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电网公司韶关新丰供电局收到韶关市新丰县人民政府发来的一封表扬信,对该局近年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推进独立供电区域农网改造,践行为民服务、为新丰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肯定。据悉,随着4月份新丰县马头镇羌坑村自供区电网改造完成,新丰供电局全面完成了新丰县25个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农网改造和接收,涉及27个自然村,惠及5139户、21316人。
用心服务突破电能瓶颈
马头镇羌坑村是新丰早期中共党组织和武装斗争主要领导人及新丰县第一任县长龙景山同志的故居所在地,是东江纵队部队在新丰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该村积极弘扬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古驿道的人文历史和乡村旅游价值,以红色文化和沉淀的历史故事,推动乡村加快高质量振兴发展。
羌坑村曾由向阳水电站供电,有13个村民小组,共计600余户居民。未接入公用电网时存在电网设备老旧,电杆和导线腐蚀严重、线径小、安全距离不足等诸多安全隐患,一到用电高峰期电压低,遇到打雷下雨和枯水季节,常发生停电。
早前,村里每次提到该片区的产业发展,群众就纷纷埋怨:“生活用电都不足,产业用电怎么办?”供电能力不足成了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新丰供电局积极响应上级组织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订独立供电区“一区一策”工作方案,快速启动资金筹备、规划设计、物资保障等工作。
新建10千伏线路7.9千米、台变7台、低压线路46千米……改造完成后,该区户均容量达3.17千伏安,是改造前的2.5倍,彻底解决了用电受限问题,为村民生活、产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动力”。“我们每天跟踪施工进度,每周进行现场调度,克服恶劣天气考验,把工期缩短了两个月。”新丰局项目管理人员赵志旋说。
此次改造,低压线路实现绝缘化率100%,有效解决了用电不安全问题。中压线路可转供率、中压线路自愈率、电压合格率“三个100%”的实现,有效解决了用电不稳定问题。村支部书记龙志高感慨:“农网改造打破发展的电能瓶颈,为当地加快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村民纷纷拍手称赞。”
暖心服务助力耕种灌溉
立夏前后,在羌坑村华友果园,一个个“微喷头”正在给果树补水,果农们有条不紊地忙着剪枝。“最近正是给果树补水的关键期,水分充足每亩能增产3000多斤,有你们来检查,我们果园发展的底气更足了。”华友果园负责人吴先生说。
华友果园种植面积690多亩,亩产2500—4000多公斤水果,除了销往山东、哈尔滨,去年还出口新加坡、加拿大温哥华等国家和地区超过75万公斤。
每年底最忙碌的采果季,每天都有100多人上山采果。定时滴灌、监控天气情况、实时监控果树状态等多种功能的运行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
新丰供电局马头供电所组织党员志愿者对果园的用电线路、灌溉水泵、刀闸开关等进行细致的检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帮助处理。同时,他们还向果农宣传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发放安全用电宣传手册,增强种植户安全科学用电的意识。
耕种时期,新丰供电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组织供电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强化涉及耕种灌溉电力设备的巡视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用电相关台区、线路供电可靠。同时,还开辟耕种灌溉用电“绿色通道”,“一键式”受理、解决农户在种植期间出现的各类用电问题,全力做好耕种时期的电力保障工作。
新丰供电局始终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大局,聚焦“百千万工程”建设,推进山区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刘伟亮 余继成 罗哲学)
标签:户均容量,自供区电网改造,革命老区村,羌坑村,韶关,新丰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