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表路上的蒋泽辉。(关飞 摄)
种植户胡荣清给黄泥河供电所的员工讲解铁皮石斛的种植过程。(王继聪 摄)
查看完电表的蒋泽辉给水族乡亲抬油菜籽。(王继聪 摄)
风景秀美的富源古敢水族乡。(王继聪 摄)
六月,一个热气蒸腾的周六正午。给补掌村丁大姐修理完风扇后,黄泥河供电所的抄表员蒋泽辉仓促地啃了两口自家种的玉米,挎起他的工具包,准备骑车赶往沙营村胡荣清家的铁皮石斛种植棚。他在不久前,刚接到了胡荣清的电话,说是水泵又坏了。
这个周六原本是休息日,但对于蒋泽辉来说,工作日和休息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里是他的家,云南曲靖富源古敢水族乡。
古敢水族乡位于云贵交界处,是贵州黔西南州进入云南富源的必经之路,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也是云南省的省级生态乡。在这片山微翠、水灵动、鱼畅游、鸟雀跃的土地上,每一个水族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耕耘着他们的箐林水乡梦,这正是他们民族名称的来源,对优美居住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和无限热情。
然而,由于生存条件限制,他们的美好生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曾一度被打断,山不再青,水不再绿。那么,现在又如何了呢?
没电烧柴
青山绿水也会砍光烧光
1988年,古敢水族乡正式建乡。这一年,9岁的蒋泽辉开始扛起作为一名水族男子汉所应承担的“重任”——上山砍柴。
富源县盛产煤,而古敢是富源县唯一不产煤的地区,煮饭烤火全靠柴。“每年寒暑假,水族人家里的男孩就要每天上山砍柴,不然开学了白天要上学,晚上没法上山,家里就没柴可烧了。”蒋泽辉边说边抹自己额头上的汗,仿佛回到了曾经那些砍柴的日子,“那时候还小,每天来回两趟,每趟扛四捆柴回来,一天下来光扛柴就累得直不起腰。”
在古敢还没建乡以前,这里周边的许多山上长着的沙树都已被砍光。“看着都心疼。”蒋泽辉说。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上山路上不时会有砂石滚落。蒋泽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古敢”在水语中意为“箐林中有水”。对于古敢水族人来说,青山绿水才是他们所向往的生存环境。然而在建乡的最初几年,这里既不产煤也不通电,上山砍柴是他们不愿意却又必须做的事。
1990年,古敢水族乡通电了,这给小学五年级的蒋泽辉带来了两件“大喜事”,一是晚上做作业不用摸黑,二是放假有电视看。“那一年我们都聚到有电视的人家里去看北京亚运。”国旗一遍又一遍地在亚运赛场上升起的画面,如今对于蒋泽辉那一代水族人来说仍是珍贵而美好的回忆。回想刚通电的那些日子,他感叹道:“当时觉得电这东西实在太神奇了。”让蒋泽辉感到更为“神奇”的是,通电几年以后,周围那些山上曾经消失的沙树在不知不觉间一点一点地冒了起来。也是从这时起,蒋泽辉开始对电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电器在古敢乡的普及,当时乡里仅能满足照明需求的电网基础已经无法满足乡里人的用电需求。“电费最高的时候曾经试过两三块钱一度,而且电压不稳定,偶尔还会停电。”乡民回忆道。在初尝电力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后,他们迫切希望用电状况能够有所改善。
终于在2000年,他们等来了第一期农网改造。
古敢乡沙营村人魏兴展当时在富源县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乡里的线路改造就是由他负责设计的。作为一名古敢人,他很清楚乡亲们对农网改造的期盼。“当时乡里的用电条件实在太差,一听说改造,大伙儿都来劲了。”魏兴展说。
为了早点把电网改造的材料领回来,当时的副乡长段玺昌和洒交函村的村长李德龙甚至动用了乡里的垃圾车。“乡里没有运货车,一般咱们都是到了县里租车拉材料。有时候怕租不上,开着垃圾车就往县里赶,哈哈。”谈起乡里第一期农网改造时的经历,段玺昌总显得特别兴奋。
材料一点一点地拉回来以后,古敢乡人自发出工出力,和供电所的员工一起挖杆洞、立电杆、放线……工程做到谁家,谁家的厨房就会传来扑鼻的饭香。“乡里人好客,一到饭点就拉着我们进门吃饭,推都推不掉。”魏兴展说。
洒交函村当时存在缺水问题,村里的水井无法满足村里人的用水需求。第一期农网改造以后,段玺昌和李德龙带着村民在附近一个溶洞安装水泵,把水抽到山上,再通过新修的管道把自来水通到村民家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想着给村里用上自来水,但是想归想,那时候乡里的电力基础根本没法供给水泵用电。农网改造以后,电跟上了,用水也就不愁了。”段玺昌高兴地说。
水乡创业
“给我个村长当我都不换咧”
“那几年我看着乡里人家里的电器越来越多,我知道电会对我们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当一名电工。”2001年,在县里学习过电动机修理的蒋泽辉如愿当上了古敢乡的村电工。
“泽辉啊,我家灯不亮了,过来帮忙修一下吧。”“让你家儿子换一下灯泡就行了。”“他去福建打工了,我不会换。”“好,我马上过去。”接过几通这样的电话以后,蒋泽辉才发现,原来不少乡亲家里都只剩老人和小孩,他们甚至不知道灯灭了只要换个灯泡就好。看着乡亲家里的电冰箱、电饭锅、电磁炉等应有尽有,唯独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蒋泽辉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2006年,乡里迎来了第二期农网改造。这一次,当时还是村电工的蒋泽辉也参加了这次改造。也正是这次改造,让许多水族人看到了返乡创业的机会。
古敢乡沙营村是富源县面积最大的坝子,拥有7000多亩的农地,除了传统的水稻、玉米和油菜以外,在第二期农网改造过后,沙营村的农业用电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薏仁、石斛、姬松茸、西瓜、提子、板栗等特色作物种植也多了起来。种植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水族人回到家乡创业,种植铁皮石斛的胡荣清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胡荣清决定回到家乡搞种植业。“外出打工是为了生计,不管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精彩,古敢总归是我们的根。”
经朋友介绍,他得知当时的农产品市场非常青睐一种叫做铁皮石斛的东西。“当时一公斤铁皮石斛花的市场收购价在两万元以上,茎的部分也能卖到4000元以上。”胡荣清说。面对可观的利润,胡荣清一咬牙贷了20多万元,在沙营村租下38亩地,种起了铁皮石斛,“弄得好就是发家致富,弄不好就是倾家荡产。”胡荣清说。
铁皮石斛的花锁水性很强,必须通过烘烤才能干燥,如果采下来以后不尽快烤干,很容易烂掉。“如果没电烤花,一天大概要损失8万元。”胡荣清说。因此,供电可靠性对胡荣清来说尤为重要。
如今,胡荣清种植的铁皮石斛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生意走上轨道的胡荣清对古敢乡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古敢一定会越来越好,我想会有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乡亲回来古敢发展的。”他笑着说,如今石斛生意他很有信心,再给他个村长做,他都不换。
同样是在2013年,蒋泽辉的姨妈周勤芬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
在经营农家乐之前,周大姐和乡里的许多水族人一样,种着自家的玉米地,养着几头猪,日子过得清贫。白天干农活,晚上回来就着松明子的光一针一线地纳鞋。
1990年家里装上电灯的第一个晚上,周勤芬兴奋得一夜没睡,“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总之当时就是特别高兴。”就着钨丝灯的黄光,她纳了一晚上的鞋,憋了一身使不完的劲儿,有了电,就有了用武之地,仿佛通电那一刻她明白了一件事,从此以后,可以依靠自己的汗水来改变生活。
“那会儿乡里很多姑娘出嫁时嫁妆里的鞋都是我纳的呢!”周勤芬纳的鞋特别结实耐穿,乡里人都喜欢找她买,虽然当时一双只要5块钱,但对于当时的周勤芬来说,纳鞋赚的钱还是让她高兴。
2013年,周勤芬响应乡政府号召办起了农家乐“水族人家”。好客的周大姐在这里接待过不少游人,白天干活之余,晚上闲时仍不忘就着灯光纳鞋。“去年有个日本女孩在这里住了几天,很喜欢我纳的鞋,我就送了她几双,她高兴坏了。”精力充沛的周大姐说起话来总是带着笑。
由于办起了农家乐,原先外出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妇也回来了。生意上了轨道的“水族人家”准备开分店。只要一提起农家乐的生意,周勤芬总是滔滔不绝:“两家分店加起来有十几个房间,现在正在装修,电视、电热水一件都不能少,有些客人喜欢吃火锅,电磁炉也少不了!”
致富之后
凝聚民族乡的文化之魂
“农家乐是逐渐办起来了,但这只是我们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小小起步。”现任古敢水族乡乡长王达说。
古敢水族乡是云南省刚刚评选的“十大特色旅游小镇”,目前正与一家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合作,他希望古敢水族乡能够真正走上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既不破坏水族乡的自然风光,又能带动水族乡的经济发展,让乡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古敢的好山好水,我希望外出打工的水族人回来发展,我希望年轻的水族人能留下来建设家乡,传承水族文化。我想我的这些希望一定能够实现,它们也是所有古敢乡乡民的共同愿景。”王达说。
和王达一样,熟悉水族文化的张学勤对于古敢的旅游业发展有着许多的期待:“现在水族文化传承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再这样下去,古敢的水族文化就会一点点地消逝。我希望古敢的旅游业能够让更多的水族人留下来传承水族文化。”
张学勤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小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水族人,因为家里都说汉语,后来翻了家谱才明确知道自己是水族。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于是就开始研究其水族文字和乐曲。”如今古敢乡里能够讲水语的人已寥寥无几,即便是张学勤自己,也只能用水语进行一些极为简单的交流。急于保护水族文化的张学勤甚至跑到离古敢乡不远的乐额村去录音,因为那里还居住着一些能够讲水语的老人。
“古敢的特色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的旅游千篇一律,很难长久。”张学勤说,“特色文化旅游业需要整合一些具有水族特色的文化项目,这样就能够激励年轻的水族人通过学习水族文化,投身到特色旅游的项目中去,养活自己的同时传承水族文化。”
“乡里在建的温泉、酒店和农家乐都需要用电,现在从黄泥河镇供过来的唯一一条10千伏线路很难满足我们未来的用电需求。”王达说。
为了配合古敢水族乡的未来发展,富源供电公司将在古敢乡建设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而新一轮的农网改造也将进一步提升古敢水族乡的用电质量。
从通电到恢复植被和用上自来水,从两次农网改造到种植业和农家乐的兴起,在古敢水族人孜孜不倦地追逐着他们的箐林水乡梦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电网的不断完善和升级。
如今,每当蒋泽辉骑着摩托赶往报修现场的路上,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这片土地未来可能出现的热闹景象。“我很庆幸自己当年选择回乡成为一名供电人,能够通过尽心尽力的供电服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分力,我感到很幸福。”蒋泽辉说。 (南网报记者 冯俊程 关飞 通讯员 王继聪 吴永春)
记者手记
连接人与自然
冯俊程
初到古敢水族乡,我发现这里的人们与自然以和谐的比例相处着,既有着山林的清净,又不失尘世的温暖。在这里,大自然一如既往地展示着它温柔的一面,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言语间总是透露着乐观和谐的气息,宛如洒交函村那棵千年金丝榔下的树荫,让人倍感舒爽。
当我试图从乡民口中寻找电网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改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指向眼前的山林:“以前那些山上都是被砍得光秃秃的,通电以后那些树慢慢长回去了。”这正体现了古敢水族人对“箐林”的无意识的归属感。
对于古敢水族人来说,经济的发展伴随的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他们心中的箐林。从古敢水族乡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电网的到来从一开始就同古敢水族人简单而纯朴的箐林梦不谋而合,经过两次农网改造后,电网的发展更成为古敢水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座桥梁。当乡民、电网与自然三者之间达成了互生互利的和谐状态后,乡民与电网人的期盼也就有了共同的方向:建设好这片美丽的古敢水族乡。
在这片土地上,水族人的勤劳简朴和电网建设者的汗水唤醒了这片土地发展的生机——山上逐渐恢复的植被、乡民家里陆续添置的电器、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致富的乡亲、民宿的逐步兴起等等。古敢水族人的箐林梦在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积累和实现的同时,电网也将继续承载着乡亲的期盼,以真情的灯火,默默守护古敢水族人的箐林水乡梦。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云南曲靖,古敢,水族乡,电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