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隐患排查结束,王光金邀请供电员工一起弹起欢快的“左脚调”。 胡珍 摄
“阿老表你要来呢嘎,阿老表阿老表,阿表妹阿表妹,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小妹白等着……”走进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梅子树村,就听见欢快的弦乐声从村子里传出。
梅子树村的贫困户于2018年年底就实现了脱贫,如今这么多翻天覆地的转变,是全省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今年以来,云南电网公司楚雄牟定供电局积极贯彻关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加快农村电力供应提质升级,支持帮扶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乡村地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有了电,繁琐的弦子加工变高效啦!
牟定彝族“左脚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牟定县素有“中国彝族左脚舞之乡”美誉,清脆的弦子声是牟定人民欢乐的源泉。
梅子树村最有名的就是“彝弦”,近年来,跳“左脚舞”的男女老少越来越多,对弦子的需求增大,“彝弦”加工坊像雨后春笋一样兴起。楚雄牟定供电局充分发挥电力行业的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弦子加工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彝弦”产业让村民富了腰包,奏响了小康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技艺传承人王光金,是土生土长的梅子树村人,在爷爷和父辈的影响下,他从10多岁就开始学习制作弦子,20岁就独立设计、雕刻加工弦子。
走进王光金的弦子加工店,只听见电动机械嗡鸣作响,王光金正忙着制作一批新弦子,店内刨木机、角磨机、电钻……等弦子制作的电动机械一应俱全。“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前,梅子树村用电属村集体专用变压器供电,村里指定一人担任电工,由于缺乏专业管理技能,供电线路损耗比较大,电价较高,村民们根本舍不得用电器。”王光金告诉笔者,过去光是照明用电一个月就要20多元的电费,更别说用刨木机、电钻这些大功率用电设备来加工弦子的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梅子树村弦子加工业的发展,村民对用电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供电半径过长、线径小、负荷不平衡等因素,时常造成电压不足,遇到用电高峰时段,部分电器成了摆设。为帮助梅子树村乡村致富,牟定供电局加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大修技改项目建设力度,为梅子树村更换了变压器,开展低压绝缘化大修技改,解决了农村用电“卡脖子”问题,“做一把直径28厘米-100厘米的弦子需要近百道工序来完成,从木头解板成木板、弦箍衔接、弦板打磨、雕刻粘胶、上弦杆、雕刻……都得耗费大量时间。”王光金介绍道。“如今用上了电器,过去做一把直径34厘米的弦子要30天,现在只需要10天就可以做好。”
据了解,为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局加大农村电网投入,服务巩固脱贫攻坚,2021年共投入1.0799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重点开展了175个项目,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满足乡村振兴用电需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电网坚强,服务更有“温度”
为了持续提升农村客户服务水平,云南电网公司加大农村地区客户服务支持和指导力度,大力开展互联网客户服务“双百”行动,加大“南网在线”推广力度,提升“互联网+”供电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线上服务,确保客户“一次都不跑”。
每年到了楚雄州彝族传统节日,弦子销售就越发火爆起来,为了提供更加可靠的用电保障,牟定供电局主动与当地政府和弦子民间艺人沟通协调,及时掌握用电需求,采用“一对一”的服务机制上门服务,在用电高峰期,成立党员服务队,加强对供电线路和设备巡视和运行维护力度,避免供电线路、设备停电。
“网格经理制”是新桥供电所拓宽客户服务渠道和优化客户服务工作的新举措。负责梅子树村的新桥供电所网格经理陈光宏作为客户服务的前端,对梅子树村客户的用电问题在第一时间受理和就地解决。
在采访中,王光金竖起大拇指重复道:“这个电么‘扎实’好用呢。还不贵,算是一流了,现在我们弦子加工根本不用为电发愁。”王光金不但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还带领当地一些村民制作弦子,走向了致富路。为了表达对供电部门的感谢,他还自编自演弹了一段《电老表你要来呢嘎》:“电老表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小哥白等着……”敞亮的歌声温暖了每一位云南供电人的心房。 (胡珍 欧阳婷婷)
标签:楚雄牟定供电,幸福小康生活,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