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玉律社区供电改造完成前。
光明新区玉律社区供电改造完成后。
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深圳电网最高负荷3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53万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1626万千瓦增长7.8%,部分片区的城中村或供电设备残旧的老旧小区再次出现停电问题。归根结底,当前,实际用电负荷逐年增长,现有供电设施不堪重负、老化较为严重、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等老问题依旧存在,电网建设、电网扩容改造则一直遭遇阻力大、落地难问题,导致一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停电问题反复发生。
牢记南方电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致力于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深圳供电局目前正通过政企联动加快电网建设,计划在2018年基本解决城中村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但计划落地实施需要社会各方给予电网建设更多理解和支持。加快解决城中村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多方共赢。深圳供电局表示,将持续做好电力科普和解释沟通工作,积极回应市民的关切。
须从问题根源着手解决
最近几年的夏季,深圳电网最高负荷记录不断被刷新,用电负荷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坪山区、龙华区等地,深圳电网负荷仍面对着不小的压力,特别在部分供电设施存在问题的片区。
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深圳部分片区发生过停电情况,受影响的区域基本都是城中村或者设备残旧的老旧小区,不少受影响的居民对此也有情绪,希望停电问题能尽快得到彻底的解决。据供电部门介绍,停电的直接原因是夏季用电负荷剧增,部分供电设备不堪重负,引发故障,大多为低压设备故障,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电网建设阻力大,电网扩容改造落地难。
城中村供电设施现实问题多,利益及管理问题复杂,单靠供电部门应急抢修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停电问题,如果问题每年发生,则还会给相关区域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凸显了加快电网扩容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需社会各方理解支持电网建设
今年年中,由深圳市经信委牵头,各区(新区管委会)、深圳供电局配合制定的《深圳市2017-2018年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计划》印发,提出计划2018年基本解决城中村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
根据计划,2017-2018年,全市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规划投资合计约35.7亿元,计划到2018年基本解决城中村供电设施存在的用电紧张、安全隐患突出、设备残旧老化等问题。深圳市将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出资、统一标准、分类实施、强弱电统筹、同步接管”的策略,对陈旧老化、不符合安全标准及重满载的城中村供电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深圳供电局指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政企联动机制的作用,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推进电网建设。据深圳供电局介绍,对于输变电设施的电磁场强度防护标准,我国采用的标准比国际通用标准还要严格。近年来,深圳供电局通过电网开放日等渠道,持续多批次组织市民到变电站等地实地测量电磁场强度,实测的结果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也低于一些日常家用电器的电磁场水平。实际上,输变电设施仅产生微弱的电磁感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市民可积极参与供电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也可以多从权威的第三方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科学知识。
走访
通过改造根治供电设施重过载问题
“与其一到用电高峰期就可能面临停电,不如一次性就改造建设好。”在光明新区塘家社区住了十多年的居民张小姐表示,今年夏天她居住的地方几次发生过停电的情况,尤其是夜间停电很影响生活,城中村的供电应该好好改造建设好,不能总是发生停电问题。
据悉,按照《深圳市2017-2018年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计划》提出的目标,全市计划在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据光明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光明新区涉及的项目有133项,计划投资约2.63亿元,改造台区315个,基本消除城中村供电设施的安全隐患、频繁停电及低电压问题。根据电网规划情况,光明新区还需新增一批配电房,新建公变和低压线路,以更好满足新增的负荷需求。
改造项目推进进度不一
据光明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配电网改造项目落地难,夏季一些城中村仍出现了多发停电问题,比如茨田埔、合水口等;也有的区域改造项目得以落地,相关区域停电问题很快得以解决,比如马山头、甲子塘、碧眼社区等。光明供电局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支持,加快推进电网改造落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据光明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进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希望尽早造福居民,也希望居民可以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配网改造建设过程中,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配电房建设、低压线改造难落地等。多处原计划于2016年就建成投产的配电房,到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仍未落实,导致改造项目无法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效益,而打街码、低压电缆上墙受阻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数据
近年来的夏季用电高峰期,深圳电网最高负荷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15年深圳电网最高负荷达到1559.6万千瓦,较2014年最高负荷增长2.22%;2016年最高负荷达1626.2万千瓦,增长4.27%;2017年最高负荷达1753万千瓦,增长7 .8%。
2016年深圳共有1486台城中村配电变压器存在重载情况(占比19 .9%),部分供电设备运行年限较长,甚至已经超过20年(占比2.2%),这些供电设施残旧老化情况较为严重,供电质量甚至供电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根据规划,2017-2018年,全市城中村供电设施改造规划投资合计约35.7亿元,规划新建(改造)配电站607座,配变1506台,低压线路3458.5千米,更换电表箱42564台,新建智能电表67.7万只,覆盖低压集抄86.6万户,但改造计划要落地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深圳,城中村,电网扩容改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