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辽宁抚顺县供电公司高湾供电所优化班组工作模式

用上“大地图” 一线班组提质增效

作者:张爱萍  2019-11-14

  10月29日,在辽宁省抚顺县康西村的10千伏王木线农网改造升级现场,辽宁抚顺县供电公司高湾供电所所长刘传波用手机拍摄他负责改造的杆塔照片、采集坐标信息,并上传至“数字电子大地图”系统(以下简称“大地图”系统),继续补充完善系统内相关信息。


  “大地图”系统是高湾供电所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背景下研发出来的。


  高湾供电所把提升班组智能应用水平、数字化管理水平作为加强班组建设的创新模式,通过“大地图”系统,提高班组信息化作业支撑能力,打通内部信息壁垒,促进信息数据共享。


  优化传统班组的业务模式,人人都是“活地图”和“急先锋”


  “随着电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抄表、催费等营销工作已经实现了系统集采集抄,非常便捷和实用。”谈起研发“大地图”系统的初衷,刘传波说,“2018年12月,我就想研发一款便于一线配电人员运维的平台。但当时只有个简单的框架。”


  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设备类型多样、作业点多面广等特点,在管理、巡视、运维、检修等方面增加了配电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从事了13年配电工作的刘传波结合经验说:“配电工作是纯人工的活,线路、杆塔等都得靠人脑记忆。”他说,员工的记忆有时会出现偏差,尤其是新员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熟悉现场设备情况。因此,智能化、电子化是他们的研发方向。


  今年,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刘传波带来灵感。在3个多月的研发过程中,他带领高湾供电所17名配电人员完成了区域内16条10千伏线路、1475基杆塔及其设备的精准定位,位置精确到10厘米以内;核对杆塔金具及其附属设施的型号、数量,采集变压器铭牌信息;拍摄杆塔号、杆塔整体结构和杆塔细节3张图片。5月6日,高湾供电所作为抚顺县供电公司试点单位,正式上线“大地图”系统。


  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查看、图片采集查看、数据汇总、坐标位置导航、统计等功能。采集的设备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为内部的生产、营销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生产、营销系统数据又可以在“大地图”系统中得到进一步校验,各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员工可以通过手机端的系统坐标位置导航功能快速到达抢修地点。外部的客户在系统注册获得权限后,可以看到定位附近的电力设施。系统还会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快速提供最佳用电方案供客户参考,丰富客户的使用体验,最终实现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电网一张图的工作目标。


  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6月12日8时45分,高湾供电所接到望花区高望路友爱东二台区客户王晓丽家里停电的报修电话,通过在系统中定位客户家中地址,得知该供电所距离客户12.5千米,预计用时25分钟到达。配电抢修班班长马守信说:“以前是分片管理,老员工只对某一片区熟门熟路,不管现场什么情况,都得派人去。”


  当天,苏宇是距离客户最近的抢修人员。通过手机端的“大地图”系统导航,苏宇5分钟就到达了现场,检查发现是客户家中空气开关跳闸造成的停电,合上开关后恢复供电。此次抢修到达现场时间较之前缩短了20分钟,减少出动抢修车1辆、抢修人员1名。


  “大地图”系统提高了班组成员单兵作战能力。如今在高湾供电所,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人人都是“活地图”;无论是检修、抢修还是报修,人人都是“急先锋”。


  运维设备信息汇集更新,提升班组日常工作效率


  10千伏王木线是抚顺县供电公司秋检期间最大的一项改造工程。10月29日,13个乡镇供电所共出动104人,改造55基电杆,架设2253米10千伏导线。其中,高湾供电所派出7名配电外勤人员,负责101~107号7基电杆的改造任务。


  “在得知包干的电杆和线路后,我们在单位就用‘大地图’系统提前勘查现场。”高湾供电所安全员姜培军说,“以前接到一项作业任务,班长必须要组织相关人员去现场查看线路走向、设备情况、周围环境等,现在方便多了。”如今运维管理工作的便捷,得益于系统上线前大量的信息采集和汇总。


  刘传波还补充说:“如果几年内某条线路或电杆不发生迁改,这些信息可以持续使用。”在现场,他实时上传了改造后电杆的基础信息。


  作业前期,姜培军进入“大地图”系统电脑端,输入“101号电杆”,系统立即出现经纬坐标、现场图片,以及导线长度、电网覆盖面积等参数,不用现场勘查就能对信息了如指掌。为了验证系统勘查的准确性,姜培军再次到现场查缺补漏,确保电杆的位置和设备信息完全一致。


  10月8日,高湾地区的天然气长距离输气管线需要加固。施工方联系高湾供电所,请求提供地下电缆位置信息,防止开挖过程中破坏电缆。“过去,我们只能凭记忆告诉施工方地下电缆的大致位置,现在‘大地图’系统能准确提供地下电缆的坐标位置。施工方根据坐标位置开挖,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大地图“系统已成为高湾供电所优化班组工作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三型两网“建设的深入推进,该系统将发挥充分资源共享优势,搭建更加便捷的应用平台,推动”生命体“班组建设。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辽宁抚顺供电,高湾供电所,优化班组,工作模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