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安全检查是“救火式”的,时间安排上往往不充分,检查人员随机性强,检查只按表单被动操作……这些过往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后将在广东电网逐一打破。2014年12月25日,广东电网印发《安全检查常态化工作方案及地区供电局安全检查常态化机制建设指导意见》,今年广东电网将在全省形成一套全面规范的安全检查计划、标准、方法和流程,促进安全检查工作 “有计划、常态化、标准化”。
摒弃“救火式”检查
目前广东电网对直属单位定期开展的安全检查计划主要有春季暨防风防汛安全检查、迎峰度夏安全检查、秋季安全检查和防雨雪冰冻灾害4项例行检查。据广东电网安全监管部安全监察科专责严永高介绍,以前的安全检查是“救火式”的,除了几项例行的就是上级或政府要求和主导的,基本上是接到通知,大家就手忙脚乱的停下手中工作准备“迎检”,时间往往很仓促,大多时候存在为了检查而检查的情况。
安全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自2014年年初开始在中山局、江门局、汕头局三个单位试点开展。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常态化检查在试点地市局形成了“金字塔”的模式。基层班组按照周计划,将安全检查的规范和要求融入到工作表单中,应用作业表单开展日常安全检查。二级部门按照月度检查模式,应用 “月度安全检查表单”开展安全检查。市局、县区局承接省公司模式,开展例行或专项的安全检查。形成逐层逐级的检查机制后,基层工作人员将检查寓于日常工作中,以便更及时的发现安全问题,更好地防范安全隐患。
中山局500千伏桂山巡维中心站长张新明,从表单实施一开始就在中心里积极推广应用,班员已经对融入了安全检查模式的表单非常习惯,都觉得好用。张站长说:“现在在日常检查过程中融入了隐患排查的相关内容,使得工作、安全两不误,不用另外组织专项检查了,减轻了工作量,达到了只做一件事的目的。”张站长举例说,他们将设备发热隐患排查的要求融入变电站红外测温的作业表单中,巡检人员在红外测温日常检查的时候就进行了设备发热方面的隐患排查,一年来,500千伏桂山站均无发热发面的故障发生。
专家库让检查更专业
严永高说,以前的安全检查人员都是临时从各个专业部门抽取的,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会直接影响检查的效果。今年广东电网将从本部和直属单位选取熟悉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风险体系审核方法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覆盖各专业的安全检查专家库。同时,对专家进行安全检查知识培训并不定期更新专家库人员。
专家库组建后,安全检查工作将要求每位专家在检查前要形成自己的检查思路,比如检查什么项目,有什么要求,检查形式,选取哪个单位作为样本等等。这将改变以前只按表单检查不够深入的状态,也不会再出现被检查单位带去哪就检查哪“被牵着鼻子走”的局面,“被检”单位安全生产的真实水平将进一步如实反映。
除了专家库,各个供电局将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本地化的安全检查项目库,将管理、设备、作业类等检查项目的要求、标准、规范等分门别类地列出,这将做为标准为各类安全检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据了解,在管理流程上,安全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更为注重闭环管理,特别是对检查结果的分析。严永高说,现在我们不再单纯的解决表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找管理上的原因,帮助基层单位举一反三,查找管理上的不足,更好地解决安全生产“三老问题”。
据悉,广东电网各直属供电局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本单位安全检查常态化机制建设方案,6月将完成各局检查项目库、检查表单、检查流程等机制建设,并于11月底完成全省试运行。
标签:广东电网,全面规范,安全检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