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海南电网公司三亚供电局:好山好水好黎家(图文)

作者:王妍馨 阙廖夫 刘昌  2018-06-26

W020180626314256990058.jpg

  三亚供电局员工到中廖村的田间地头,检查村民日常用电情况。刘昌 摄

W020180626314257042624.jpg

  三亚供电局员工在中廖村为黎族同胞检查用电设备。刘昌 摄

W020180626314257092827.jpg

  供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让中廖村黎族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得知供电所员工到村里巡线,热情的村民拉着他们一起跳起竹竿舞。刘昌 摄


  来到海南省三亚市中廖村,走在乡村主干道,映入眼帘的是绿影婆娑的小径、错落有致的黎家小屋、碧玉般的小湖泊、翠绿的竹篱笆……古老的黎族村庄充满了诗情画意。路边的地里芒果飘香,村民忙着采摘盛夏里金灿灿的果实,偶尔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在中廖村的黎家小院,从白俄罗斯深造归国的舞蹈老师付子印正在指导舞蹈演艺团队排练。身着黎族服饰的村民,伴随着“幸福的日子绵绵长”的歌曲,欢快地舞动起来。


  “黎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作为见证了中廖村4次农网改造升级的供电员工,海南电网公司三亚供电局吉阳供电所副所长陈良在接受采访时,掩不住内心的喜悦。1999年,他来到中廖村参加农村电网改造时,到处是破旧的茅草屋,村民生活贫困,现在大家住进了新楼房,在家门口就能把日子过好,他感到十分欣慰。因为电网的每一次改造升级都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电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文艺青年李初的创业梦


  中廖村北邻海南呀诺达雨林5A级文化旅游区,东面是美丽的海棠湾,南面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往西走约4公里便是三亚动车站,优越的地理位置注定要吃“旅游饭”。


  “80后”的李初高中毕业后就独自闯荡广东,做了4年的销售。2003年非典肆虐,他回到了三亚开始跑运输,这一跑就跑了10多年,直到中廖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10月,中廖村按照三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据介绍,三亚市政府累计投资约5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生态绿化工程”“文化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一批改善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包括了骑行驿站、桥头建筑、环湖栈道、榕树广场等精品景观景点。经过短期建设打造,中廖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留存本土的特色文化和黎寨风情。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幸福工程,对创业青年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李初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就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他租了50亩地种植百香果、红心火龙果,同时着手规划休闲区、种植区、餐饮区、住宿区……经营着他的青春之歌生态庄园。


  来到青春之歌生态庄园,一早就闻到百香果芬芳的香气,不远处池塘边的种养殖区,鸡、鸭、鹅悠然自得地在树荫下觅食。与其他农家乐的老板不同,李初是个帅气的文艺青年,所以,他的农家乐自然也附带着浓浓的文艺气息,热情好客的他自称庄主。


  随着美丽乡村打造的推进,中廖村知名度越来越高。李初的庄园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不仅有了回头客,许多单位、户外运动群还慕名而来。为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他在服务上也逐步在升级,还请来了专业教练提供户外拓展服务,而摄影师则由他来担任。


  “观赏区里的观赏鱼最贵达2800元一条,这些宝贝比较娇气,感谢供电单位周到的供电服务啊。”李初说,他是村里第一个接上三相电的人,不仅养鱼需要电打氧气,他庄园里的餐厅照明、落地扇,包厢里的空调,厨房里的冰箱、冰柜、消毒柜等电器,农庄发展得好离不开供电的有力保障。


  村民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中廖村曾吸引不少房地产商到村里谈合作。据中廖村主任林泽良介绍,村干部并不着眼于短期利益,拒绝了所有合作开发意向。正是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廖村赢得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大量游客涌入中廖村参观,村民们走上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的中廖村不仅有农家乐,还建起了共享农庄、亲子乐园、特色民宿、12公里塑胶骑行道、非遗学堂


  ……


  乡村美了,游客来了,如何才能让村民富起来?中廖村委会与深圳华侨城集团签订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开发产业运营,中廖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进入2.0版本。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捧上了“金饭碗”。华侨城公司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寻觅一些具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吸纳进华侨城海南公司舞蹈演艺团队,并对村民进行专业化的演艺培训,让村民蜕变成为公司的“演艺人员”,增加村民收入。


  36岁的黄燕妹自小爱跳舞,华侨城公司在村里招聘舞蹈演员时,她和30多位姐妹加入了这支演艺团队。她说每天有5场演出,每月除掉“五险”她们还能领到3000多元,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孩子,比起背井离乡打工要好太多了。


  这支舞蹈队演员年龄从20岁到60岁都有。朱爱琼之前一直在家务农,她做梦都想不到51岁的她还能找到这份与自己爱好一致的好工作。自小性格活泼的她用树叶就能吹出动听的曲子,她还会吹牛角鼎、椰壳、唎咧等10多种黎族乐器,成为了舞蹈队里才艺表演的主角。


  负责编舞和现场排练的舞蹈老师付子印是中廖村里唯一的“海归”。他本科在内蒙古大学读中国民族民间舞,随后到白俄罗斯读研继续学舞蹈。2017年回国在天津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被聘请到中廖村当舞蹈老师,负责对黎族传统舞蹈进行提升。他说中廖村比他想象中还要美,黎族同胞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黎族村寨。


  中廖村不仅吸引来付子印这样的青年“海归”,还吸引来了自海南白沙县的黎族文艺女青年符海翠。中廖村有个非遗学堂,热带海洋学院陶艺班学员在这里学习黎陶传统技艺,陶艺师符海翠就是他们的班主任。她介绍说,店里的瓷器从几十元到几万元都有,传统堆烧柴窑斑纹,最为经典珍贵,但是成品率极其低,而电窑不仅缩短了烧制时间,而且提高了烧制的质量,成品率能达到90%以上,这可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中廖村的村民自信满满。李初拿出庄园的规划图介绍,今年他将在庄园里加盖民宿,让更多喜欢中廖村的游客不仅玩好、吃好,还能享受到繁华都市不远的宁静与美好。


  守护这份美好的还有供电人。在中廖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三亚供电局对村委会报装的20个项目在第二天就着手接电,这样的速度不仅是服务意识的提升,更是央企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一分担当。


  据介绍,中廖村先后获评“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等。随着项目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渐完善升级,用电负荷攀升,而这两年来三亚供电局积极投入电网升级改造,有力地支持了中廖村美丽乡村品牌的打造。


  村子的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尤其是电网升级改造。陈良介绍,中廖村的用电从2014年的约140万千瓦时增长至2017年的约260万千瓦时,从2014年至今,三亚供电局共投入108.41万元开展电力专项配套升级改造。


  “为更好地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三亚供电局也将继续加大改造力度,争取在2019年全面完成三亚美丽乡村电网的升级改造。针对中廖村建设,我们计划新增4台箱式变压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保障。”三亚供电局副局长陈运晖介绍。到那时,中廖村的电力将更加可靠充足。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海南电网,三亚供电局,好山好水,好黎家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