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麦收季节

作者:邳州供电公司 岳成军  2015-06-04

  进入农历五月,芒种节气到了,天气热了,麦子黄了,饱满的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波浪翻滚,不断点头。望着丰收的景象,农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布谷鸟“咕咕、咕咕、割麦耪秫秫”的声声啼叫,小麦就要开镰收割了,农村大忙也将随之开始。


  三中全会前的大集体时期,我们苏北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收种,每年的麦收季节,全队男女老少齐出动,忙的不可开交,队长说,这叫“黄金铺地,老少弯腰”,一年的口粮就指靠这季子,要全力抢收,虎口夺粮,颗粒归仓。


  开镰前的头一天晚上,生产队长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讲麦收形势,要求社员们打起精神,卯足劲,做好充分准备,把镰刀磨快,把茶水带足,按时参加麦收,同时对劳动力进行分工,强调劳动纪律,麦收期间男劳力一律不准请假和缺勤。


  次日,天刚亮,趁着清晨天气凉爽,参加收麦的人们踏着露水早早地来到田头,等待队长分配任务。过去生产队种麦都是用耩子播,一垄垄、一行行,通风透光,利于生长,便于收割。每人若干垄麦子分好后,割麦快手或“老把式”打头趟,后边的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此时,小麦正式开镰。割麦快手们大都使用大镰刀,一尺左右长,一刀可割两垄,麦个捆的大,他们弯着腰,左手拿把,右手挥镰,只听“哧、哧、哧”一片声响,半天功夫,一块地小麦便收割结束。


  中午要吃饭了,队长安排专人送饭。送饭人挑着桶和筐,筐内放着小麦煎饼,桶内盛着土豆烧猪肉和鸡蛋汤,这么好的饭菜简直就是神仙过的生活。社员们聚到地头树底下,依次领饭打菜,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趁着吃饭的空隙,送饭人拿来磨刀石,把割麦人的镰刀磨得锋利,以便再战。


  一块小麦收割完后,专门运麦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们早已赶到地里装了平板车,男的驾辕,女的拉偏挂,这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他们比着装,争着干,多拉快跑。还有小学生,他们放了麦忙假,帮助大人拾麦挣工分,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那时社直机关单位人员下队支援麦收,他们骑着自行车,头戴草帽,车篮子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和军用水壶,到一些劳动力少的生产队帮助麦收,指导工作,虽说干不了多少活,但其工作作风和精神受到人们尊敬。


  麦子运到场上,还要铡麦、翻晒,用牛或人拉碌碡碾轧,扬净,达到颗粒归仓,寸草归垛。麦收时节,农民们不光忙收,还要种豆子、点玉米、栽水稻、交公粮,一个月左右才能结束。为防阴雨天影响进度,农民们“抢”字当头,皮肤晒黑了,人累瘦了,但他们干劲十足。


  对比现在的麦收,那真是天壤之别。村民说:过去麦收累断肠,如今麦收不再忙,机械收割服务优,拿着口袋等装粮,改革发展形势好,丰收感谢共产党。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邳州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