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5年元旦前一天,江苏共和镇曹坊村苏必香一边将洗净的米往电饭锅里倒,一边舒心地哼着小曲。当她知道我们来核实曹坊一流配电台区数据时掰着手指说:“我家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洗衣机都有,你们城里有的都有,用电省心啊!”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4月份,江苏洪泽县供电公司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电力公司争当创建“两个一流”排头兵战略规划,紧密围绕“一流配电网”建设和管理要求,深化配电台区规划建设、安全运维、营销服务等管理,着力打造兼具“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服务”的配电台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截至2014年12月份,公司农村台区数量1679台、已满运行一年的1596台,已达标一流配电台区(大于等于180分且无否决项)764台,占比47.85%,远远超出了预期20%指标,有4.4万客户受益。
用电无忧奔小康
随着苏北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2014年用于农网改造建设资金达0.86亿元,加大了一流配电台区建设力度,从群众需要着眼,听民声、解民难,着力解决农村低电压、用电“卡脖子”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岔河陈庄电网于2002年改造,由于供电半径大,配电容量小、导线线径细,每到用电高峰时末端电压非常低,许多电器无法正常启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每年迎峰度夏时期,只要遇到大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心都提着,随时准备出去抢修。”谈到一流配电台区建设前,责任电工章顺喜无奈的挠着头。
去年8月份,公司按照计划对岔河陈庄村新增3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和对低压线路、客户接户线进行绝缘化改造。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舒心电”,员工们顶高温、冒酷暑,经过14天的连续施工,组立电杆294根,更换低压导线12.6千米。通过优化配变布点,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缩短在500米之内,客户末端电压显著提高。村里办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全村320余户居民从中受益。
“我家这三层楼房前年建好的,在无锡打工的儿子给我装了空调和热水器,可电压低带不动,一直摆着。现在好了,电压足了,不但这些都用上了,还添置了榨汁机、电磁炉。我们的日子与城里人差不了多少。”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该村陈学富老人高兴地象小孩一样。
电压稳定保增收
“真没想到,今年夏季用电不跳闸,电压又高,今年螃蟹长势很好,收入超往年。”2014年11月26日,洪祥水产养殖公司经理董继友对上门走访的员工刘林喜道出了心声。董继友今年在洪泽湖钱码岛上承包了100多亩水面搞养螃蟹,过去他所在的钱码四组变压器容量80千伏安,每逢夏季用电高峰时,增氧机、饵料机等各类用电器满负荷运行,导致用电紧张而且跳闸,渔民用电实行“依次分段”先后用电,严重影响鱼虾螃蟹长势。
然而今年,变压器换上了200千伏容量,低压线路、开关设备全部进行了绝缘化、智能化改造,渔民夏季用电不再为缺电或用不好电而烦恼,养殖增收信心倍增。这源于公司开启的“一流配电台区”创建劳动竞赛活动,明确了一流配电台区创建工作的工作目标、职责分工、考核范围、形式及程序、年度考核等规定。
今年以来,公司共完成了319个农网改造项目,1.67万户农村居民的接户线得到标准化改造。10个供电所共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68个。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全县低压故障报修、95598客户投诉显著减少,业扩业务客户的回访满意率达100%。
公司农电金东昌经理说:在农村一流配电台区建设中,重点注重优化农网结构布局,实行设备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免维护和少维修,提高安全供电可靠性,实现“安全、经济、多供、少损”,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民致富服务优
“大棚里的农作物都很娇气,旱要浇水、涝要排水、冷要增温,夜里还要补光,哪样都要用电。多亏供电所的电工师傅隔三岔五就来帮着检查,特别是一流配电台区建成后,从未因为电出过问题。”谈起种植大棚的经历,高良涧镇越城蔬菜种植基地徐士兵感谢着“电保姆”。
近年来,随着我县高效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农场”不断出现,给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给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确保大棚增产增收,公司通过走访调研,实地了解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和用电需求,积极与棚户实施对接,建立一流配电台区与设施农业发展配套的供电服务。同时广泛征求棚户的意见、建议,安排专人定期到棚户家中进行隐患排查,义务进行用电指导,切实消除棚户的用电之忧,为农民致富助力。
“高效农业发展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政府的重点项目,供电公司心系社会民生,为百姓解难,当好农民的‘电保姆’,彰显了供电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是江苏省食用菌协会理事、淮安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著名的“食用菌大王”的心里话,也代表洪泽县100多家600多名专业种植户的心声。
标签:洪泽供电,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