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永远的纪念(散文)

作者:程耿  2015-12-10

  一夜无眠,三百里归程挡不住一缕幽思。


  夜梦里,我仿佛又听到家乡山坡的连绵竹海,它们遥相呼应,谱成独在的浩荡和壮观,如此扣人心弦。


  蒙蒙细雨中,我遥望大山的方向,悄然说一句邢伯我看你来了,泪水早已朦胧。


  竹影婆娑,归家的路显得如此匆忙。


  弯弯绕绕,那是千篇一律的麻石路,风一程,雨一程,我走得别样沉重;叮叮咚咚,分明是忽幽互明的小溪水,急一路,缓一路,吟唱熟悉的歌谣。芳草萋萋,野鸟低飞,站在邢伯墓前的人儿已然风尘满面……


  清明,啊,幽暗澄明,忽明忽灭。


  向阳的坡地依稀有了行人的脚步,雨具,行囊,深色的衣装,流动在三月的雨季,活跃成一帧素雅的风景。


  遥望黛黑的山峦,我想起那张年轻的笑脸,如此年轻,如此俊秀,却又如此普通和寻常。是的,如果把邢伯比作大山的植物,它一定是瘦瘦的竹子,年轻俊朗,刚直挺立,无欲无求。我喜欢这青青翠竹,它们没有名贵花卉的娇贵,没有夺人眼目的艳丽,但是,它们一样热烈地生长在山野、高岗甚至瘠薄的土地上。它们的叶色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星淡黄,几点碧绿,却袅娜地托举起一朵朵粉嫩的希望,托举起淡淡的清香……


  无疑,邢伯就是那样的翠竹啊。


  他从部队转业到县电力公司报到的时候,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印有抗洪模范的白色衬衣,一只有些显旧的手提包拿在手里……


  有人点燃了一挂鞭炮,四野空旷,响脆遥远。


  熟悉的泥土路。杜鹃,一簇簇,一蓬蓬,它们盛开在旷野的三月,热烈而深沉,好像多情的乡里女子,倾注了一腔爱意。看到它们,我遥想到大山多情多义的伯母婶娘和姐妹,她们如同山里的杜鹃,把朴素的生命装点在瘦瘠的山乡,轰隆隆地展示自己别样的青春……


  岁月匆匆,邢伯在电力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六年里,他以军人特有的风格干工作,他荣获了许多荣誉,得到了电力职工的肯定。


  邢伯的墓地已经有人扫过。清明花或红或白,经意点缀,几炷香已然点过,似乎还升腾着热气。想到那些乡亲,我的心一热,眼底升腾起浓浓的雾意。


  邢伯既是我的邻居,又是我结拜的师傅,1998年,首次农网改造在九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邢伯成了农网改造中的开路先锋,他那个高高大大的身影时时刻刻出现在各处工地上,山坡,田野,公路上,悬崖旁……埋杆架线,废寝忘餐,没日没夜。终于,在一次大山崖边立杆时,没有休息的他滑倒在山沟……


  一年年,电力公司的同事走过麻石路,走过寻常的风景,把思念咀嚼。一回回,大家沉默着告诫自己要像故乡山野的翠竹,立足贫瘠的土地,耐得住清贫,刚强正直,发奋向上,因为我们知道,电力职工的根在乡村,在山野,在弯弯绕绕的布满翠竹的山坡上。


  清明节,夜静更深,梦里,我走过这条麻石路,我曾经无数次聆听翠竹发出的清响。我知道,很多人心上都有这样的竹,青青的,直直的,扎根在贫瘠的黄土地上,秉性不改。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黄梅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