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线路维护人员与村民在线路保护区下方换种的茶树园交流。 李品 摄
“你们的承诺都做到了,很讲信用!”近日,在广西百色隆林县沙梨乡母施村500千伏天平二线88号塔下,村民黄正合、黄景兰在油茶园里一边除草,一边和南网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工作人员聊天,他们在线路下方“换种”的5亩油茶树已开花挂果。截至11月20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已累计完成经果林“换种”1540亩,覆盖滇黔桂3省区6地14县。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网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找准基层关切的“堵点”“难点”“痛点”,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线路保护区低矮经济作物“换种”,用油茶、芒果、茶树经济作物“换种”松树、杉树、桉树等高杆油性可燃树木,依法破解“线树矛盾”,实现了电网风险防范、环境绿色发展、当地群众增收多方共赢的新局面,“换种”换来了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天生桥局共管辖10千伏—±8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28条、杆塔4076基,线路共计1900多公里,其中500千伏及以上线路1700多公里,横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覆盖69个乡镇。
一直以来,“线下树”导致的山火、线路跳闸成为影响输电线路主要风险之一。
“广西很多村寨习惯种植桉树,桉树长得快,五年左右就可以成材。”天生桥局线路维护人员张华很是无奈,“线路保护区下方桉树长得太高,与线路距离过近,电力设备如果对树木放电会引发山火,周边如果有山火也会导致线路跳闸。无论是对电力设备还是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来说,风险都很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天生桥局党委书记鄢富品多年来的一个心结。鄢富品说:“治理树障还得是依靠群众,‘砍’不行,我们就用‘换’,把线路下高杆树换成低矮的经济作物,既保持林地面积不减,又让村民鼓了荷包,线路也就安全了。”
说干就干。天生桥局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低矮的油茶树适应性强,耐贫瘠,抗干旱,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完美契合广西地区高山大岭的地貌环境。
“点子”找到了,怎么说服村民?为消除村民疑虑,提高油茶产出率,天生桥局请来技术员定期指导随访,传授种植技术。首次在广西田林县旧州镇、隆林县沙梨乡,开展经果林“换种”试点工作,说服了黄正合、黄景兰等第一批村民,免费提供油茶苗,将15亩输电线下桉树、杉树换成低矮的油茶树。按照市场行情,每亩每年可为村民带来4500元收入。
“我相信你们。”有了茶苗,又有了技术指导,黄正合不光自己要求“换种”,还动员村民一起种,一传十,十传百,村里的老百姓都种上了油茶树。
“线下树”变成了真正的“摇钱树”
试点取得了成功,鄢富品更加坚信,“换种”工作能够全面推广。
为全面推动线路保护区“换种”工作,天生桥局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区多次赴政府部门、线路沿线开展实地调研,找准“线树矛盾”症结,认真分析对策,结合政府要求、群众诉求,根据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类型的经果林“换种”。在贵州兴仁市、贞丰县、安龙县“换种”了茶树、李树,在云南罗平县“换种”了枇杷,在广西隆林县“换种”油茶、芒果。
“种植茶叶比种杉树、种玉米翻了几倍,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贵州安龙县洒雨镇村民钱明昌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在线路保护区下方种植了5亩茶叶,“一年能采摘三四次,5亩茶树就能带来25000元收入”。如今的“线下树”真正变成了“摇钱树”。
“点”上巩固“面”上推广
“‘换种’受益者不仅仅是村民,我们也是受益者。以前线路员工在树障治理上花费的时间多,‘换种’后减少协调维护量,既为基层员工减负,也节约了成本,实现输电业务提质降本增效。”鄢富品说,“线路保护区经果林‘换种’依法治理,系统性解决了树障难题。”
鄢富品介绍,在天生桥局党委推动下,近期,贵州册亨县政府印发了《册亨县全域电力线路通道树木“换种”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由地方政府牵头开展电力线路通道树木“换种”工作,这是贵州地方政府的首个试点。此外,天生桥局还参与起草《贵州省关于深入推进林区和电力线路火灾风险隐患共防共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指导文件,为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了线路走廊经果林“换种”依法治理。
线路保护区“换种”是天生桥局开展主题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找到“让群众增收”这一关键点,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堵点”“难点”“痛点”,形成了“政府出政策、林业出技术、农户出劳力、企业出资购苗”一整套解决方案,并协同地方政府打造了“册亨换种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了解,天生桥局将加强“点”上巩固,实现“面”上推广,最终实现输电走廊全覆盖,也让“线下”经济活起来,让当地群众荷包鼓起来,让西电东送输电线路更加绿色、安全、可靠,充分展现南方电网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
(李品 方野 韩建波)
标签:南网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以点带面,乡村,线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