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国网江西电力吉安供电分公司:耕好监督“责任田”谱写乡村“振兴曲”

——监督赋能乡村振兴侧记

作者:彭学军  2024-12-02

  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彭学军)乡村要振兴,电力需先行。供好电、服好务,是各级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中,县级供电企业如何做细做实做优电力保供,让老百姓放心、省心、满意,监督是保障。

  今年以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吉安县供电分公司纪委聚焦乡村振兴这一“国之大者”,主动履职担当,耕好监督“责任田”,撬动电力保供更好服务乡村振兴,铺就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路,绘就乡村“振兴图”。

  监督赋能,旱田“淘金”不是梦

  “能有勇气承包村里100余亩旱地,多亏县供电公司纪检干部帮忙,如今电杆、导线架到了承包地,有了电,水源就有了保证,旱地也就成了希望田了!”阳春三月,正是春耕春播好时节。3月23日,正在地里犁田的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方井村种粮大户胡华久感慨地向笔者说。

  年近60岁的胡华久是吉安县敖城镇出了名的种粮大户,他脑瓜子活,精明能干、胆大心细,前些年陆续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家里有1台耕田机、1台插秧机、1台收割机,全部机械化耕作。今年一开春,胡华久又盯上了方井村东边塅上那块100余亩的荒地,并与村委签订了10年期的承包合同。合同签后,他隔三差五的往承包地里跑。

  胡华久介绍,塅上那块地是实打实的旱田,距离水源地几百米。雨水充足时还有些收成,遇上干旱年份,人累得半死不说,连本钱都收不回。他说,“细算种田成本后,心里凉了半截。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冒失、盲动捏了一把汗,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农时不等人。老胡告诉笔者,正当他苦闷之时。三月中旬的一天,县供电公司纪检督查组来到敖城镇开展涉农电力保供、用电报装、用电安全情况监督检查,他们“面对面”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了解到胡华久的情况后,督查组的纪检干部立即登门走访,随同胡华久来到旱地现场进行用电勘察、设计,当场责成敖城供电所制定供电方案,帮他办理用电报装申请,还为他精打细算排灌用电线路、设备成本。

  “供电公司员工办事效率真高,申请用电报装三天不到,电杆就立好了,电线也架好了,真是咱们庄稼人的救命电!”谈起旱田用电报装感受,胡华久对电力保供助春耕赞不绝口。

  “瞧,手指一按,电就通了,水也来了,种田人的希望也来了,咱这百亩旱田‘淘金’不再是梦了啰!”他合上开关高兴地对笔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胡华久下意识地开具了马力,“铁牛”在田里飞快奔跑,身后犁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望着白花花的清水迅速流进干瘪的田地,看着欢快奔跑的“铁牛”……。笔者在沉思中找到了“旱田‘淘金’不是梦”答案:正是监督赋能,胡华久在信心满满按下电闸按钮的同时,心里头兴许早就按下了旱地丰收的“快捷键”。

  乡村振兴,监督赋能。据了解,吉安县供电公司在开展监督赋能春耕生产活动中,纪检干部与春光同行,聚焦电力保供、用电报装、用电安全及服务收费、办电态度等涉农用电民生问题,整合安监、生技、供用电等部门资源,组成督察组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巷蹲点,现场问农所需、解农所忧、纾农所困,为春耕春播布施“绵绵廉雨”,用精准监督殷实“天下粮仓”,于是有了《监督赋能,旱田“淘金”不是梦》这个故事。

  监督做“媒”,成就乡村好“丰”景

  十月的吉安,碧空万里,秋高气爽。10月11日,笔者随同江西吉安县供电公司纪检督察组成员造访吉安县种粮大镇——永阳镇,倾听电力保供服务“三农”的“故事”。走进永阳镇下边村水稻基地,千亩稻田映入眼帘,一片金黄,阵阵秋风吹来,稻浪滚滚,秋意浓浓。饱满的稻谷笑弯了腰,不停地向路人点头,兴奋地述说田野里的“香甜”,头戴草帽的农民熟练地驾驶收割机,穿梭其中,收割、脱谷、装袋,分外忙碌。

  “肖老板,今年收成不错呀,家里种了几亩地呀?入伏以来,持续高温,临时用电灌溉报装快不快?收不收费?”笔者近前问道。

  这位肖老板名叫肖志华,现年65岁,个人头不高,人却十分精干,他头脑灵活,胆大心细,2022年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余亩田地,还开办了一个烘干厂,方便附近村庄种田人,是永阳镇出了名的种植专业户。

  “多亏了供电公司帮忙,你瞧,这片稻田我们哥仨包了,大丰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灌溉用电报装,用手在村网格服务微信群里‘招呼一声’,供电师傅随后就到,装表不收钱、不误农时,方便得很啰。”面对笔者,肖志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信心满满地说。

  “八月,下边村旱情严重,不记得八月哪天了,我前一天夜里在手机‘村网格服务微信群’发送了一条临时浇地用电信息,第二天大清早永阳供电所师傅就帮我架好了线、装好了电表,看着哗啦啦的清水奔进‘喊渴’的稻田里,我很是感动!”肖志华感激地向笔者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电当家。没有充足的电力,何来粮满仓?”。

  电足粮满仓,监督来赋能。针对入伏以来吉安县少数乡镇严峻的抗旱形势,吉安县供电公司纪委坚持“一线工作法”,把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不断深化全链条监督,聚焦“三农”发展,扛牢抗旱保供惠民生监督责任,组成督察组,深入相关职能部门、一线班组监督检查抗旱保供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及临时用电报装、值班纪律、优质服务、配网低电压治理等情况,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肖主任,村里用户百分之百进‘下边村网格服务微信群’吗?网格服务微信群畅不畅通,社区网格员和供电员工信息能否共享,供电所电工能否快速响应村民用电诉求……”在下边村村委会,纪检干部就“社(村)网共建及社(村)网格服务微信群运行情况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线路设备巡视不到位、廊道清理不彻底,树障造成的停电还未杜绝;临时灌溉用电报装时效不够高,用电安全管控力度不够大,有的农户浇地出现地爬线等安全隐患……”在实地巡视10千伏指阳线、检查永阳供电所新增业扩报装资料后,督察组人员逐一记录着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向相关部门、单位下达监察建议书,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监督整改效果。

  “监督做媒成就好“丰”景。通过一线监督和实地走访,我们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及时解决问题,达到‘以监督促作风转变、以作风转变促电力保供责任落实,助力农业丰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目的。”吉安县供电公司纪委负责人表示。

  入秋以来,该公司深入一线班组、乡镇村社监督检查3场次,实地走访客户69户,发现并跟踪督办、整改、解决配变过载、架设排灌线路及农户低电压等用电问题17个,消除用电隐患43处。新建10千伏线路2.3千米,新增变压器4台,总容量400千伏安,架设农棑线路11.72千米,增粗改造0.4千伏线路34.69千米,安装浇地电表63块。

  “都说‘稻花香里说丰年’,为了‘稻花香’供电企业真是费心了,稻田灌溉用电、稻谷烘干用电,没少麻烦供电员工,有他们在,种田人就有了‘护身符’。”下边村党支部书记周利初说。

  以监督倒逼履责,压实问题整改,以监督巩固成效,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吉安县供电公司将紧盯井岗蜜柚、黑木耳、肉鸡养殖等特色产业,以强有力的监督落实落地电力保供责任,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铁检护“业”,脱贫户有了“摇钱树”

  一排排菌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菌棒上,一只只黑绒绒、肉肥肥的小木耳像一朵朵小花竞相绽放……11月16日,笔者走进吉安县油田镇路西村食用菌(黑木耳)种植基地,如同走进了墨的海洋,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长势喜人。

  村民们拿着箩筐穿梭在菌垄间,正抢抓有利天气忙着将一朵朵成熟的木耳从菌棒上采摘下来放进筐里,准备运回去进行晾晒,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如今的路西村,山清水秀画卷美。出门走的是硬化路,喝的是自来水,照的是光伏电,收获的是产业钱。发展的路子宽了,致富的步伐快了!”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国网吉安县供电公司纪委书记欧阳卫星感慨道。

  “欧书记、眭干事,有些天没有看见你们了。当年多亏你们帮忙,把我入股合作社、参股光伏站,这几年黑木耳长势好、品质佳、卖得俏,分红不少,中午就在我家吃顿饭哈。”路西村58岁的脱贫户付友英看到驻点单位纪检干部,热情地招呼起来。

  “我们来村里转转,看看大伙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有什么问题要向我们反映?看到黑木耳产业一年比一年好,我就放心,饭就不吃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欧阳卫星说明来意。

  “太感谢你们了,如今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流转土地收入就有3500元,在种植基地务工加上光伏站分红,一年收入4万多元,不用再离乡外出务工了,还可以照看老人和小孩。”脱贫户胡安安高兴地说道。

  “看到你们生活渐渐好起来,我们也就开心了,今后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提出来,我们尽量帮助解决。”欧阳卫星不忘叮嘱。

  路西村位于吉安县北部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吉安县供电公司2018年驻村帮扶点,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51人。与其他村庄一样,青壮劳力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只见留守的老人与孩子。帮扶以来,吉安县供电公司纪委主动担当,常态开展走访监督,推动驻村书记有效开展工作。2019年该公司驻村书记经多次测算、论证,决定发展黑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采取“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全部吸收包括52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菌棒等,并以市场价收购基地的产品。同时争取到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组织52户贫困户参股江西益欣新能源(光伏)公司。

  “我们52户实在拿不出钱难以入社、参股。”“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租金怎么算?什么时候给我们?投钱入股合作社有保障吗?……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有明确答复。”刚开始投资入股合作社和流转土地时,村民意见较大,贫困户都不愿投资参股,还时不时有村民到驻村书记和地方纪委反映问题。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该公司纪委主动介入,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与当地纪检干部上门走访,深入田间地头,紧扣黑木耳产业发展相关措施制定落实、电力保供、土地流转租金兑付、村民务工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

  “52户贫困户入社、参股资金,我们公司纪委想办法解决。”

  “流转的土地,每亩每年600元,同时还能在产业基地务工,每天80元,年底还能从合作社拿到一定分红。”

  “能有这样的承诺,我们同意入股。”

  一条条知心的措施解决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打通产业发展“中梗阻”,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大伙都在入股合作社意见书上按了手印。

  该公司纪委还靶向监督电力保供,促使路西村配电网脱胎换骨。近年来村配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千米,新增变压器4台,容量400千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18.6千米,增粗改造低压巷线23.23千米,为产业发展壮大、村民脱贫致富、乡村发展振兴铺就用电“快车道”。

来源: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江西电力,吉安供电,责任田,乡村振兴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