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网沈阳供电公司220千伏盛京输变电工程站址和路径得到最终确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沈阳公司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变电站建设中的难题被一一攻克。与此同时,沈阳市相关区县委办局正不断增强尽职尽责的服务意识,全力支持沈阳电网建设工作,确保这一基础产业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间断支撑。
这一切表明,政企联袂、互利共赢、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必将有力地推动市政与电网规划、建设深度融合。在电网建设中,地方政府与供电企业通过联袂发挥自身优势,合力突破制约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才能最终实现电网建设与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电网建设的“沈阳模式”已经在素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形成。
政企携手成效显著
电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全局。电力建设项目包括规划、立项、审批、设计、招标、施工等多个环节,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必须超前谋划,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社会的建设,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破解各种各样的难题,使沈阳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决定按照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从电力需求预测入手,做好电网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在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开始,沈阳公司向省公司申报的下一年度电网建设项目,立项方式已转为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由各区县市政府在电网规划原则基础上自主申报,大大改善了电网规划建设的工作环境。同时,与各区县政府签订《框架协议》,进一步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供电企业的自身优势,合力解决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步伐。
彭锐是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多年从事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他对记者说:“这些年的电网前期工作,我就觉得这两年来活儿干得透亮!”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沈阳市不断加大重点电力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供政策扶持,给予了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发展及沈阳电网建设以极大的助力。同时,也为改善沈阳电网结构,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政策支持。
当前,沈阳市政府改变了以往的电力建设土地划拨模式,将输变电工程土地证由市级相关部门统一下拨,极大地提高了电网建设的速度。同时对电网增容改造工程实行环评豁免,确保了电网增容改造走上了快车道。据了解,上述两种工作上的创新也开创了国内电网建设行政审批的先河。
有了如此利好的政策支持,沈阳电网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投身到沈阳电网建设与改造之中,发回了一连串的捷报。
记者最近在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220千伏爱国、66千伏孟家等12项输变电工程,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荣誉称号,用高等级的基建工程实体质量与建设管理实现了基建工程集团式创优。
过去的2013年,沈阳供电公司共投运20项工程,变电容量273.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492.2公里,其中220千伏变电站4座,投运66千伏变电站12座,使当年成为沈阳电网建设投运规模最高年份。
服务地方电力充足
法库县位于沈阳北部,仅仅用了10年,这里就快速抢占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制高点,并正在向千亿产业集群昂首迈进,荣膺“中国瓷谷”荣誉称号。
现代陶瓷制造与电能供应息息相关,10年时间,法库累计引进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89户,陶瓷年产量已达6.8亿平方米,年产值550亿元。如此数量巨大的陶瓷产能,使当地原有的一座220千伏法库变电站的容量已经“喂”不饱这个迅速成长的婴儿。沈阳供电公司在进行充分的前期负荷预测后,依照法库县政府的申报需求,规划建设了220千伏瓷都输变电工程。
在法库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推进难度最大的蒲法线、高法线进线工程按照施工节点有序推进。
8月13日,记者在位于法库县境内的220千伏瓷都变电站看到,新近投运的变电站户外设备一尘不染,以往繁杂的一二次设备已经被新型的gis代替,设备操作实现了全智能化。
据现场的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建设部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历时近两年,于今年2季度投运。该变电站的投运,极大地缓解沈阳北部电网的供电压力,满足了法库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能力。
记者当天在法库隆盛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原料黏土经过粉碎机打粉、拌和、压模、烘制、上釉等工序,仅仅64分钟,一片漂亮的成品地砖就从生产线上下来打包了。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听说法库县境内又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解决了供电瓶颈问题,更加坚定了他扩大生产的信心。今年他计划再增加两条生产线,预计年末产值将猛增到5个亿。
“十二五”期间是沈阳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沈阳地区将迎来新一轮投资发展热潮。2014年,沈阳市提出了紧紧围绕“三大目标”、统筹推进“五大任务”的年度总体目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对电力等基础能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在沈阳的东北部,占地2平方公里的上海通用北盛三期工程正巍然耸立,为其提供电力支撑的66千伏大志输变电工程也正紧锣密鼓地按计划实施。服务重点项目,满足沈阳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求,满足沈阳地区人民群众安全可靠用电的需要,已经成为沈阳电网建设者肩上庄严的历史责任。
据了解,2014年度已下达计划的电网建设任务15项,线路长度406.8公里,变电容量102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工程7项,线路长度363.36公里,变电容量48万千伏安;66千伏工程6项,线路长度42.72公里,变电容量54万千伏安。
沈阳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到“十二五”末期,沈阳电网有5座500千伏变电所,220千伏变电所达到29座,66千伏变电所达到208座。届时,充足的变电容量储备、合理的电源点布局、完善的电网网架结构,将满足沈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现在,在强大电能支撑下,灯光装扮的沈阳成为夜晚美丽的皇后,我们看到大东北的不夜城正笑迎八方来客,在辽阔的黑土地上熠熠生辉,释放着无限魅力……
标签:沈阳模式,地方电网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