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上海电力高质量推进架空线入地工程

作者:通讯员 厉天康  记者 王靖  2021-03-17

  企业传承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驻沪央企,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承和发扬上海红色革命精神和百年电业优良传统,始终把传承红色精神与促进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架空线入地工程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等情况,坚持把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推进架空线入地的强大动能,建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民心工程,彰显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临时支部有担当

  曾经,上海市区空中线缆交错、地上立杆林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杂乱无章的架空线及立杆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安全和景观的因素。2018年,上海市政府制定架空线入地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重要区域、内环内主次干道以及内外环间射线主干道总计约470千米道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实现落线拔杆。

  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上海市电力公司深刻认识实施电力架空线入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乎上海城市形象和市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工程,也是推进上海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开工之前,该公司党委组建架空线入地工程临时党支部,下设规划前期、技术管理、建设物资、安全监督、客户服务、综合保障等6个党小组,由公司各部门相关专业骨干党员组成。

  四平路区域是虹口区历史悠久的商业圈,人口特别密集,用户众多,负荷量大,该区域共有110根电杆需要拔除,27个杆变需要卸载。规划前期党小组全体党员加班加点埋头工作,细致掌握了每一条线路、每一根电杆、每一个分支箱的去向和变化,提出了详尽稳妥的入地方案,仅四平路新港路到吴淞路的低压部分架空线入地方案就有42条。看似大刀阔斧的架空线入地工程,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一粒米上雕浮屠。

  临时党支部将工程推进的难点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将工程推进的需求作为支部工作的要求,始终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引领,强化责任担当,注重统筹协调,有效提升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力,积极应对入地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实现工程现场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为高质量推进架空线入地工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建联建聚实力

  为了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工程质量,该公司党委依托架空线入地工程临时党支部,与各行政区建交党委、周边街道、公安交警和其他管线单位广泛开展党建联建,定期召开项目联组讨论会,就项目实施进度征询各方意见,在站址和管线选取、现场施工组织上反复协调、反复商议,安排好工程项目的过程管控和动态监督。在杨浦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事务中心召开架空线入地与合杆整治工程前期协调会;在虹口区重大办召开电力、信息和上水施工配合会,共商推进10千伏配电站土建建设;再次查看人民广场地区,研究站址位置;杨浦区踏勘黄兴路、中山北二路现场,选择站址……通过组织共建、责任共担,形成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红色基因的根脉,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宝贵财富,也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架空线入地工程取得了显着成效。

  2018年至2019年,上海共完成约240千米的整治任务,拔除各类立杆3万余根,平均减杆率60%,进博会现场周边、人民广场等多处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架空线全部入地。2020年,上海克服疫情、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并于年底超额完成100千米的整治任务。3年来,上海市电力公司完成人民广场、新天地、南苏州路、北苏州路、虹桥路、北翟路、新华路等众多景观、重要道路电力整治工作,实现“撤线拔杆”“景观美化”。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该公司党委始终把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的“金钥匙”,立足时代使命、按照时代要求,为红色精神注入新的内涵、转化成强大动力。

  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最终都要落实到真抓实干、干事创业上。上海电力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激活红色基因中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争当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排头兵。

  红色印记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上海电力,高质量推进,架空线入地工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