、进制度、进流程、进业务、进行为,在员工中深植南网文化理念。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员工职业安全感。各级党组织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及时表扬和宣传员工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牢固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警示教育,用好反面典型案例,让员工身临其境,吸取教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制度规则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此外,分层分类开展场景化、半军事化的安全技能培训,通过反复的培训,将安全行为形成肌肉记忆。

  “员工真心接受和认可企业的文化理念,才能同频共振。”李艳思说,让员工心更齐、气更顺。

  C 优化员工与企业间的价值纽带,让员工有成长、有发展

  “成为普洱电网第一个高级工程师供电所所长”,这是李志章的“小梦想”。

  倚象供电所努力发现、挖掘每个人的自身优势和特长,通过打造“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争当人才”的“奇人文化”,让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在基层落实落地,把倚象供电所建成员工成长成才的摇篮,并结合个人成长五年规划,倡导自我突破、互帮互助,优化员工与企业间的价值纽带。

  企业需要人才支撑,员工需要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健全员工终身成长的职业通道,员工才能安心,才会“有追求”。

  云南电网公司一方面优化员工岗位成长通道,合理拓宽岗位岗级区间,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岗位岗级体系。建立与岗位岗级体系相匹配的岗位胜任能力资质认证体系,落实培训、评价、持证、上岗闭环管理机制,激发员工学习成长、提升能力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依托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专家等人才培养项目,多渠道搭建人才挖掘和选拔平台,多途径拓宽人才成长发展通道。

  下一步,云南电网公司各级党组织还会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员工职业倦怠情况调查,深入了解、分析员工成长过程中职业倦怠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或开展心理减压活动来缓解员工的职业倦怠。

  眼下,“创新”已成为员工成长的“大舞台”,为员工营造创新创效的生态环境,就必须畅通创新创效各类通道。

  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为广大员工参与创新提供“一站式”服务。充分保障科技专项经费,加大职工创新项目数量和经费支持力度。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云南电网公司9个重大科研团队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的作用,加大与国际、国内学术机构联合,拓展技术人才学术交流渠道。同时,持续开展技能竞赛、QC小组活动,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开展大众创新奖励的宣传、动员、落实,组织召开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洽谈活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让更多成果完成人获得销售分红奖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

  目前,1989年出生的严飞已经是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变电运行专业的技术专家,对于这样的年轻“技术专家”来说,最大的意义不仅是岗级待遇的提升,而且是接下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征程和目标,再出发的心情,是充满欣喜和冲劲的。

  殷浩钦 刘新云

  ——————————故事——————————

  难忘,那份暖心的爱

  “这一年,是您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奔走于高山峡谷,习惯着风餐露宿,坚守在一线,用使命书写南网情深……”看着卡片上由局党委书记签名的新年安全卡片,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一线员工王宗俊激动地说道:“收到组织赠予我的卡片,我好激动,这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认可。”

  王宗俊是昭通鲁甸供电局茨院供电所营业班班长,负责茨院乡各供电台区的线损管理、解决居民用电问题和安全用电宣传等工作。很长时间以来,为推广智能缴费业务,王宗俊每天要和同事挨家挨户给村民们进行耐心讲解。村民们白天都在田地干活,他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推广宣传。王宗俊介绍,有一次他们到乡镇很远的几户村民家宣传,车停在山脚下,不到5公里的山路他们走了近3个小时,下山时因天黑视线差,他重重地摔了一跤,脚踝立刻肿了起来,手臂多处划伤血迹斑斑,后来还是靠村民和同事才一起把他连扶带抬地弄下山。“为了一两户村民跑去大山里宣传,搞到深更半夜才回来,还摔成这样,你有必要这么拼吗?”媳妇为王宗俊清洗伤口,看似责骂,实为心疼。“怎么没有必要,你知道这些住大山里的村民来供电所缴一次电费有多不容易吗,办了智能缴费后,按一下手机就搞定,这就是‘解放’用户啊。”王宗俊忍着痛,回答得斩钉截铁。

  2020年新年伊始,昭通供电局党委向全局默默奋战在电力一线的每一名员工和家属送上一张由领导亲笔签名的暖心卡片和一个小礼物——保温杯,大家收到后都很感动。

  “工作再苦再累,只要能感受到公司的关爱,就很满足。”王宗俊说,暖心的卡片和小小的礼物,寄托着组织的关心和牵挂。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在润物无声之中,员工的内生动力就此迸发出来。(朱明芬 周兴波 赵亮)

  新“家”让员工工作安心住得舒心

  “我们是7月22日搬进来的,就带些个人用品,真真正正地实现了拎包入住。”云南电网公司怒江泸水供电局称杆供电所所长顾中原开心地说。

  2020年6月,怒江供电局兔峨、捧当、啦井、河西4个供电所大楼通过了终验并交付使用,员工搬进了“新家”。

  “以前供电所的房子是租来的,办公区域窄小,生活条件简陋,吃饭都是在仓库里,而且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很不方便。”顾中原说,供电所就在大马路边,遇上拉沙石的大卡车通过,响声震天,房子都抖动起来。

  “现在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了,大家都特别满足。”顾中原说,硬件设施改善了,员工工作更安心,住得更舒心,幸福感明显提升。

  “供电所搬新‘家’,带来的不仅有工作、生活上的极大便利,更有心理上的满足,现在大家都铆足了劲,要把工作做到最好,来回报公司对基层班站所员工的关心关爱。”(陈铸亮)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云南电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流企业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