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期间,深圳供电局工作人员对500千伏祯鲲乙线、东惠甲线开展走线验收工作。 赵义南 摄(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高级作业员龙福刚对备用输电线路设备进行特巡特维。 卢关文 摄(无人机照片)
6月9日,河水倒灌导致广西北海合浦县多个村庄受灾。政府部门组织救援力量转移受灾群众到临时安置点。北海供电局连夜调配应急发电和照明设备,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用电需求。 阳文志 摄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多条直流通道能量可用率均在96%以上,全网22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强迫停运率同比下降近七成,高效有序应对台风“泰利”、暴雨等气象灾害……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以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迭代优化“1+N”作业风险管控机制,切实抓好风险防控,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安全格局,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向好。
——守牢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生命线”。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按计划推进防范系统运行安全风险的32项重点工作,加强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有效化解电网运行安全风险。云南电网公司强化基于问题风险“四级审批”机制,累计化解降级基于问题风险35项。南网超高压公司依托年度检修后形成的迎峰度夏期间重点运维设备、运维项目及相关工作要求,建立管理人员常态化带班巡视机制、高负荷下隐患排查处理机制等机制。
——聚焦“蓄能保供”,主动化解重大风险。南方电网公司统筹兼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电力有序供应,针对主要流域来水严重偏枯情况优化调整云南、贵州外送蓄水保供,灵活组织广西市场化送电广东、海南。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严格落实2023年汛前蓄能考核方案,明确逐月水电蓄能目标,逐日精细管控,有序安排主力水库消落水位,严防蓄能透支突破底线风险,成功应对主要流域近10年最枯来水局面。
——“平战”结合,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广东电网公司、南网超高压公司协同南网总调完成南方电网(广东)能源断供演练,广州供电局首次开展超大城市坚强局部电网黑启动实战性试验,验证了贯通“源网荷”全过程的黑启动能力。
今年5月,“村BA”“村超”赛事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继启动,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及时研判,启动一级保供电,助力赛事顺利进行,实现现场零停电、零故障、零投诉。
面对台风“泰利”,南方电网公司提前预判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有序开展防范应对工作。广西电网公司北海、玉林供电局,海南电网公司海口、儋州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等单位靠前指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面做好“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各项工作,尽力将台风影响降到最低。
——防范应急体系运转流畅,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应急工作从被动到主动。7月以来,深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常态化开展设备智能巡视和各项特维巡视,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迎峰度夏期间,该中心通过生产运行支持系统远程巡视,及时发现220千伏腾飞站、110千伏同富站主变套管漏油等5起主变渗漏油缺陷,有效防止变压器起火燃爆事件发生。截至目前,深圳供电局已累计发现主变套管漏油、电容器发热等4类20起缺陷,跟踪闭环紧急重大缺陷96单、异常信号100单,实现了从事后抢修向事前干预转变,有效保障了深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广东电网公司严格落实供电质量问题解决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严重供电质量问题配网基建应急项目快速解决机制,有效实施了1715项应急项目。今年6月、7月负荷高峰期间,广东电网过载配变数量同比去年分别下降68%、49%。
8月开始,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入综合督查阶段。“我们将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排查各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既查设施设备环境‘硬伤’,更补人为因素‘软肋’。”南方电网公司安监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构建系统集成治的大安全格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南网报记者 黄勇华 通讯员 孔德淇 张瑞 陆继尹
典型案例
深圳供电局
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红外测温仪显示温度为29.1℃、环境湿度为83%,设备柜温度、湿度适宜,正常运行。”近日,深圳福田供电局运维人员黎志权对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的一个环网柜开展放电、湿度和温度检测。这是福田供电局的一项创新举措,除了定期现场检测以外,该局针对涉居民用电的环网柜开展试点安装在线湿度检测仪,如遇台风等极端天气无法到现场开展检查,运维人员也可以通过该装置在后台查看设备柜的数值及状态。
今年夏天,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截至目前,全市最高负荷2206.77万千瓦,较历史最高负荷增长2.99%。深圳供电局扎实做好迎峰度夏各项保障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全力做好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应对工作,确保汛期及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
据介绍,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6月以来,深圳电网各项重点工程接连投产,为迎峰度夏注入强劲动能。其中,500千伏大亚湾核电至惠州站线路改接鲲鹏站工程于6月12日投产,进一步提升深港两地电力互济能力;500千伏鹏城站STATCOM工程于6月22日投产,进一步提升深圳中西部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增强深圳电网抗风险能力;500千伏现代站扩建工程于6月30日投产,新增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有效保障福田、南山等区域的电力供应。
在设备运维管理方面,深圳供电局也开展了系列针对性保供举措,重点提升重载设备安全管控,利用生产运行支撑系统,对主变油(线)温异常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分析报警,及时发现并处理变压器本体散热等多起缺陷。针对城中村用电问题,该局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停电风险问题分析,制定风险分级应对策略,制定高峰期发电车驻村预案,提升快速复电能力。该局还加强低压设备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台架的全绝缘化改造717处,加装用户分界断路器81台,通过“一线一修”改造线路16回,有效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
在应急准备方面,深圳供电局常态化运作“平时预、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事后评”的防灾应急工作机制,组织各级单位开展防风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同时,加强预警和响应,密切关注市气象部门信息和市三防指挥部指令,与深圳市三防办预警监视中心互联互通,在台风、暴雨等应急状态下开展联合值守,共享恶劣气象信息、积水内涝点等预警监测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将恶劣天气信息和防御要求全覆盖传递至各单位和班站、作业现场,扎实抓好恶劣天气全过程防御和应急处置。 (郑婕蓥 张成巍 黄湛华 黄云杰)
广西电网公司北海供电局
政企联动 应急“有方”
加强政企联动,科学开展极端天气应对工作;全面落实“1+N”作业风险管控机制;梳理“七先七后”抢修思路……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广西电网公司北海供电局以坚实的安全基础,探索更加智慧的应急手段,全面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广西北海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时常面临台风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我们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紧急开展防风防汛隐患集中攻坚。”北海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经理田泉说,在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来临前,该局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全面完成47座变电站和18条关键输电线路的防风防汛专项巡视、防风加固和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并完成了50处低洼涉电安全隐患整治,处理68处运行隐患,打牢设备“抗风”基础。
这是北海供电局加强政企联动,开展应急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北海供电局与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沟通,与应急、气象、海洋等部门密切联动。极端天气突发应急时,该局还安排专人在北海市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及时向政府部门沟通汇报电力供应和电网运行情况,科学精准开展极端天气应对工作。
与此同时,北海供电局全面落实“1+N”作业风险管控机制,加强人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统筹协调安全与进度,织密安全监督网:编制抢修工作方案,建立三级安全交底流程;每个抢修作业现场由属地局管理人员、设备主人担任负责人或现场管控人员;省、地、县三级督查大队形成机动监督组分片包干到供电所,切实保障“三级监督”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北海供电局还依据多年经验,梳理出了“先摸查后抢修,先计划后实施,先高压后低压,先主线后支线,先公变后专变,先集中后分散,先重要后一般”的“七先七后”抢修思路。此外,该局强化无人机、视频图像监测终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台风“泰利”影响减弱后的抢修复电阶段,全面使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勘灾,及时为灾情处置提供第一手准确信息,大幅提升抢修复电效率。 (阳文志 赵伟娜)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打好“水火风光”联合调度组合拳
“夏季是全网用电高峰,电网高负荷、大方式运行,是对电网运行的全面检验。”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何金定说。结合今年实际,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前谋划,发用电两侧协同发力,打出了“水火风光”联合调度的组合拳。
然而,如何让火电机组多发多供,在来水持续偏枯、多轮高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好顶峰能力,成为摆在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科多次组织技术骨干研究商讨对策,制定出迎峰度夏期间火电保电量、保检修、保存煤“三不误”工作方案,并多次组织各火电企业召开汛期火电机组检修协调会,统筹考虑云南电力保供、燃煤发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输变电设备检修等工作要求,按“应修尽修、修必修好,应开尽开、能开全开”的原则持续优化火电检修及发电运行安排。火电开机容量5月份提升至1080万千瓦,日发电量最高超过2亿千瓦时,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入汛后至今火电最小开机容量为630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今年以来,云南新增了超7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针对新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性,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跟踪气象信息和改进预测技术,有效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水电出力不利的局面下,新能源同比增发40%,有力支撑云南平稳入汛。
在用电侧,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率先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动态研判供需形势,积极稳妥开展负荷管理、需求侧响应等用能管理措施,通过5次优化负荷管理规模,坚决守牢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底线。
7月至8月,随着云南全省降雨增多,各大主力水电厂流域来水持续向好,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持续优化水电运行方式,在用电高峰时段全力顶峰发电,在广东供应有裕度、云南集中来水时段全力蓄水,为应对后续用电高峰夯实了基础。 (马莎 周彬彬)
标签:南方电网,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大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