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本版即日起将连续报道公司部分单位在实施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告别绝对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早已在巴渝大地上吹响。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
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发挥行业优势,统筹资源,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投入和改造升级力度,全力满足扶贫产业发展用电需求,服务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及时结算上网电费,开展结对帮扶,实施消费扶贫,多措并举,助力重庆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电网焕新颜 脱贫动力足
4月20日,乘车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沿龙河支流蜿蜒前行约10千米,夹在大山之间的全兴村老街便映入眼帘。
老街石板路两旁的房屋古色古香。曾经高耸的电杆和交错的电线无影无踪,街面变得更加整洁、亮眼。
中益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伴随着脱贫攻坚的步伐,海拔近1000米、群山环抱的全兴村老街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这几年,全兴村瞄准避暑经济,全面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脱贫户余长芳家的四层楼房里,两个大冰柜、两台电热水器及电饭煲、猛火灶、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像我们开民宿的,没有电可不行。”年近60岁的余长芳指着街上新安装的配电箱说,“蒸饭、炒菜、冷藏食品及客人洗澡、看电视等都要用电。夏天客人最多的那两个月,每月要交电费1000多块钱。”
作为当地住户,余长芳对老街近几年电力的变化如数家珍。“以前电压不稳,到了晚上大家都用电时,电灯忽明忽暗。”余长芳说,“2018年,老街电网迎来了改造升级,变压器和线路都换了,原来电压低、用电不稳定等问题有了很大改善。”
近年来,全兴村老街旅游和民宿产业迅猛发展,用电负荷随之快速增长。4月初,石柱供电公司将老街的架空线路改为电缆且入地敷设,还把两台架空变压器更换为8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
“现在电力足,去年光民宿就收入了2万多块钱,今年有望翻一番。”余长芳说。
老街的风貌改造即将完成,不仅电线入地,旁边山上还建了3千米步道。“游客来了有住的、看的、玩的。今年夏天生意会更红火。”余长芳说。
在电力的支持下,全兴村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走上了致富路。
“村里经营民宿的有20余户,其中脱贫户8户。”全兴村党支部书记余茂平说。2018年,全兴村电网全部实施了改造升级,目前村民大力发展大黄、黄连等药材种植,以及中峰养殖、旅游民宿等产业,原有的54户贫困户已有53户脱贫。
电网焕新颜,脱贫动力足。2018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持续推进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级深度贫困乡镇电网改造升级。截至今年3月,该公司累计投入电网改造资金41亿余元,使18个重庆市级深度贫困乡镇户均供电容量由1.35千伏安提高至2.1千伏安,为重庆脱贫摘帽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国网重庆电力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用电保障,累计投资6103万元,为404个易地扶贫搬迁居民集中安置点1.3万余户贫困户接入电力,推进集中安置点建成重庆市级标准化示范片区。
光伏接入快 阳光变现钱
让光伏扶贫电站早接入、早发电、早收益已成为国网重庆电力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2017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积极服务光伏扶贫电站并网,投资2693万元,免费接入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87个、户用光伏电站763个,接入总容量1.6万千瓦。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支付电费及补贴2654万元,让4384户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
4月9日,天气晴好。在巫溪县红池坝镇渔沙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内,7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几名供电员工和村民正在巡检光伏板及线路。
“这个电站占地约5亩,装机140千瓦。”渔沙村党支部书记陶春安介绍。渔沙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由渔沙、茶园、榆树、金家4个村联合建设,2017年6月投入运营,收益主要用于各村公益岗位安置人员工资、因病因灾慰问金和公共设施维修维护费用支出等。
光伏扶贫电站外,3根10米电杆和线路将光伏扶贫电站与变压器连接,把电站发出的电量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电网中。
“供电公司把我们发的电传上网,变成钱了。”陶春安说。
渔沙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投运前,巫溪供电公司投资新建了300余米低压线路,并把变压器由50千伏安更换为200千伏安,畅通了光伏扶贫电站与电网的输送通道。
“哪想到,阳光还能变现钱。”黄道维说。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占用了渔沙村脱贫户黄道维家1亩多地。村里每年支付他家土地流转费1000余元,加上他平时在电站清洗光伏电板、除草等工资,每年他能收入4000多元。
目前,渔沙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为渔沙村集体增收5.3万余元,每年为脱贫户提供公益岗位2至3个,还能保障村公路、水管等设施维修花销。
帮扶实打实 致富路子宽
在实施“电力+”扶贫的同时,国网重庆电力开展结对帮扶,从思想、资金、技术等层面为贫困户找路子、想方法,帮助贫困户拓宽脱贫致富路。
“老向,最近怎么样?”4月9日,一身工装的甘小勇来到彭水县大垭乡大垭村4组“亲戚”向书家,了解他家近期的生产生活情况。
甘小勇是彭水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向书是他的结对帮扶对象。自2017年以来,甘小勇每个月都要到向书家走访、帮扶。“没有甘主任的帮助,我们家早完了。”向书说。向书患有肝病,他的父亲、妻子也有病在身,每年需要不少医药费。全家因病致贫,生活十分艰难。这甚至一度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为了帮助向书脱贫,甘小勇建议他做一些肉牛、山羊等养殖、贩卖的活,并从贵州相对边远地区购买小牛,为向书减少前期投入。2019年,向书光养殖、贩卖肉牛就赚了2万多元。不仅如此,在甘小勇的协调下,他还被聘为村里的护林员,一年能收入5000余元。
帮扶实打实,致富路子宽。截至3月底,国网重庆电力共派出驻村干部38人,其中10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有14个基层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有1200余名职工结对帮扶1800余户贫困户,累计帮助2300余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务期必成。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国网重庆电力正全面出击、奋力前行!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重庆电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