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本网讯(通讯员 金东健 周子梵)“就像贫瘠的地里长不出庄稼,长江也产不出更多的鱼了。”6月3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上岸渔民王国荣对前来进行用电安全检查的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道,“长江渔民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我打不到鱼,也干不动了,还是上岸好。”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正式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的第一年,退捕渔民安置工作作为长江生态大保护的重点民生工程,备受广大上岸渔民关注。
助力退捕渔民转产,兜牢民生保障
在渔民安居工程启动后,51岁的王国荣主动拆解了自家的四条渔船。如今,他成为长江邗江段的一名护渔员,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与王国荣不同的是,44岁的渔民周建国退捕上岸后,与邗江区汊河街道明星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协议,承包了当地的一片鱼塘。“我老家是灌南县三口镇的,刚上岸,人生地不熟的,幸亏当时遇到了正在巡视供电线路的燕师傅……”周建国感激地说道。
原来,5月12日,扬州供电客户经理燕永清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内巡视线路,路遇周建国,了解情况后得知其承包了一片渔塘,水泵、增氧机、饲料加工机、投料机等都需要用电,且需求迫切。于是,燕永清现场指导他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了20KW新装用电项目,两日后,工作人员就在他的渔塘边装表通电。供电部门为民办实事、快速通电的优质服务,引得周建国一片赞许。
跟进安置房项目,圆渔民“安居梦”
眼下虽然大部分渔民都已上岸,搬进房屋居住,但还是有部分渔民仍然住在瓜洲渔业村的船上,等待着安置房的建成。供电部门在渔港码头装设小容量岸电装置,解决未上岸渔民的过渡期用电难题。
在邗江区长江禁渔执勤点,工作人员一边进行用电安全检查,一边了解着渔民上岸的近况。
“快了快了,听说年底就能交付!”王国荣充满信心地说。
王国荣所说的,是瓜洲镇古渡花园安置房项目。据悉,该项目位于瓜洲镇西侧,总用地面积6.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1万平方米,总投资7.08亿元。目前,一期6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7月底市政管网进场施工,同步推进景观绿化、智能化等配套施工,确保年底建成交付,打造渔民上岸示范工程。
该项目作为邗江区委区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在建设初期,供电部门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开辟办电绿色通道,精简临时用电报装手续及流程,同时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推进工程进度,以超前的速度、严格的标准、优质的服务,保障了项目建设用电需求。
实施长江流域全面禁捕,积极稳妥推进捕捞渔民退捕转产,是保护长江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举措。扬州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全力服务于长江禁捕后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加快渔民安置区配套电网建设,“一条龙”办理渔民转产用电项目,加强转产企业用电设备检修维护,保障退捕渔民可靠用电。
标签:扬州供电,十年禁渔,主动服务,转产安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