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网讯:“开票时间减少了,操作风险降低了,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11月18日,龙岩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朱林娴利用“财务机器人”快速完成了光伏发电电费发票的开具工作。“财务机器人”的开发及运用意味着分布式电源结算工作开始迈向自动化、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利好分布式光伏的政策,龙岩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从2014年的36户发展到如今的4237户,增长了117倍。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激增给基层工作人员在开具发票、光伏结算和支付等方面带来较大工作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伏结算,要经过电费清单导出、用户补贴分类、开票、形成影像、发票清单、财务审核、发起付款等多个环节,以龙岩供电公司本部为例,200张发票光开票时间就要花上2个工作日。”朱林娴表示,手工录入信息时间长,错误率也高。
优化营商环境,让老区用户有更大“获得感”,龙岩供电公司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初心与决心,从源头着手,于今年10月份,协同省公司机器人项目组队从分布式光伏开票、结算、支付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选定在手工录入工作量最大、最容易出错的开票环节进行改造,将财务机器人程序嵌入航信开票软件中,实现分布式光伏收购发票的自动批量打印。
“通过机器人自动读取《光伏发电用户电费清单》中的电量、电费等信息,于开票系统中写入数据,自动发送批量指示打印指令,大幅度缩短了开票时长。” 以龙岩供电公司本部为例,200张发票打印时间从2个工作日减少到2个小时,避免了手工录入可能的错误,显着提高了光伏开票、结算、支付效率和准确率。
据介绍,“财务机器人”承担了繁重的记账、入账工作,能够替代人为单一性、重复性工作,让结算人员从繁重的任务重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转向分布式电源结算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节约了企业成本,在处理大量数据方面具有更好的规模效应,并能7*24小时全天候工作。
“原来要一个月才能到账,现在才上旬就到账了。”采访中,新罗区万安区四村村民委员会村主任表示,从最初到税务局、供电部门各个部门“多趟跑”到“一趟不用跑”,在家就能坐享光伏收益,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延华说,由机器人代替人为进行批量开票,是该公司在探索智能化、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现代化大洋上激起的一朵小浪花,是恪守“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
截止目前,“财务机器人”已上线运行2个多月,先后录入数据400多条,准确率达到100%。
数字赋能,未来已来。财务机器人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主动适应数字化变革趋势,借鉴互联网行业中的“共享经济”模式,打造“内容+平台+应用”的新型生态链,旨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升级稽核风控体系成果,提升结算效率。
下一步,该公司将与财务机器人项目组沟通改进,继续优化分布式自动开票程序,并在全市推广,持续提升分布式光伏购电结算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龙岩供电,试点,机器人智能,批量开票,光伏购电,效率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