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网讯:近年来,国网唐县供电公司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78”模式为主要抓手,同心铸安,多极发力,通过理念渗透、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实现了安全管理由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心本管理的升华。
“有了理念,我们就有方向了”
思想是行动的导向,有了理念,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唐县供电公司提出了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思想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三违和隐患就是事故等一系列安全理念,持续推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心智模式转变。
“有了理念,开展安全工作就有方向了,我们就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了。”唐县供电公司一位安全管理人员说。
同时把安全理念渗透到制度标准的每个条款中,唐县供电公司在制定危险源辨识标准管理办法中,依据“三违和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把“三违”和“隐患”按照事故的程序进行责任追究处理,并制度化,有效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加强安全理念和行动的高度融合统一,基层站所每旬召开安全办公会,站所管理干部和员工一起对十天来的工作进行安全思,自觉查找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分析员工思想中的安全隐患,制定专项措施进行整改。
通过理念的创新、导入、践行,提升了安全管理制度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广大员工逐渐树立了全新的安全观,实现了从重视员工安全向重视员工健康的转变。
“我们成了安全管理的主人”
唐县供电公司推行岗位创新全员参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全员参与、制度标准制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全员参与、经营管理全员参与、学习培训全员参与、安全氛围营造全员参与等措施,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修订《安全绩效考核办法》时,唐县供电公司广泛征集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题会议审议,形成初稿后再召集各个层面人员进行反复讨论,做到了全员参与、人人讨论。
例如,在岗位创新中,唐县供电公司鼓励每名员工都围绕岗位,查找设备、工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地在细节上优化改进。目前,共申报创新项目24项,通过鉴定项目1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
唐县供电公司一名员工对笔者说:“以前安全管理都是领导的事,现在每一项工作都是人人参与,而且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成了安全管理的主人啦。”
亲情感化,实现安全管理的“软硬”结合
唐县供电公司推行正激励管理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对每月完成学习任务、无“三违”的员工予以奖励,但对没有完成的员工并不处罚,用正激励的引导方法,让员工人人都能接受,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促进了安全的自主管理。
在三违亲情帮教程序中,要求管理人员把“三违”人员当兄弟、当亲人,在谈心程序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三违”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座要起立微笑,倒水要热情真诚,拉家常要亲和随和,做思想工作要以理服人等等,实现刚性管理和亲情感化的有机结合,让管理的艺术为严格的制度保驾护航。
“特色”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转型升级
唐县供电公司在实践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78”模式。通过“8”大支撑体系、“7”种精细化技术手段,推动“6”大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了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型,真正实现了安全生产。
“6”大过程控制就是过程系统、节点、程序、流程、岗位、创新控制等。过程节点控制就是抓到了要害,使复杂的安全管理简单化。
例如,唐县供电公司通过对物的危险状态和人的危害操作的分析、辨识,创造性地出台了85条“危险源辨识”标准,即22条环境危险状态和63条人的危害操作。85条危险源辨识标准抓到了安全的重要节点,不仅简单实用,还抓住了要害,有效预防了零敲碎打事故。
“8”大支撑体系就是“心·Xin”文化体系、团队素质提升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管理信息化体系等。
例如管理信息化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可自动生成10种分析结果,自动提示告知10项管理建议和防范措施,最终自动生成考核结果、汇总报表,实现了安全的“一键化”管理。
“7”种精细化管理技术就是“5E”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工程心理学技术、价值工程技术等。
“我们充分重视人的感受和习惯,运用人机工程优化技术,把习惯操作为左手的7名员工,尽量不安排必须右手频繁操作的岗位;对7名肢体异常者,根据其异常部位,安排合适岗位;对佩戴眼镜的28名员工,尽量不安排在工作湿气较大的环境,实现人、机、环境界面的高度协调统一,达到人适机、机宜人。”唐县供电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说。
标签:唐县供电,678模式,安全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