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北供电区域3.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着经济的不多发展,让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贵州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决策部署的出台,小康电行动成为了黔北农家致富、奔小康的动力保障。近年来,遵义供电局通过扎实推进小康电建设,千方百计让黔北农家“靓”起来。
卯足干劲儿绘就小康蓝图
“为全力保障小康电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我们分阶段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不择不扣要按计划保质保量去完成。”遵义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主任陈林森说。
来到陈林森的办公室,他从办公桌案头的文件夹里摊出了今年2月份编制完成的遵义电网小康电实施规划报告。一组数据跃然纸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2013至2017年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电行动计划拟安排27.9亿元(年均5.6亿元)用于小康电建设。主要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公共服务、理顺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提升农网电压质量等工程,重点解决农村电网现有供电能力不足、电压质量差、供电可靠差等问题。
到2017年实现农村供电可靠率99.9%,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小于8.76小时;解决城乡居民用电客户交费难问题,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17年城乡居民半小时交费圈覆盖90%以上乡镇;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低问题,到2017年实现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97%。
陈林森主任又给我们如数家珍般介绍起目前小康电的推进情况:去年遵义电网完成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投资7.76亿元,投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3685公里、变电容量85.47万千伏安。今年遵义电网安排小康电投资计划5.73亿元,安排项目286个;到今年8月底已开工建设项目194个,完成小康电投资4.725亿元,完成进度计划的113.97%,超计划进度0.65亿元。
“供电质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上去了”
去年,正直丰收的金秋10月,凤冈县蜂岩镇龙井村马鞍组,57岁的村民贺家福将一袋谷子放在了院子里的打米机旁,合上闸刀,伴随着打米机发出轰轰响声,打出的新米像水一样流淌出来。“以前电压不行,带不动这机器,打米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人多的时候还要等上一个上午,现在方便了。”谈到自家的打米机,贺家福一脸幸福。
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清洁方便的电器逐步进入了贺家福这样农村家庭,农村用电也开始快速增长,很多老旧线路和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已不能满足农村的用电需求,近年来,随着凤冈供电局农网改造的到来,龙井村马鞍组的用电也开始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品质。
据了解,近三年来,遵义供电局共投资近30亿元用于改善农村电网,新建和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30578千米,新建增容配变6298台,容量53.95万千伏安,这些项目大部分用于解决一、二期农网未改造到位的末端电网和已改造电网的部分升级改造工作。这批电网改造共涉及遵义网区236个乡镇,1897个行政村。
遵义县龙坑镇梳池社区的村民毛国钊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利用自己家的住房开了农家乐。一开始时生意还算可以,但不久后毛国钊发现,随着周围村民用电负荷逐渐增加,村里的变压器不堪重负,导致家里的电灯越来越暗,农家乐里的空调也因电压低而“罢工”了。不得已,毛国钊入夏后只得购进一批用电量较小的电风扇。但是,面对越来越低的电压,毛国钊家里的电风扇也转得越来越慢。最终,一些老顾客不来了。幸运的是,事隔不久,遵义县供电局马家湾供电所实施的电网改造就延伸到了毛国钊家。获悉毛家的情况后,供电所对附近的变压器进行了增容,并更换了老化的线路。目前,毛国钊农家乐内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不少老顾客又重新回来了,还带来更多的新顾客。“我现在的烦恼是,随着客人越来越多,院子里的停车场显得越来越小,所以打算明年在附近扩建一个临时停车点。”
随着农网的改善,遵义市广大农村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用电负荷、用电量所占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越来越大。遵义供电局通过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实现农网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有力促进了城乡电网协调发展。
“小康电取代木材、煤炭,让山更秀,水更清”
遵义平正仡佬族自治乡距遵义县城100多公里,是全县较为典型的贫困乡镇。而平正乡的枫元村又是乡镇的偏远地带。去年冬季,当笔者来到村民迟建奎家时,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看着电视,而就在三、四年前,这样坐下看电视的机会却几乎没有。迟建奎告诉记者:“原来电压不稳定,电视经常无法启动,家里200瓦的灯泡就像点了一根蜡烛,因此烧水、煮饭都依靠砍伐附近的灌木来维持。”
但自从电网改造后,枫元村1000余户村民全部安装了一户一表,用电质量得到了保障,村民们迅速告别了以往烟熏火烤的柴火灶,用上了电磁炉、微波炉。迟建奎指着附近郁郁葱葱的山林对记者说:“这些山林在农网改造前差点被砍光了,自从改用电磁炉做饭和用电炉煮猪食后,如今山林又再次茂盛起来了。”
枫元村的生态环境变化只是遵义市众多偏远乡村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遵义供电局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当成遵义供电局的重要社会责任。而该市部分烟叶主产区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则离不开遵义供电局的大力支持。
湄潭县的西河乡、马山镇、洗马乡、兴隆镇等10个乡镇烟叶种植较为集中,64900亩烟叶需要烘烤,需要密集式烤房750余间。这些烤房每年要消耗附近山林的大量木材作为燃料。而为了各自的生计,村民之间为争抢山林而发生的摩擦经常发生。后来,县、乡两级政府积极推行了电烤房。电烤房建成后,烟叶马上要进入烘烤时,人们忽然发现电压不能满足烘烤要求,广大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很着急。为此,遵义供电局立即作出安排,由湄潭供电局及时实施了烤房用电工程,解决了用电的燃眉之急。此后,遵义供电局加强服务跟踪,主动调研,分别在湄潭、桐梓、凤冈、务川、正安和道真等县全面实施烤烟房用电工程的专项建设工作。
湄潭县抄乐乡干溪村村民刘其文对记者说:“我种烟已经23年了,电烤房比老式烤房好用,省钱干净又好控制,烤出的烟叶质量好,特别是为烤烟房专门安装了变压器,供电质量有了保证。”
类似“保住青山绿水”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仁怀市和遵义县。仁怀市和遵义县是贵州白酒产业核心原材料高粱的重要产区,大部分农民以种植高粱和烤酒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经过多年的农村的改造,农村的供电能力和质量显着提高,农民采收高粱及烘烤储存用电得到了可靠保证,以电力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取代了木材、煤炭。与此同时,相关的农村砖瓦厂、食品加工、养殖、畜牧等产业在可靠的供电保障下得以蓬勃发展。
“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好政企沟通,充分发挥电网建设协调机制的作用,将小康电规划纳入地方规划。并加快推进城乡便民电费服务网点建设,全力推广支付宝、微信、银行代扣等远程服务渠道和交费方式,完善小康电全方位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农村用户交费难的问题,持续提升小康电服务水平。”遵义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职李应林对笔者说。
标签:遵义供电局,小康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