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四川信通应急视频救援攻坚克难 四个百分百

作者:通讯员 廖瑞彬  2015-11-18

  电力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是电网智能系统的神经中枢,在电力调度、现代化管理抗险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作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信、信息支撑机构,全体干部员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经过几年的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发展,打造了一支拉得出、联得上、战得胜的“应急视频救援队”,为四川省电网建设与安全可靠运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经历灾难痛苦启动建设步伐


  今天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之不易,是自然灾害沉重的教训与与时俱进的电力电网发展需求得来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通信完全中断,信息系统全部瘫痪,因缺乏应急通信支撑,各级指挥部无法快速得知人员伤亡、电网受损、基层电站受损等信息,灾区救援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信通公司干部员工为了获得灾区的信息,心急!大家不知道汶川、青川的具体灾情,也不知道我们干部员工生死,无法实施有效救援。在大灾大难面前,信息就是生命!”参加过汶川地震抢险的国网四川信通公司运检中心主任杨鸿昌沉重地回忆到。


  大灾发生后,怎么快速、准确地把受灾现场数据传回指挥中心,有利于指挥中心及时科学地安排救援成为一道难题。面对系统设备、通信网络、各级指挥系统技术落后的现状,现有技术根本无法支撑处理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也无法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抢险需要等系列实际问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提出:启动实施通信网2010年~2012年三年专项规划,建设坚强电力通信网络,组建先进可靠、快速机动的应急通信系统。拉开了应急视频通信系统建设的帷幕。


  建成应急通信系统保障能力提升


  2010年,国网四川信通公司决定组建“应急通信队”,绝不能让2008年的悲剧重演。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8岁,部分成员是刚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面对巨大考验,他们凭着朝气、活力,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失败中成长。经过1年的磨练,他们用可圈可点的成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2011年11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前1年完成《通信网三年专项规划》建设任务,建成4.9万千米的电力光纤通信基础网络。以高清视频会议、变电站视频监控、应急通信为基础支撑的视频通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投入运行,通信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12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信系统实现了“4个100%”: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供电营业厅(所)光纤覆盖100%;220千伏以上变电站双光纤覆盖100%;省、地、县一体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覆盖100%;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实现视频监控覆盖100%。同年,他们还完成156场视频会议服务,出色保障了“5·12”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等现场直播任务,其精准控制和高超的直播技术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四川信通,应急视频救援,攻坚克难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