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梅敏)近日,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二号机组大修工作正紧张有序的开展着。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强度高,以及连日奋战带来的人员疲劳等挑战,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培训先行”的理念,在全力推进大修各项工作的同时,狠抓员工培训不放松,将培训课堂“搬”进检修现场,确保大修与培训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为打造优质大修、精品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自大修启动以来,全体参战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日夜奋战在检修一线。为有效缓解高强度作业带来的压力,持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在严格执行月度培训计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大修实际,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聚焦技术难点,现场教学“补短板”
针对大修过程中暴露出的技术操作瓶颈、疑难问题,各专业班组利用工间休息、每日班前班后会等碎片化时间,组织技术骨干、“老师傅”进行“现场即时培训”。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分析、手把手的教学演示、互动式的答疑解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操作实践,帮助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快速掌握检修技巧、攻克技术难关。例如,在汽轮机揭缸检查作业中,针对发现的燃油系统的停运,技术负责人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图纸和工艺标准,现场讲解原因分析、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强化安全意识,警钟长鸣“筑防线”
人员疲劳是安全生产的“隐形杀手”。该产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安全培训贯穿大修全过程。通过每日开工前的安全交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反复强调“安全红线”和操作规程,引导员工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同时,加大对“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与梳理力度,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和潜在隐患,立即指出、限期整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回炉”培训,确保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助力新工成长,师徒结对“传帮带”
大修是新员工理论联系实际、快速提升技能的“黄金期”。该产业高度重视新工培训,为每位新员工指定经验丰富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培养目标和责任。师傅们在检修现场言传身教,从工具使用、零件识别到工艺标准、安全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为新员工讲解示范。新员工则抓住机遇,勤学苦练,积极参与到各项检修任务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这种“传帮带”模式,有效加速了新员工的成长步伐,为公司储备了后备力量。
促进专业协同,打破壁垒“增效能”
二号机组大修涉及锅炉、汽机、电气、热控等多个专业,专业间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该产业利用大修契机,定期组织跨专业协调会和技术交流会,针对检修中发现的交叉作业问题、接口配合难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了各专业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打破了专业壁垒,还提升了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和大修工作效率。
梳理票面措施,精益求精“提标准”
工作票和操作票是安全生产的“护身符”,现场安全措施是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生命线”。该公司组织专人对大修期间的工作票、操作票填写及执行情况,以及现场安全措施的设置、标识、恢复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和细致检查。对于发现的票面填写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总结推广在票面管理、安全措施布置方面的创新做法和良好实践,不断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目前,二号机组大修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通过在大修期间持续深化、细化、实化培训工作,不仅有效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大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更营造了“比学赶超、精益求精”的浓厚氛围,为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签: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检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